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獨克宗,我此行的藏地部分也就結束了。至此,分布在四川、甘肅、青海、雲南的大部分藏區我都走過了,這個過程差不多用了5年。記得在阿壩第一次看見成群的犛牛時,我竟然有一種莫名的恐懼,甚至不敢靠近它們。這種恐懼不僅來自犛牛,還有寺廟、喇嘛、藏民、當地的狗以及跟藏民族有關的一切。我不敢跟他們做任何形式的接觸,在他們面前,在他們的領地,一種外來者的心態始終籠罩著我,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由於工作的關系,我後來又數次進入阿壩地區,那時,我已經慢慢覺得藏民其實很好客、喇嘛很喜歡同旅行者交流、犛牛也比黃牛更加溫馴。可以說,阿壩這個地方是我認知藏民族、了解藏文化、體驗藏風情的開端。06年去川北唐克,我甚至跟那裡的一個喇嘛成了朋友。我喜歡在藏區旅行,如果說最初還有獵奇意味的話,那麼後來則完全是一種身在其中的狀態。
獨克宗是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現稱香格裡拉)縣城內的一座古城,古得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茶馬古道從雲南進入西藏前的最後一個重鎮。我到獨克宗已是下午,古城的天空沒有太陽,稀疏的游客大多在擺著各種姿勢跟古城合影,背景是顯然新建的仿古民居或者一塊仿古招牌。沿著入口的石板路一直走下去,“做舊”的風格無處不在。我很想在那些石板上找到傳說中的馬蹄印,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偶爾也能看見幾家自稱100年或者200年的老店,窗欞確實有些朽了,門板也斑駁得像那麼回事兒了,但跟我想像中的獨克宗還是無法對應。商業氣息並不是敗壞古城的凶手,因為很久以前這裡就以商業發達而聞名於滇西北,我只是覺得入眼的一切不夠真實,也許是我缺乏足夠的誠意。
在龍行客棧安頓下來之後,我准備繼續尋找古城氣質。卸下背負,身心輕松。我叼著根煙散漫行走於古城縱深,逐漸有相當精致的西餐廳、咖啡館、小酒吧在眼前掠過。我喜歡這些場所嗎?是的,我喜歡。從大城市的酒吧裡出來,面對的是鋼筋水泥和玻璃幕牆,太堅硬,有碰壁感。而從這裡出來,等著你的則是木頭房子、紙糊的燈籠和樂器店裡的葫蘆絲。不管它們是仿古還是做舊,總之很舒服,有一種短暫的安全感。一瞬間,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有很多人願意用“XX的柔軟時光”來描述他們去過的某些類似的地方。其實,造訪古城、古鎮、古村落,應當最先放下訪古、懷古的心態。我們來到這裡,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為了觸摸滄桑,而只是為了讓自己在遠離喧囂的環境中尋找一份天遠地偏的遼闊和孤獨。只要有誠意,獨克宗完全能把這種感覺准確地投放給你。
晚餐是在無意中碰到的一家名為“驢窩”的餐廳吃的,土雞火鍋,味道鮮美。令人難忘的是我第一次見識了作為食物的薄荷,像通常涮火鍋一樣,把新鮮薄荷放到火鍋裡,雞湯頓時別具風味。另外,老板娘自制的薄荷茶亦堪稱佳飲,我無法形容那種口味,我甚至差點因此放棄了我最愛的啤酒。回到龍行已是掌燈時分,四合院裡靜悄悄的,不時從外面傳來幾聲狗吠。不知為何,獨克宗一下子悠遠起來,竟至我有留下來的衝動。我琢磨著,如果明天有太陽,就再曬上一天,無非壓縮一下後面的行程。但是,第二天我們還是坐上了前往麗江的班車。我為什麼不能多做停留呢?是我不願意放棄什麼還是有什麼在阻止我?為所欲為的自由是快樂的根本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混蛋行為?是我掌控時間的流逝還是時間慢慢吞噬我的存在?被這些問題困擾的時候,我總是在酒精中尋找答案。
那天,獨克宗的太陽沒出來。
更多游記至 http://gufeng521.spaces.l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