神秘女兒瀘沽湖

作者: 菲離譜

導讀路線:成都—雅安—漢源—冕寧—西昌—鹽源—瀘沽湖路程:全長830公裡 成都—雅安134公裡 雅安—漢源121公裡 漢源—冕寧140公裡 冕寧—西昌155公裡 鹽源—瀘沽湖118公裡 西昌—鹽源162公裡 成都-西昌 全程550公裡 西昌-鹽源-瀘沽湖 全程280公裡,正常行車需時約7小時,除從西昌出發有約50公裡非常好的柏油路面,以及鹽源縣城附近有約10-20公裡的柏油路面及抵達瀘沽 ...

路線:成都—雅安—漢源—冕寧—西昌—鹽源—瀘沽湖路程:全長830公裡

成都—雅安134公裡

雅安—漢源121公裡

漢源—冕寧140公裡

冕寧—西昌155公裡

鹽源—瀘沽湖118公裡

西昌—鹽源162公裡

成都-西昌

全程550公裡

西昌-鹽源-瀘沽湖

全程280公裡,正常行車需時約7小時,除從西昌出發有約50公裡非常好的柏油路面,以及鹽源縣城附近有約10-20公裡的柏油路面及抵達瀘沽湖鎮有8公裡左右的柏油路面之外,其余均為碎石路或土路,更糟糕的是,這些路面不好的原因是由於經常發生山體滑坡或塌方,此路段請慢行。

從西昌到鹽源要翻越兩座大山,每一座山均由幾個大山脈構成,這就是著名的橫斷山脈,巒巒的山峰,最高海拔達4000米,沿途散落的村落主要居住著彝胞,而且往往綿綿數十公裡無人煙,慶幸的是雖然在山路行駛,但並不是繞山盤旋而上,而是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往往給人以錯覺,以為翻越這座山峰就可以到了下山(或上山)的路。沿途的風光可給人以安慰。

從鹽源縣繼續行駛118公裡就可到達瀘沽湖鎮(原名左所鎮),此段公路建於長達100公裡左右的一條大峽谷內,公路一直沿峽谷而行,伴以清涼的河流,基本上是碎石路,而且在雨季常會有滑坡及塌方出現。正常行駛約需3-4小時。

到達瀘沽湖鎮之後,再前行5公裡就到達了瀘沽湖的四川段,此段路雖然比較差,但當地政府時刻備有修路的工人及機器,一有滑坡及塌方出現,將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其修復,以保證這條旅游線路的暢通。這5公裡也就相對容易行駛了,最多10-20分鐘即可到達。

沿途景點:

西昌邛海:

邛海位於西昌城南4公裡處,從市區乘出租車約需15元人民幣。邛海面積31平方公裡,湖水常年清清沏透明,四季均可游泳,海岸線長達1公裡,占地面積64畝,是川南勝景--瀘山邛海風光景區的重要組成部份。邛海也是理想的水上訓練及比賽的重要場地。門票5元,另可乘船游湖,船費由20--50元不等。

美食推薦:

在瀘沽湖,人們與自然聯系的方式是原始的,基至連飲食文化也染上自然、古樸的特點。仍是山漳、泉水、芳草、果仁、五谷雜糧作佐料,人工自釀、自腌、自烤、自煮後置於壇裡,放於火上。而後數日數月,直到數年供遠方來客品嘗和自用。這就是瀘沽湖風味獨特的美食佳肴。

蘇裡瑪酒

“俗好飲酒歌舞”的摩梭人,不僅豪飲,而且還能自釀獨具風味的黃酒和白酒,並有悠久的歷史。唐代樊卓《雲南志.摩些蠻》說:“俗好飲酒,所飲以瑣利碼酒”(今多寫作蘇裡瑪),舊志謂:“所釀酒,采野花作曲,蒸根和勻,以壇盛之,烘火側,旬余以水浸之,以竹管瀝其汁,曰瑣利碼,並糟啜之,曰‘白撒’,分汁於小壇,以竹管吸,曰‘咂酒’”。

“蘇裡瑪”即黃酒,又稱“日幾”或“克日”。是家家戶戶待客或自飲的必備飲料。蘇裡瑪酒有飲料和低度酒的風味,色澤金黃,甘甜清洌。蘇裡瑪酒的釀制方法是將青棵、大麥、小麥、蕎麥、稗子、玉米、谷子等多種糧食混勻,在大鐵鍋內煮熟、烤干,底層帶鍋巴味,然後盛於簸箕內待涼,並與摩梭婦女自采自制的酒藥(內含火草、黃芩等幾十種草藥)混勻,裝入篾制的發酵器“日卡”內,待有酒味散發時,再盛入酒壇內密封,十日左右便可啟封,摻進格姆尼柯女神洞裡的水,稍候用打通的彎竹管(摩梭稱“則的”)吸出酒汁,盛於壇內即可飲用。

牛頭飯

牛頭飯的原料來於瀘沽湖畔盛產的優質玉米,其糖分高,含大量蛋白質,營養豐富。制作時,先將玉米用石磨推成細粉狀,篩後除去糠殼。再將適量的玉米面用冷水揉濕,揉濕後倒進木甑蒸半個小時後又倒出來在竹篩裡用冷水搓散,然後再次放進木甑蒸,蒸熟後即可食用。該香味俱全,柔軟可口,食後回甜無窮。婁地摩梭人用青娜曼安佐以牛頭飯,美不可言。

豬膘肉

瀘沽湖內豐富的水生植物及萬畝草海,為當地人養豬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每年歲末,家家戶戶殺年豬,制成獨特的“豬膘”,其形如琵琶,故漢人又稱為“琵琶豬”。自古至今,摩梭人都喜歡制作豬膘肉,豬膘的多少像征著財產的多少和富裕程度。豬膘肉的加工、儲藏方式獨特,方法是把整個豬除頭骨以外的骨骼全部剔除,內腌鹽、花椒、辣椒、胡椒等調料,然後縫成琵琶狀,冬季腌制,制成後可放數年而不腐,久者尚可作藥用。豬膘肉味清香,肥而不膩,勝過火腿味,與牛頭飯同時食用,更能體現出它的風味,是待客的佳品。

酸魚

制作酸魚和烤魚干是摩梭人的古老習慣,是瀘沽湖畔的特產。酸魚的加工是把半斤以下的新鮮裂腹魚從背部剖開,去除內髒,洗淨,用水將鹽、糌粑面、大蒜微粒、花椒等調料混勻,拌上魚,一層一層地放在陶壇裡,每層魚上再放上一層調料漿,裝滿壇後在壇口處放一層調料漿,裝滿壇後在壇口處放一層花椒葉或核桃葉(據說有防毒作用),密封壇口,月余即可食用。酸魚可直接佐餐食用,亦可炒後食用,或放上辣椒煮湯等,酸味獨特,味道極美。酸魚能使食欲倍增,胃口大開,是接待賓客的上等佳肴。

花花糖

摩梭人凡有紅白喜事,對來客除供上蘇裡瑪酒、咣當酒、瓜子、果類外,還要供上花花糖、有花紋的米粑等花樣別出的美味糕點。

花花糖的制作方法是將秈米、玉米、燕麥、黃豆、大米、蘇麻、野蘇麻籽等物用鐵鍋炒爆後,分別與青棵麥芽和玉米碎粒熬成的麥芽糖水混勻粘附加壓而成,然後切成塊狀,也有兩三種爆花混制而成, 加以炒過的核桃肉。制成的各種花花糖,花色多樣,又香又甜,各具風味,飲茶喝蘇裡瑪酒佐以花花糖都回味無窮,也是贈客的祭品。

花紋米粑

花紋米粑是把米煮熟後,在碓窩裡舂成糍粑狀,然後在制有花紋的模子裡制成粑粑,蒸熟備用。食用時用炭火烤熱,常以此佐茶。

“嘎勒”

“嘎勒”是一種頗為獨特食品。是把米蒸熟後舂成糍粑,然後擀成薄如紙張,大小約一尺長、三寸寬的片,曬干備用。食用時,在油鍋內炸成潔白而香脆的片狀點心。

當地醫療條件較差,應准備好常用藥。


精選遊記: 瀘沽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