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船以後的活動,我們沒有參加輪船上預定的excursion,而是在網上查好後自己定的導游及活動。船上組織的活動價錢貴而且人很多,批量作業。我們自己找的導游一般都是開小面包車,我們想去哪兒就帶我們去哪兒。
第三天,星期一, Cozumel, 墨西哥( Mexico )
下大雨,大家狼狽地下船。 這一天都嘩嘩地下大雨,沒有玩痛快。

(Rain)
這個地方的出租車全是十幾人座位的面包車,看來此地接待大批游船上的客人已經很有經驗。我們去的是 Chankanaab Park , 用了朋友從網上打印下來減價券後,大人 14 美元,小孩半價。這個公園有三個優點: 1 。公園裡有一個個茅草屋,底下放著躺椅,可以看書休息。 2 。海裡有一塊地方隔開圈養著海豚,可以從不遠處看見海豚表演。 3 。礁石海岸,是浮潛的好地方。不足之處是只有一小塊沙灘讓孩子玩,而且沙子也不好。
公園裡有個游泳池,孩子們在裡面游了一會兒,有人來說一定要買食物才能在那兒游泳,估計是強迫消費的手段之一。吃的東西毫無特色,如漢堡包之類。
在狂風暴雨之中,我體驗了生平的第一次浮潛( snorkeling )。水下是異常的平靜,幾條熱帶魚悠閑地游來游去。
第四天,星期二,伯裡茲( Belize )
我們自己在網上預訂了在岩洞裡漂流的項目,好玩,細節見第五部分的攻略。
這個國家只有四個紅綠燈。交叉路口通常有高出來的一條坎,汽車開過去時“咯噔”一聲,讓你不得不放慢速度,當地人美名其曰“睡覺的警察”。

(當地美女)
第五天,星期三, Roatan ,洪都拉斯( Honduras )
海邊最讓人贊賞,白色的沙子,湛藍的海水,看上去和其他加勒比海的海邊一樣。

(Beach)
和其它海灘不同的是,你只要往海水裡走幾步,馬上就可以浮潛。頭一埋到水裡,哇,一群群色彩鮮艷的熱帶魚在礁石、珊瑚之間穿梭來往,真是一個迥異的世界。
我們在海灘上很開心。先生們潛水,太太們享受按摩,女孩子則被編了好看的小辮子。因為我們這群裡有三個人都編了小辮子,價錢講到每個人 5 美元。最後一個女孩子編好後,一個美國女子坐到凳子上。編辮子的洪都拉斯婦女要價 20 美元,美國人沒有討價還價的概念,她丈夫立刻拿了錢交上去。這個洪都拉斯婦女從八歲起,就在海灘上工作,開始只能做助手、遞編小辮的珠子,大一點就編辮子了。洪都拉斯人均收入比較低,估計她是“先富起來”的“萬元戶”吧。
上得船來,大家忙著洗澡准備吃晚飯。四歲的女兒將游泳衣一脫,褲襠裡的沙子嘩啦啦掉了下來,在地毯上形成一小堆,足有一二兩。天哪,剛才不是都在露天淋浴衝了一下嗎,還坐著面包車,一路觀賞景色才回來。“妹妹,你一直就帶著這些沙子的啊?”
第七天,星期五, Freeport, 巴哈馬( Bahamas )的“自由港”
巴哈馬群島由 700 多個島嶼組成。在路上,出租車司機驕傲地介紹了巴哈馬的國旗。上下兩條藍色代表圍繞著它的加勒比海,中間的黃色代表英聯邦的成員國(另一說法是代表陽光明媚的沙灘)。那黑色的三角形,像征著大部分是黑色皮膚的人民。
吃了一頓很有當地特色的中飯:海螺湯,炸海螺肉,龍蝦味道的米飯,蒸red snapper整魚,龍蝦肉topping的比薩餅。這裡的海螺碩大,光是殼每個就要1-2磅重。我們一邊吃,一邊批評當地人不會做菜,這麼好的海螺肉只會裹了面粉炸一炸,多可惜。這要是來個油爆螺片、清蒸魚什麼的該多好!
這趟游輪,晚餐總是在餐廳吃。我們一家五口,盡量點不同的開胃菜、主菜和甜點心,所以我把菜單上的絕大多數菜都品嘗了。總結下來,最好吃的是小羊排、鴨胸脯、和走地雞。牛排每天都有的,但是不太好吃,大概因為批量供應,肉容易偏老,不推薦。第二天晚上的龍蝦最讓人失望,肉老得像木頭,嚼不動。
餐廳服務員的工作本來就無懈可擊,我們感謝他們,多給了幾次小費後,他們更加體貼熱情。最後一天,主服務員 Allen 問我:“法國蝸牛的味道好不好?”我說好,心裡卻在想:還是不如家鄉的麻辣田螺。 Allen 馬上鼓勵我:“再來一份好不好?”我有點猶豫,他說:“我馬上就加一份。”果然, 5 分鐘後,又一盤奶酪烤蝸牛就放在我面前了。
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屬於肥胖,現在看來,游輪肯定要承擔一部分責任。船上的廚師長說了,現在的趨勢是,飽和脂肪少了, transfat 也不用了,但每份食物的量越來越大了。一個星期不怎麼動,又吃得太多太好,能不胖嗎?
一個星期的美國飯吃下來,有點不適應了。到後來吃晚餐,服務員深知我等的心思,一上桌就會送來醬油和辣椒醬各一瓶,有的同志還另外要一盤米飯。任它牛排、火雞,澆上醬油和辣椒醬,就著米飯,頓時胃口又開了。沒辦法,本質上是“鄉窩寧”,改不過來了。
也有美國化的中國飯,只在午餐時間供應。我們每到港口就要下去玩,所以只吃到一次。燒菜的是一位中國人廚師,一口地道的東北味兒。我說:“你做點正宗的東北菜給我們吃吃啊。”他說做菜全要按照領導(印度人)制定的菜譜制作,不允許創造。
船上有個五星級的餐廳 supper club ,在那兒吃飯要預訂,每人另付 30 美元。這個餐廳的廚師特意表演了一套晚餐的制作。

(Dinner Show)
開始是一碗加老酒的龍蝦濃湯( Lobster Bisque with Vintage Cognac , Fleuron and Fresh Cream )。他把龍蝦頭用干淨白布包上,用木榔頭敲開,這樣增加龍蝦暴露的表面積,讓龍蝦的滋味更完全地滲出。他先起油鍋,將龍蝦頭煎一煎,煸出香味來。再下陳年的 cognac 酒,讓酒精和龍蝦的鮮味融於一體。再加入番茄醬、各種蔬菜後,再加水,小火煨三到四個小時,待湯漸漸濃縮後,最後加入讓湯變濃稠的材料。這材料有好幾種方法,比如可以用澱粉,但狂歡節游輪上都是用黃油。看他將滾熱的湯先端離爐子(關鍵一步),再將攪勻的黃油緩緩加入龍蝦湯,一鍋龍蝦濃湯就做好了。
接下來是炒蘑菇和嫩菠菜色拉,加熏肉和藍奶酪( Baby Leaf Spinach and Fresh Mushroom With Blue Cheese Dressing and Warm Bacon Bits )。這道菜很費時,中間是幾種鮮蘑菇切碎炒香,上下各墊一片煎好的大蘑菇薄片,然後堆出圓柱狀造型,旁邊再加上蔬菜色拉。
主菜是煎一條整比目魚( Whole Dover Sole Meuniere , Pan fried and served with Beurre Noisette ),這可有點少見。結果一條完整的魚被他切頭去尾、剝皮,煎好後又去邊去骨,剩下沒多大點的肉了。
結尾是狂歡節游輪上著名的“熱熱的融化的巧克力蛋糕加冰淇淋”( Warm Melting Chocolate Cake ),並每人發食譜一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8 盎司巧克力, 8 盎司黃油, 7 個蛋,很多糖,面粉像征性的加了一點,只有 2 盎司。味道嘛是大大地好,但是看了制作過程後,你還敢吃嗎?
我犧牲了自己,為領導及其他同志預定了感恩節那天的收費晚餐,我負責管孩子。據說當侍者站在餐桌前,抑揚頓挫、一口氣不停地將所有的菜全部報出,像一篇長長的講演稿。一位來美多年的朋友竟一點兒也聽不懂,他一把站起來,“我不吃了,讓我老婆來吧!”實在是壓力太大了。雖然美國人都對晚餐俱樂部的菜贊不絕口,我的朋友們則對“六星級的服務”印像最深。
游輪好玩嗎?好玩,推薦有小小孩的家庭,或者有老有小的家庭出去玩。但是這種方式不太能體會到當地國家的風土人情,而且生活太奢侈糜爛。如果孩子大點的話,自己出去旅行更有意思。
游輪也是幾家朋友一起出行、老同學相聚、或大家庭團圓的絕佳方式。我們這幾家,孩子都差不多大,一路上玩得非常開心。
下船的時候,大人想到這吃香喝辣而且不動一個手指頭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孩子們想到回家還要彈鋼琴,都有點不願意下去。到家以後,吃飯時,孩子們有時會開玩笑地問:“我的開胃菜呢?甜點呢?”

(Cruise)
原文有其它三十張照片和最後用英文寫的攻略,要看請點擊:
http://www.chuchairen.com/2007/11/wxc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