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9至30日:算命說我今年不能去西北之北,加上從九月初在攜程網看到“自助游川西”的貼子全部滿員,只能考慮往南方發展一下,看看地圖,只有湖南沒有去過了,打算這次“黃金粥”就走湖南了。因為要考試的原因,我沒有時間做湖南景區行程的功課,決定跟一位上海網友組織的團前往。就在集合前十天,因為沒有買到打折機票,還不知道能否踏上那片陌生的土地,最後竟然幸運的買到去張家界的火車票,呵呵,做火車出行可一直是我的最愛呀。29號晚上我把車開回媽媽家,然後打開去了北京西客站。這回是下鋪,上了火車就開始看考試書,熄燈後困意反到沒有了。第二天又是看書打發了一天,火車張家界晚點了一個多小時,而且沒有服務員報站。出了火車站,借著夜色匆忙瀏覽了一眼四周,張家界出站口不大,像個小縣城,空蕩蕩的廣場裡有幾輛出租在等客。接我的導游等在外面,我們一起打車去住處,幾位先到的朋友正在等我吃宵夜。湖南的菜價不便宜,在一個不大的飯館裡,三個不知名的菜花了我們6個人200元,因為臉上起包,我是無福消受這些辣子了。這次就我一個北方人,其他同伴都是南方人。和我同屋的是一位揚州姑娘,才20出頭,年輕真好,讓人羨慕。自己這個年齡可沒有這麼好的經濟能力出來旅行。我們住的地方臨街,外面很吵,各種車輛一直喧鬧個不停。窗戶又不敢不關,我因為有過太多被偷的經歷,隨便說了兩個,同屋就有些害怕。我們的衛生間很小,可能是按照醫院衛生標准設計的,是蹲坑,洗浴的時候要時刻看著腳下,生怕一高興腳就進坑裡了。2007年10月1日:
第二天一早,兩個當地導游帶我們去吃早餐,隨便找了個小吃店,看著環境就吃不下去,這是跟團嗎?……但我還是按照以往的旅游經驗,盡量多吃些早點,因為出門在外,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頓飯什麼時間能吃上。
導游又領我們去張家界長途汽車站做公交車,(這哪是跟團啊?簡直就是自助嘛,唉,出來就將就吧)公交車不干淨,車票10元,一個半小時到了景區門口。景區的空氣對長居在北方的我真是濕潤新鮮,負氧離子豐富,我張開身體中的每個毛孔迎接這美妙的時光,感恩著這幸福的一刻。
金鞭溪是張家界最大的溪流景觀,全長近六公裡,最寬處一百五十余米,最窄處也有十多米,穿行於絕壁奇峰之間,溪谷有繁茂的植被,溪水四季清澈。供游人行走的石板路沿溪而築,平整而潔淨。沿路而行,千姿百態的岩柱山石不斷發生著新的變幻組合:駱駝峰有頭有頸,栩栩如生;石碑峰平滑如切,方方正正;“千裡相會”猶如一對情侶竊竊私語,悱惻纏綿,惟妙惟肖。更有那高達387米的金鞭岩直插雲霄,岩峰棱面上的節節條紋清晰可見,儼然一道道鞭節。
今天是黃金粥的第一天,張家界的游客並不是特別多,讓人欣慰。快到中午,我們要向亂竄坡衝刺了,這裡有三千多個台階,才走了幾十個台階,我就氣喘不過來。(上月,長白山的1326個台階已經讓我高原反應強烈了。)為了保存體力,不拖大家後腿,我決定坐滑杆上山,說不清楚這是第幾次坐滑杆了,反正已經成了條件反射。這裡的滑杆價格也不貴,110元。抬滑杆的轎夫一路上對我訴說著他們的艱辛,要供孩子們上學,學費很貴,他們是通過多次競爭才能在亂竄坡抬滑杆,亂竄坡一共有五對轎夫經營,每對轎夫一年要上交2。8萬的管理費,勞動人民真是不值錢呀,聽了他們的話我都不好意思再坐下去了……鼓勵大家以後做滑杆啊!
最難忘的一幕也發生亂竄坡,一位62歲的老人默默無聞的為我們背行李,老人為游客背行李已有八年了,飽歷風霜的臉上寫滿了沉默,木然的承受著一切風雨,瘦弱的身體讓每個做兒女的都有一絲心痛。到了目的地,我多給了他一些錢,還送了老人吃的和水,一旁的老大說這比在寺院捐香火錢積德的多……,我想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到了頂峰,眼前的景色然豁然開朗,張家界特有的地貌終於呈現在眾人眼前。
午餐在當地農家解決的。菜炒的實在是不怎麼樣,但會說話的老大把老板娘恭維的樂得合不上嘴,倆人還討論著准備在上海開個分店。
下午山裡到處都是濃霧,大家從一條不知名的小徑去景區轉轉,(這次出來我就是個跟班了,大家去哪我去哪。)路上一片野花和一片紅得令人心醉的辣椒地引得我們駐足停留,遠處一只忠誠的看家犬警惕的注視著我們…… 回到農家院,看到過著悠閑自得的當地人正在津津有味的吃一種南方特有的涼薯,同來的幾個南方人也吃得很上癮,可惜,生腥的味道還是讓我不習慣,難以下咽。
山裡的夜晚極冷。· 2007年10月2日:
早上游走在袁家界等景點中,游客逐漸多起來,到處人山人海,不知道人是從哪兒鑽出來的。看到摩肩接踵的人,我一點也不想往前走了,周圍景色一般,和北京郊區的山景差不多,只是空氣溫柔濕潤些,和湖北的神農架還是有些差距……我找個了沒人的地方開始閉目養神。因為天氣的原因,我們當晚就回到張家界市裡了。為了費用,我們第一次和導游發生了爭執,他們報價極高,30號晚上50元的房間一下躍升至200元,我們每人給了導游700元,但是剛剛到第二天他們就說不夠了,老大在和他們算賬……我走到一邊去向一家旅行社打聽回程的車票,聊到開心處,對方偷偷告訴我,我們的導游在虛報價格,說對面的酒店比這裡的條件好些,而且價格才五六十元左右一間。我小聲叫來老大,把情況說了一下,讓他們去對面打探,對面的酒店果真50元一間,我們決定換房住對面酒店,導游的臉色很難看,我們也顧不了許多,收拾好准備明早去漂流。晚上多虧老大他們的美食攻略,我們吃到了張家界之行最好吃的美食----三下鍋。導游和我們推杯換盞,信誓旦旦的向我們證明他們的真誠,但沒到第二天,這份信任就讓他們自己給破壞了。夜裡沒有睡好,半夜裡有一對攝影發燒友夜裡兩點入住,早上四五點就起來,喧嘩聲充斥在整個樓道間。· 2007年10月3號: 由於連續幾天都沒有睡好,早上起來臉色十分難看。我剛打開門就發現兩個導游在樓道間的沙發上等我們,臉色十分的不友好,可能是怕我們跑了吧?洗漱完畢,沒來的及吃早點就上了一輛中巴,找了個好位置先坐下來,接著中巴又不停的四處接散客,直到8點才開往猛洞河。車上的游客都在期待著漂流,(我卻是興趣不大,因為上月剛從吉林長白山漂流歸來,除了一身的冷水也沒有其他什麼了)這裡的河道寬闊,名氣大,畢竟當年打出的口號是“中國第一漂”。我們這條船上一共有12個人,其中還有一個不到一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穿著和我同樣的雨衣和救生衣坐在我身後,我心裡真怕小孩出事……,真搞不清這些父母是怎麼想的,帶著這麼小的孩子玩漂流,孩子的母親性格潑辣,不停的喊叫船上的帥哥,每到休息的時候,她就忙著吃東西和照相,孩子不停的哭鬧,三個家長就像擺弄玩具似的把孩子傳來傳去,不管水流是否湍急和危險,小孩的小名叫飄飄,估計是不怕漂流吧。船上有小孩也有好處,每當有人向我們進攻打水仗時,無力招架的我們就推說船上有孩子……,我們船上人買的打水仗的武器十分袖珍,看到其他船上精良的武器裝備,大家只能望物興嘆了。漂流的河道上,有不少人撐著小船做生意的當地人,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撐著一條小船左搖右擺的向大家推銷食物,當有游客有意購買時食品時,小男孩不顧船只猛然的晃動,奮勇向前探身去接客人手裡的錢,我真怕他掉到河裡,這裡的人為了掙錢似乎不要命了……。三個小時的漂流有些累人,老大買了玉米給大家分享。接受在長白山漂流的教訓,我這次穿了拖鞋上船,褲子卷到大腿上,即使這樣,褲子還是濕透了。一路上也沒有太精彩的急流,從頭到尾沒有驚險可言。途中有三個停靠站可以休息,每到一處,都有相機對著即將停靠的船只一頓亂拍,然後立即衝洗,20元一張,這也是不允許我們帶相機的原因,休息地的食物很貴,但游客卻踊躍購買。
終於到了目的地,收費換衣服的地方連成排,一元一位。·
車向芙蓉鎮駛去,吃了那裡特有的“米豆腐”、“天下第一螺”,幾個同伴覺得食物一般,我在北方因為很少吃到這些東西,感覺還是不錯。接著大家去鎮上閑逛,小鎮的布置和周莊、麗江一樣,充斥著大同小異的飾品和手工藝品。接下來的行程讓我永生難忘的。下午三點車從芙蓉鎮開往鳳凰,倆個導游說錢不夠,又讓我們自己掏錢買車票,昨晚他們說的話就跟放屁一樣,我們也懶得說了,打算到了鳳凰就炒了他們倆。在車上碰到三個從廣東來的女大學生,她們的青春活力令人羨慕不亦。車開了兩個多小時,突然就不走了,一個小時後知道前面出車禍了,出來玩這樣的事也是難免的,我們只能等著了。大巴車上有七八十名乘客,一個多小時過去了,車內空氣越來越污濁,司機為了省電,也不肯開空調。坐在偏後的我幾次都跑到前面和司機聊天,司機看出我不太舒服,主動把車門打開,陪我聊天,他說堵車是常事,我們離最近的吉首市要十幾公裡遠……此時,我們的位置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大山裡,幾千輛車越聚越多,排成一條首尾難尋的長龍,時間一點點過去,二個多小時後,要去吉首的當地人開始背著大包小包徒步走了,我們車裡的乘客沒有任何人要徒步的意思,可天越來越黑,沒有食物沒有水,乘客都准備不足,沒有人能告訴我們到底何時能正常行駛,游客開始怨聲載道,看來這裡應對突發事件的機制還不健全,可現在是“黃金粥”啊,景區應該能意識到意外問題的發生,總會提前准備一些的吧?忍無可忍,我6個小時裡給當地110打過4次電話,接線員每次都告訴我說是交警大隊長正親臨現場指揮,但何時通車不知道?問多了就說讓我們找縣長反映問題去,……唉,我只能繼續找其他乘客聊天,大家聊後的結果發現所謂張家界自助導游全是一樣:不誠信,騙人手段超強,態度極度惡劣,一肚子強盜理論,張嘴閉嘴就是在張家界死個人就像死個螞蟻一樣輕松。美麗的張家界呀,你門票收了250元,富足了當地,為什麼還有這樣的市民給你們丟臉呢?· 2007年10月4號:不夜城----“鳳凰”
4號凌晨0點,終於通車了,同伴們都說今天在車上睡的覺比前幾天晚上加起來的還要多。到鳳凰已是4號早上兩點了,我們的麻煩還沒有完。到了住處,發現和當初說好的住在沱江邊的要求風馬牛不相干,極度疲憊的我們已經無意和導游辯駁,就此提出後邊行程自己走,不用導游了,多的錢也不用退,我們知道也根本拿不回來了,因為導游來鳳凰做大巴車的50元車費都是和我們借的。沒想到兩個導游的眼光可比我們想的長遠,他們才不肯就此霸休,非要我們付全款,然後再減去今天替他們付的車錢才肯走人,這簡直就是搶錢嗎!但和這些強盜根本就沒有理可講,他們態度極其凶狠,恨不得要找人打架,我們6個人,只有我和兩位男士在據理力爭,另一位湖南男生反到在裝睡……為了息事寧人,我唱白臉,兩位同伴唱紅臉,一退再退,對方卻振振有詞鄙視我們,認為理虧的是我們,唉!這世界上哪兒說理去呀?爭吵聲吵醒了不少客人,但年輕氣勝的兩個導游根本不肯讓半步,時間又過去了兩個小時,為了解決肚子問題,最後我們只能交錢了事。快4點我們才去沱江邊吃3號晚上的晚飯,然後是睡覺,離開了兩個土匪導游,我終於可以放松入睡了。早上九點,推開三樓的窗戶,遠遠看到鳳凰小鎮的一角。鳳凰古鎮不大,現今已變得時尚非常,臨沱江兩邊,一側全是飯館,另一側全是酒吧,中間的連接處叫跳岩,(是一個令人暇想的名字),來往的行人都需踩著沱江水中的台級走過,每每走到這,我都要駐足停留幾步,抬頭看看遠處的山脈和四周緩緩流動的江水,仿佛回首曾經走過的人生。鎮上家家戶戶做生意,人人都有經濟眼光和頭腦。鎮子裡到處是擁擠的人群,我無心參觀被當地吹噓的景點,只想靜靜的坐在沱江邊去感受心中的鳳凰,同伴們分頭行動奔向自己向往的景點。· 我毫無目的穿行在鳳凰古鎮中,這裡有陳年的木房、不多的吊腳樓,也有一些新建的磚房;店鋪裡有年輕的藝人手繪的文化衫,街角還有當地阿媽手工做的土布對襟衣;各種蠟染披肩、木制藝術品;流行歌曲,苗家大鼓——不同時代的東西爭先恐後地在你眼前賣弄著風情。來了一陣小雨,輕輕拍打著腳下黑色的青石板路,緩步踩在這烏黑發亮的石階上,心情也得變得清爽起來,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我至今還懷念鳳凰的這份甜美。下午和兩個上海男孩去泡吧,大家都來自大城市,都是年輕人,雖然只認識幾天,但相通的東西很多,無論是談政治還是興趣愛好,以及旅游,都是口若懸河,信手拈來。白天的鳳凰並不寧靜,但坐在酒吧裡的感覺非常小資,沱江水把我們圍在水中央,周圍幾個攝影愛好者將鏡頭對著沱江水和吊角樓,傾吐著內心的衷情……靜止的時間讓我久久不肯離去。吃過晚飯,我們集體去泡吧。夜裡八點,每個臨街的酒吧都人聲鼎沸,個個大紅燈籠高高掛,遠在幾十米外都能聽見震耳欲聾的音樂,走近每個酒吧,看到裡面人山人海的年輕人,連酒吧外門邊的小石台上也做滿了客人,美麗的沱江水也跟著沸騰了,整個景像讓人眼花繚亂,好像大都市的夜總會。這不是我心中的鳳凰,心緒無法寧靜下來。我們九個人找到一家臨江的酒吧,二樓上人不多,我們要了一瓶黑牌,開始玩游戲,三個九O後女大學生酒量驚人,逢輸必喝,十分爽快,沒有絲毫的扭捏和靦腆。我在一旁為大家倒酒,看著年輕人們興高采烈的胡鬧。回到住處已經是5號凌晨兩點了,但在床上還能聽到遠處傳來的歌聲和笑聲,鳳凰也變成了不夜城。·
2007年10月5日: 商業化的德夯苗寨 一夜無眠,早早起來去德夯苗寨。由於鳳凰附近又開發了許多的新景區,德夯苗寨這個景點已經沒有旅行社願意去了,我們爭取了半天才終於成行。司機師傅非常健談,見多識廣,不像是個生活在小地方的人,路上為我們談了不少當地見聞:特別是當地的市政府大樓,無論是建築還是占地面積可以與北京的人民大會堂相毗美,讓我這個飽覽過無數城市的北京人也大跌眼鏡,可惜照相機在鳳凰摔壞了,沒有照片給大家看,如果有機會誰去鳳凰的時候可千萬別錯過這個景觀喲。路上的景色很美,印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綠色,碰巧還趕上到當地百姓趕集,熱鬧的一幕讓我想到小進候老家熟悉的廟會。來德夯苗寨的游客不多,景區也沒逃過被人為的“旅游開發”。從進門的攔路歌,到大門裡的一場場苗族表演,演員們早已缺少了敬業精神,像極了北京的少數民族園。曾經看過太多的民族表演,商業化的表演給人感覺早已失去了民俗特有的純淨。無趣的我繼續前行,苗寨的小街又如鳳凰一樣掛著相同的工藝品和服飾,一只大狗嘴裡叼著一只生雞從我旁邊飛也似的跑過,丟雞的那家店主還忙著向鍋裡的放油而並不知情……。再往前是一片開闊的大峽谷,據說是德夯苗寨的點睛之景——德夯瀑布,聽說瀑布水很少,需要每天定點放兩次水才得以讓游客一睹芳容。今天的導游是個不到二十歲的苗族小姑娘,可能是第一天工作,總是低著頭不敢看大家,說話細聲細氣的,找不到客人時有些手足無措,最後還是司機著急的拿著喇叭充當了導游。走了一路,天氣很熱,由於昨晚沒有睡好,頭疼愈裂,我在路邊的一個小檔口停下來休息,幾個長沙的大學生也利用“黃金粥”出來旅游,看著到處都是人為的景區實在覺得無聊,看來現在除了大西北,到處都是人工景點。路上不停地遇到回來的游客,都說前面沒有水,游客都在往回走,想想這次德夯苗寨之旅實在是無趣無味。· 獨自往回走,到了儺廟看看,做了一件也許別人看來很傻的事。2007年10月6日:早上七點鐘還在夢中的我接到一個短信,才知同屋的揚州姑娘小馬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她的獨旅——收拾好行李去她早已選好的吊角樓去住了,明天她從鳳凰直接回上海。離別前,她把屋子收據的干淨整齊,為丟了牙膏的我擠好了牙膏才走,真心感謝這個小姑娘一路上對我細心的照顧。雖說她是個80後女孩,卻認真懂事,傳統且顧家,絲毫沒有其他80後的張揚和拔扈。事後,從她發給我的一些照片裡我又認識和感受了一下寧靜的鳳凰古城。我們四個人也陸續收拾好行李步行去鳳凰汽車站,准備做大巴去長沙。從鳳凰到長沙的大巴全程8個小時,無事可干的我拿出教科書開始認真的復習起來,唉!考試臨近了。晚上快九點才到長沙,其中的一個湖南人走了。在燈火輝煌的長沙裡我們三個人開始尋找著合適的酒店。女生就剩下了我一個了,兩個上海男孩為了照顧我,准備大家都住在同一個酒店裡,我考慮到住宿費不太合算,還是一個人打車去了經濟型酒店——七天連鎖酒店。長沙的出租車很便宜,三元起價,但要附加0。5元的燃油費。在長沙的三天坐了八、九次出租車,最多也就六元,可比其他大城市便宜許多,而且司機大多很守規則,既沒有漫天要價,也沒有多繞路。第一次一個人旅行獨住,晚上還真有些不習慣,想念自己的家和舒服的床。· 2007年10月7日:愛上長沙不需要理由
早上睡到快十點了,遠在成都的QQ發來短信說她那裡也出現了變故,她的同屋也突然要走,就剩下她一個人了,她要去西安的行程也要更改了,我們都希望對方能到自己的城市來作伴。最後決定先把回程的車票定下來,考慮再三決定做飛機回北京,到了中午總算拿到了九號回京的電子客票。中午去長沙有名的坡子街和兩個同伴彙合。坡子街是長沙的一條千年老街,是湖湘文化的代表。2002年,為發展長沙商業和餐飲服務業,長沙市委、市政府振興百年老店,重建坡子街,成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民俗名食街。坡子街東起黃興南路,西至湘江大道,北起解放西路,南至人民西路,全長640米。向群、洞庭春、強民、李合盛、徐長興、和記、雙燕樓、紅梅、友誼……這些都是長沙人耳熟能詳的老品牌,如今,斷檔多年的名吃名飲在到坡子街都能品嘗得到,對於年輕人是味覺的全新發現,我也在這些飲食中重溫過去的美好時光。最先進入鼻中的是當地的臭豆腐干。在北京我是一向愛吃臭豆腐的,但看著從鍋裡煎出的這黑乎乎的家伙還是不敢品嘗,看著同伴們在一邊大塊朵頤,我也無動於衷,嗅到最後一家,也終於閉上眼品嘗了幾口,啊!真是回味無窮。接著印入眼簾的是向群鍋餃,看著師傅揭開熱氣騰騰的,裡面滋滋做響、整齊有序如兵馬俑般排列的金黃色的鍋餃,真是口水直流,馬上品嘗了五個,兩個字“好吃”。最後是和同伴去吃蛇肉之類的東東,感覺一般。下午,我慢慢輾轉在火宮殿小吃城裡,一邊欣賞主席到湖南品食小吃的歷史圖片,一面慢慢欣賞擺放在眼前的各種美食,對比著名字,美美的享受一番。中國餐飲文化大師範命輝在《神策湖南名小吃》一書中這樣寫到:“再發達的現代商業文明,如果沒有傳統文化的代表元素,那麼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沒有底氣的名城……我們有責任把飲食文化遺產繼承好恢復好,讓那些停留在人們記憶深處的美味重回舌頭。”晚上我們三個人又徒步去吃了當地特色的狗肉。· 2007年10月8日在長沙住了三個晚上,領略了三次“七天酒店”房間的不同,住宿價格相同,但是每個房間的布局和大小全不一樣。後兩日宿在長沙的金融街,對面就是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旁邊緊挨著家樂福大超市,我利用上午時間采購了幾大袋湖南特產准備帶回北京,但回京後發現連我家門口的一家小超市都有賣這些的,真是暈死。下午兩個上海同伴要離開長沙了,我們相約中午在坡子街最後吃了一頓飯。我准備好好請他們,感謝他們對我一路上的照顧,可是老大執意不肯,我也只好收回錢,等他們來北京時請他們大塊朵頤吧。下午我一個人靜靜漫步在坡子街的火宮殿,開始慢慢的了解它的歷史和文化:火宮殿是長沙“遠近聞名”的老字號小吃店、“中華餐飲名店”。其小吃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當年主席就曾在這裡就餐,主席當年愛吃的美味佳肴和一些典故都陳列在小吃店的門口,忘記帶自助攻略的我只能按照上面的標准給自己再加了一次佐餐。下午兩點餐廳裡的客人已經不多,服務員也有些百無聊賴。我邊吃邊回憶這次旅程:明早就要離開長沙了,剛買了一張長沙地圖,邊吃邊看,這時,我才真正理解了那首民歌《瀏陽河》,長沙地圖右側的瀏陽河真是彎過了幾道彎,幾十裡水路最後彙了入湘江,看來只有真正熱愛家鄉和有真情實感的人才能寫出這發自內心的歌詞來。那一刻我突然愛上了長沙,珍惜這寶貴的下午半天吧,我搭車又去了長沙博物館和旁邊的長沙烈士公園,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去橘洲頭一睹湘江的風采,留些遺憾吧,那將會是我再來長沙的理由。· 2007年10月9日早早起來退房。外面起風了,我穿短袖的身體開始不停的發抖,可能有點感冒,長沙也進入了秋季。機場大巴車站到處都停著拉黑活的汽車,在網上已有網友勸告說不能搭黑車去機場,我決定還乘機場大巴直抵機場。到了機場發現時間尚早,只好一個人在候車大廳裡入謎的看《鬼吹燈》。兩個半小時以後飛機順利抵達北京機場,離開北京十二天,想念這裡的一草一木,聽著機場女播音員那熟悉而又標准的普通話,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仿佛走了匆匆數年。你好,北京。我回來了!

(張家界)

(張家界挑行李的老人)

(湖南鳳凰的跳岩)

(猛洞河漂流)

(鳳凰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