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的最後一個雙休日,老公突發奇想要去登黃山,以此慶祝08年的元旦。反正是自駕,時間充裕,所以周六沒有痛苦的早起。睡飽吃飽,再帶上心愛的零食,我們開始上路了。半個多小時後,老公突然‘哎呀’一聲,苦著臉對我說‘我駕照沒帶’,皺了下眉頭,又說‘我倆的身份證都沒帶,晚上住宿可能有麻煩….’啊~~郁悶,趕緊掉頭回家拿。再次出發已近11點,我倆不禁相視大笑,兩個散漫的家伙……
不知是不是我們走錯了路口,在杭州繞城高速上繞了近半小時才總算找到杭徽高速的入口。杭徽高速雖然只有2車道,但路上的免費照相少,老公一路開得酣暢淋漓,唯一要小心的是路上偶爾會鑽出一兩個悠閑自得的行人。我們到屯溪出口時,已近下午3點。於是決定先到屯溪老街溜達一圈,吃個早晚飯再到湯口鎮入住。
屯溪老街一如眾多翻新後作為旅游景點的老街,狹長的街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商鋪,賣著地方特色的紀念品和小吃,中間是石板路。也許是這樣的老街老房我們已見了太多,所以並未感覺太多新奇。值得一提的是老街上有幾家賣徽硯和大型石雕的鋪子,裡面的展品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很有觀賞價值。有兩家店賣的紫袍玉帶石很吸引我,都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小石頭,顏色漂亮,價格便宜,主要是每個石頭都有個寓意,如一只大腳丫上趴只蜘蛛,這叫‘知足常樂’等等。回來後了解到紫袍玉帶石其實應該是貴州的特產,為何在屯溪賣,是否真品,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老街很快就逛完了,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我倆趕緊跑到老街第一樓去覓食,結果卻被告知晚上的營業時間從5點開始,天啊,還有半個多小時。於是又溜回去買了一盒黃山毛豆腐,雖然老板娘一直向我們強調這個毛豆腐全國只有黃山有,而且味道超級棒,我和老公還是受不了它在嘴裡黏呼呼的感覺,忍著飢餓將它拋棄。又去買了兩個特色燒餅,說實話,味道比起福建的光餅真是差很多。最後慕名到筱蘇州食品店買了些徽硯酥,黑黑的酥吃起來有點像黑芝麻糊。黃山的特色小吃實在不多,至少在老街上被開發展示出來的不多。終於挨到了5點,兩個餓死鬼衝進了第一樓。這裡的價格並不低,但從裝修檔次和菜品質量來說,還是物有所值的。那個紅燒臭桂魚的肉好嫩好爽口,現在想起來都咽口水。還點了個安徽外婆菜,沒吃完,因為沒什麼湯水,我們便打了包,決定第二天帶上黃山配饅頭吃。後來事實證明這是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在黃山上吹著凜冽的寒風,吃兩口香辣的外婆菜,一股暖流從胃裡開始蔓延。
從屯溪到黃山景區,我們走的是國道,用了一個小時二十分。不過下次晚上是再不走這路了,因為大部分路段都沒有燈,路上也沒什麼車和行人,開在這黑黢黢的路上,心裡還真有點發毛,老公說總是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鬼吹燈來。到了湯口鎮,我們住的是一家叫千思的新開業的酒店,140一晚。淡季來說價格肯定偏高,但看著很新很干淨,而且可以免費停車,我們還是住下了。
酒店的早餐10元一人,有雞蛋,稀飯,包子,饅頭和小菜,吃得很飽。從酒店到新國線換乘中心要步行10分鐘,全當飯後消化啦。一到換乘中心就有個出租車司機來拉我們跟另3個人包一輛出租車上山,每人15元,只比新國線貴了1元,但跑得更快,為我們節省了部分時間。我們於9點到達雲谷寺索道站,買了索道票(55/人)和門票(120/人),開始上山了。20多分鐘後就到了白鵝嶺。從索道站出來,發現整個黃山都繚繞在白茫茫的霧中,若隱若現,有如一位含羞帶怯的姑娘。空氣很清新,但透著深深的寒意。我們今天的行程安排是:從後山坐纜車到白鵝嶺,從這裡經黑虎松到始信峰,觀黃山奇松:連理、龍爪、探海松、臥龍松、豎琴松,返回至黑虎松去北海景區,看夢筆生花、曙光亭、清涼台經獅林大酒店到西海景區,經團結松、排雲亭(看黃山巧石如仙人曬靴、仙女彈琴等)、飛來石(紅樓夢片頭場景)到光明頂,經天海、鰲魚峰、一線天或鰲魚洞、百步雲梯、蓮花亭、玉屏樓看迎客松與黃山摩崖石刻後到玉屏樓索道站坐索道下山,乘新國線交通車返回至湯口。120元的優惠門票所付出的代價是西海大峽谷和天都峰都封閉了,後來行程中發現連蓮花峰也封了,上不去。雖然有點遺憾,可是對於只有1天行程的我們來說,這樣的被動放棄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啦。
12月底的黃山早已開始下雪了,據酒店老板娘說黃山的天已經陰了好一段時間了,就在我們到達的那天才開始放晴。‘吼吼!我就說我們的運氣好嘛!’老公不禁沾沾自喜起來。大概是老天看我們開車太辛苦,才上山沒多久就為我們呈現了晶瑩剔透的霧凇。那掛滿樹枝的雪白精靈讓我和老公像掉進了童話世界一般驚喜和興奮。這時天空突然飄起了雪粒,小小的雪粒飄落在我們的頭上,臉上,像天使輕輕親吻你的面頰,那麼溫柔那麼清新。我們登山的興致一下被提到了最高,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
將近11點時我們到達了光明頂,此時天已完全放晴,黃山的奇峰怪石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在攀登時充滿了征服的驕傲和興奮。明媚的陽光撒在身上暖洋洋的,趨走了寒意和勞累。於是我和老公決定多浪費些時間在山頂享受這陽光,享受我們陽光下的自助午餐。舒展地坐在岩石上,沐浴著陽光,一邊眺望遠處的山峰,一邊吃著我們自帶的鹵豬蹄和外婆菜,不禁感嘆這樣的時光太舒服了,就連山上的神仙也要艷羨了。
下午3點半左右我們到了玉屏樓,久負盛名的黃山迎客松並沒有給我們多少驚喜,因為這一路上我們看到的每一顆松樹都是那麼挺拔俊郎,讓人精神振奮。拍照留念後,我們前往玉屏樓索道站,剛好趕上最後一趟索道,暗自慶幸今天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坐新國線的車子回到了湯口鎮,肚子又開始咕咕起來。想到還有幾小時的車程,只好在鎮上找了家餐館解決晚飯。雖然做好了被宰的准備,可是一看菜單還是嚇了一跳:沒有一個便宜菜!咬咬牙點了最便宜的2菜一湯,結帳120。
回到家算了下帳,這一路油費加過路費共600元,門票和索道共230/人,加上住宿和吃飯,兩人共用了1500左右。比參團要貴點,但行程和時間很靈活,玩得也更盡興。
總結了幾點經驗:
1.黃山開始實行淡季門票的同時也就意味著西海大峽谷或天都峰或這兩個精華景區同時封閉,所以很在意這兩個點的驢子要考慮下了。
2.冬天山上特別冷,無論男女,最好都戴頂毛線帽或耳罩,主要是保護耳朵不被凍僵。(這一點我老公的感觸非常強烈。)
3.雨衣是必備的,因為山上的氣候變化很大,而黃山一年有200多天都有雨。
4.鞋子最好是登山鞋,如是普通的鞋子,最好在山下買好鞋釘套,因為下過雪後山路特別滑。
5.山上食物貴,最好在湯口鎮的超市備上干糧,有保溫杯的最好帶上,山上天寒地凍的時候你捧杯熱水會讓很多人羨慕的。
6.淡季時下山的索道准時4點就結束了,而不是4點半;新國線的換乘車5點以後也幾乎停了。
7.黃山的景都是石頭和松樹,不找導游的驢子最好在去之前了解下相關景點的傳說,這樣賞景時更形像更生動更有趣味。
附上幾個景點的美麗傳說:
猴子觀海的傳說:猴子觀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為何要望太平呢?這裡面有個故事:原太平縣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戶叫趙德隆的書香人家。女兒名叫掌珠,生得聰明美麗。離仙源村不遠的黃山北海深處有一個洞裡,有個靈猴,在山中修煉了三千六百年,會三十六變。一天,靈猴見到掌珠生得俊俏,頓生愛慕之心。靈猴就變成一個白面書生,自稱是黃山寨主孫廣文的公子孫俊武,於傍晚來到趙家門前,以天色已晚為由,要求借宿一夜。趙家老夫婦見他長得俊秀,衣著華貴,斯文有禮,便信以為真,高興地留他住宿,並設宴招待。酒飲三杯後,孫公子便向老夫婦陳述掌珠的愛慕之情,央求納為婿,發誓侍奉二老頤養天年。老夫婦一聽這甜言蜜語,心中非常喜悅。經與女兒商量,掌珠對才貌雙全的孫公子也早八分歡喜。次日一早,老夫婦回了孫公子的話。孫公子聽了歡喜若狂,差點露了原形。靈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變成人,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去仙源趙家迎親。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見陳設富麗,賓客滿座。夜深宴席散,孫公子被賓客擁入了洞房。一覺醒來,掌珠發現孫公子長了一身絨毛,大吃一驚。原來,孫公子酒醉,現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惱恨,乘靈猴爛醉熟睡之機,向外逃走,直奔家中。靈猴酒醒後,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驚逃了掌珠,便喝令眾猴出洞尋找,追到山下芙蓉嶺,也不見新娘的影子。靈猴自從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沒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後的懸岩,坐在石上,朝著東北方向的太平縣仙源村呆呆地望著。年深月久,便變成了黃山如今這一石景。
夢筆生花的傳說:
北海散花塢左側,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筆尖朝上的毛筆,峰頂巧生奇松如花,故名“夢筆生花”。傳說,有年春天,詩人李白來到黃山,見到北海山峰競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詩興大發,便昂首向天,高聲吟道:“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這聲音驚動了獅子林禪院的長老。他走出山門,細細一看,只見一位白衣秀士,風度瀟灑,便上前施禮,請問尊姓大名。這位不凡之客原來是“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詩仙李翰林。長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來用清泉釀制的米酒,還拿來一些文房四寶。長老急忙盛滿了一杯酒,雙手捧上,敬給李白。李白慌忙還禮,雙手接過,一飲而盡。二人席地而坐,縱談詩文,開懷暢飲。李白深感長老待人誠懇,意欲草書詩作相贈,以作答謝之禮。長老大喜,小和尚們忙著研墨的研墨,鋪紙的鋪紙。李白趁著酒興,奮筆疾書。長老及小和尚們分別站兩旁,目睹那遒勁的大字,贊嘆不已。李白寫畢,還有三分酒意,便將毛筆順手一擲,那手筆翻翻搖搖,從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這才告辭長老而去。長老送走李白,回過頭來,不禁大吃一驚,剛才李白擲下的毛筆已化成一座筆峰,筆尖化成了一棵松樹,矗立在散花塢中。這就是如今見到“夢筆生花”。
仙人曬鞋的傳說:
排雲亭前右側,有二石如一雙鞋,整齊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曬,故名。“仙人曬鞋”和“仙人曬靴”,共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從前,黃山左數峰的仙都觀住著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宮裡住著道姑煉玉和徒兒妙真。兩座道宮中間隔著一道 鴻溝-西海峽谷,加上道規森嚴,他們老不相往來。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觀裡斷了火種,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宮裡去借火種。當太清來到紫霞宮裡,就見到妙真,兩人一見如故,談起話來,非常親熱。從此,兩人每天打柴、擔水,便到一起談心,漸漸地砍的柴就少了。擔的水也少了。這樣,事情不久都 被雙方師父發現,他倆都受到師父的嚴厲斥責。還規定今後打柴、擔水,以兩峰交界的溝澗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殺。此後兩人在一起說話就很困難了。一次,趁雙方師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見面,並商定今後太清在山門前曬靴,曬鞋來幽會。一天,兩人正甜蜜幽會,不料雙方師父突然回來,事情敗露,他倆將要受到嚴厲懲罰。他倆想來想去,最後橫下了一條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兩人攜起手,從懸岩上縱身一躍,跳進了波浪滔天的雲海。太清曬的靴子和妙真曬的一雙鞋子都沒有來得及收,日子久了,都變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黃山的“仙人曬靴”和“仙人曬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