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旅順

作者: 如禪

導讀風中旅順 大連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港口海濱城市,多少游子向往而至,夏秋之際更是絡繹不絕。由於工作緊張的緣故,每次到大連的時候,總是來去匆匆,與景區擦肩而過,來不及欣賞,以至於懷疑大連風景的魅力。 今年初冬,為了商議探討項目開發的細節,與單位項目經理一起再次前往大連交通大學。見到交大的一些老友,一陣寒暄、小酌之後,大連的朋友建議,我們不妨 ...

風中旅順

大連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港口海濱城市,多少游子向往而至,夏秋之際更是絡繹不絕。由於工作緊張的緣故,每次到大連的時候,總是來去匆匆,與景區擦肩而過,來不及欣賞,以至於懷疑大連風景的魅力。

今年初冬,為了商議探討項目開發的細節,與單位項目經理一起再次前往大連交通大學。見到交大的一些老友,一陣寒暄、小酌之後,大連的朋友建議,我們不妨先到大連的後花園——旅順看看。我當時很猶豫,因為今年的早春格外寒冷,外面刮起六七級大風,身體苗條的同事被風吹得左擺右晃,難以行走。可是,看不到風景的遺憾,一直動搖著我的思緒,突然另外一個朋友提醒說,也許風中的旅順更有一番情趣。一句驚醒夢中人,我們決定前往旅順,不管長途開車的困頓,不怕凜冽撲面的寒風,一行四人,風中前進。

從交大出發,路經大連高新區、動漫城,行駛途中,馬教授充當了義務導游的角色,介紹旅順口是我國歷史上的海上門戶,地形雄險壯闊,文物古跡眾多,景區內有很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順口外礁島棋布,口內峰巒疊翠,自然風光綺麗,絕對值得觀賞。

旅順口歷史悠久,最早的名稱叫“將軍山”,將軍山是老鐵山的一部分。早在殷商時期就有人類的活動,現今鐵山街道郭家村新石器時期遺址就證實了這一點。戰國時這裡屬燕國的“遼東郡”。漢朝時,在今天的鐵山街道於家村東邊的山坡上修建了“牧羊城”,是旅順成為軍事重鎮的開端,牧羊城出土的“河陽令印”封泥充分證實了旅順與中原地區的關系。北魏時,旅順被稱為“沓渚”或“沓津”。晉名“馬石津”,唐謂“都裡鎮”,元稱“獅子口”,到了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派馬雲、葉旺兩將軍率部從山東乘船跨海鎮守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特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旅順口的來歷,時經幾千年,流傳至今。

穿過涵洞,便踏上旅順的地盤。我們徑直奔向旅順風景第一站——白玉山景區。白玉山屹立在旅順口港灣的北岸、新舊市區之間,海拔一百多米米。山雖然不高,但盤山公路幾乎都是按照“Z”字形狀修建而成,司機不敢馬虎。我們一行四人站在白玉山上,迎風環顧四周,整個旅順口區盡收眼底。也許因為寒冷的緣故,這裡沒有幾個游客,此時的白玉山顯得格外冷清,冷颼颼的寒風,夾帶山間松林的濤聲,讓人感覺到一種莫名的蒼涼在風中流動。看到白玉山塔通體乳白、還嵌入十幾個了望窗口、外形類似現代即將發射的火箭的獨特造型,禁不住拍了幾張照片,以示紀念。同事順便問,“到此一游,可有游記的話題?”我脫口而出,應該是“風中旅順”吧!後來得知,白玉山上的這座白塔,是日軍在日俄戰爭之後,為了炫耀武功,表紀死亡將士而修建的“表忠塔”。1945年旅順口解放後稱為“白玉塔”,1985年正式改名為“白玉山塔”。白玉山塔就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罪證之一,白玉塔下埋葬著日本侵華狂徒的陰魂,難怪會陰風怒號啊!

站在白玉山上,可以一覽旅順軍港的雄姿,蛇島、鳥島、黃渤海分界線蔚為壯觀,那雄踞於港口東西兩側的黃金山和西雞冠山以及橫在港內形如老虎尾巴的沙嘴,形成一處天然防波堤,是船家的天然避風港,也是游人休閑漫步好去處,也可趕海、垂釣、游泳,登高可眺望旅順口內外海天風光。但從這裡同樣也可以感受旅順歷史的久遠以及古戰場的滄桑。遙想當年,清政府在此興辦北洋水師,修軍港、建炮台、築船塢、扎營盤,旅順口成為軍事要塞。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都在旅順口發展中留下了一筆恥辱史。可以欣慰的是,現代的各式戰艦,威風凜凜地擺放在旅順口岸,有的一字擺開,有的潛入水下,如果再有航母作後盾,也許更能為國人爭口氣!

聽馬教授介紹說,白玉山的東麓,還有一個萬忠墓景點。我本能地反應不去看了,當時腦海裡浮現出效忠天皇的狂徒,聽到萬忠墓感覺有些刺耳,自己主觀臆斷萬忠墓就是埋葬日本鬼子的地方。回來後才知道,萬忠墓安葬著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慘死於日寇屠刀下的18300多名死難者的屍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日軍攻占旅順後,對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進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殺,又是一次震驚世界的大慘案。後人為祭奠這些殉難的同胞,修築了萬忠墓。盡管臆斷錯誤,但躊躇沒去的感覺,還是避免了觸動那段心酸的往事,山上寒風又起,整個旅順在寒風中搖曳中,不停地獵獵作響。

為了避風,我們趕緊下山,按照指示牌的標識,順勢走到了免費參觀的“奇石館”,讓人失望的是,這些免費的奇石館,根本就沒有開館,游人只能隔窗望望“奇石”的形狀。下山的路上,我默默在想,白玉山塔風景區,准確地講應該是中國領土被占領、中國人民被魚肉。中華民族被屈辱的活教材。從融合了歐亞靈牌風格的白玉山塔來看,就像一顆巨大的子彈和炮筒,那是日本軍國主義用來鎮壓我們的工具。白玉山塔作為“名勝古跡”收取25元的門票是否合理,暫且不論,但我相信,具有良知的中國人,絕不會因為觀看白玉山塔而由衷地自豪。

在下山的拐角處,赫然擺放著一尊巨型古炮,我們仔細觀賞古炮的形狀、構造,驚嘆古代冶煉技術的偉大,這麼多年的風吹雨打,竟然沒有絲毫的鏽斑。從白玉山景區門票的介紹得知,這是一門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生產制造的、口徑210毫米的加農炮,1881年清軍從德國購進的老鐵山備炮,後被日軍搬運至此。馬教授看到我們的興趣,又帶領我們參觀了雞冠山景區。這一帶山峰連綿起伏,是日俄戰爭重要戰場之一。東雞冠山北堡壘、松樹山堡壘、望台炮台等堡壘炮台遍布山中,扼守要塞,戰爭遺跡是整個景區的重要人文景觀。尤其讓人震驚的是山上還有很多遺留下來的古炮、堡壘,堡壘的生活設施較完善,攻防兼備,以攻為主,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該堡壘是日俄戰爭中兩軍爭奪的主要戰場之一,戰鬥十分激烈。這裡記載著日俄戰爭以及日本侵華戰爭的各種工事、堡壘等戰爭遺跡等,是值得游覽的地方。為此,東雞冠山北堡壘被列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憾的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牌竟然散落在亂石地上,無人問津。

據介紹,旅順口氣候宜人,夏無酷署,冬無嚴寒,是個旅游觀光的聖地。也許我們來得太早,或許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在這裡我們沒有看到迎春花開,沒有看到櫻花飛舞的爭艷景像,也沒有體驗到“水果之鄉”的美味。只是感受了凜冽的寒風,遐想了慘不忍睹古戰場,看到了太多的屈辱,看到了太多的苦難,也許風中的旅順更能體會我們懷舊的心緒,旅順之行,仍在風中。


精選遊記: 大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