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四日游

作者: 蒙古姐姐

導讀剛剛去了廈門,四日自由行。去之前看了很多別人寫的游記,感覺很有幫助。這次我也寫了游記,希望能夠幫助還沒有去過的人。 廈門行(1)1月7日廈門行(1)旅行也容易使人上癮。以前經常聽老人說,這孩子都玩野了,總不著家。我想我也快成了玩野的孩子了,有機會就想往外面跑。也說不清外面到底有什麼吸引我,總之每次歸來都感覺心裡的垃圾被卸掉了,留下晴空萬 ...

剛剛去了廈門,四日自由行。去之前看了很多別人寫的游記,感覺很有幫助。這次我也寫了游記,希望能夠幫助還沒有去過的人。

廈門行(1)1月7日廈門行(1)旅行也容易使人上癮。以前經常聽老人說,這孩子都玩野了,總不著家。我想我也快成了玩野的孩子了,有機會就想往外面跑。也說不清外面到底有什麼吸引我,總之每次歸來都感覺心裡的垃圾被卸掉了,留下晴空萬裡,那麼輕松愉快。 這次去廈門玩了鼓浪嶼、南普陀寺、廈大、環島路和集美學村。 最喜歡的還是鼓浪嶼,一個小小的島,據說還沒有廈大大。島上是各種歐式建築,非常漂亮。所有的路都是小巷子,最寬的估計也只有兩米左右。全島沒有汽車和自行車,因為上坡下坡很多,估計騎自行車還不如走路呢,人們所有活動都是靠走路,生活節奏感覺很緩慢。 我們早上從輪渡上島,廈門本島到輪渡的公交車很多,從輪渡到島上不需要買票,返回時要買,每張8元。島上出了輪渡口附近的售貨亭有賣手繪地圖的,鼓浪嶼的手繪地圖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它,估計要出來很難,裡面的巷子就像迷宮,拿著地圖也會走冤枉路的。有的路非常窄,稍不注意就會錯過。叫一個名字的可以是一圈路,我們當時在一個叫內厝澳的路上就走了一圈。 第一天我們從早上走到晚上,將近10個小時,餓了就到小店吃東西,渴了就去奶茶或咖啡店。走到海邊就在那裡嗮太陽、聽海浪、看海邊的人們嬉戲,一天下來雖然很累但心情很好。 島上有些非常有名的小吃和小店,大多集中在龍頭路附近。 “黃勝記黃金香”,老字號,賣肉松和肉脯,門臉很小,但生意非常火爆,店裡的小伙計很熱情,總是拿出大塊的肉干讓人們品嘗。 在某個路口是著名的葉氏麻滋,常年推著手推車賣,家傳幾代,就是沒想著開個門臉,但是卻名聲在外。 BabyCat有兩家,一家餡餅屋,賣的餡餅估計都是當天做的,第一天我們去的時候竟然都賣完了,那時才中午。另一家BabyCat是咖啡館,裡面的裝飾很有藝術感,最後一天我們在那裡喝咖啡消磨了剩余的時間。 “張三瘋”奶茶館,在網上也很有名,Logo是只肥貓,據說NAYA家也有只貓叫“張三瘋”,可惜我們沒有看到。我們在“張三瘋”喝了兩次奶茶,確實很有味道。茶館外面擺著幾張桌椅,坐在那裡可以邊喝茶邊曬太陽,很溫暖舒服。對面是一個小廣場,長著幾棵古樹,總有老人在那邊休憩聊天,下午四點左右會有一群老人在那裡玩牌,非常熱鬧。 “原巷口魚丸”店的魚丸很有名,不過我吃著感覺還是不如香港的好吃,但也還鮮美。他家也賣一些其他名小吃,比如海礪煎,至今我也不知道海礪是什麼東西,還有土筍凍,據說是一種類似長蟲子的東西,聽起來就怪怪的,據說味道也較怪。我們當時只吃了魚丸和海礪煎,真恨自己的胃口不夠大啊,不能吃到更多的美味。 還有家店叫“花時間”咖啡,不在龍頭路上,是一對叫AIR的夫婦開的,這對夫婦在網上挺有名,出過幾本書。咖啡店開在一個老院子的高大別墅裡,感覺有點兒浪費。那天我們進去的時候已經晚上5點多了,老板娘冷淡地看著我們,也不打招呼。我盯著她看了一會,只好說,可以進來嗎,她說,我們六點關門。我們只好出來,看到外面的小牌牌上寫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x點開,晚6點歇業。另一個牌上寫著,愛喝不喝...,確實很牛啊。 所有這些店在手繪地圖上都有標注。 --未完待續

http://minnow1969.spaces.live.com/blog/cns!D10BC84DE5DFA6F5!471.entry

廈門行(2)1月8日廈門行(2)昨天介紹的大部分都是吃的喝的,可見我是多麼愛吃啊! 其實大部分時間我們還是在游玩,所謂的游玩實際上沒有任何玩的項目,都是在游,確切地說是看風景,感受一種文化氛圍。 我們在市裡采用的交通工具全部是公交車,上次自由行也是這樣,既省了錢,也能認識一下這個城市,還能避免被出租司機騙。根據行車路線對照地圖,可以對所到的地方有個直觀的印像,在車上接觸到最普通的百姓,也可以了解一點這個城市最大眾的文化。 不過這次廈門的公交車可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所有公交車都是無人售票,很多車報的站名都聽不清,只聽到“#$%^&到了!”,最後那兩個字發音很重,前面的就很少能聽清了,讓人感到有苦難言,有氣無處發。我們只好拿著攜程給的地圖一站一站地對,但是很多時候地圖上的站和實際的站又完全不一樣,有的車上貼的站名也不一定到,有的車沒有提前報站名,有時候報了站名也不停。當地人好像對所有這一切都很習慣似的,我們沒有聽到任何怨言,人們好像都很清楚自己在哪裡下車。 廈門的交通狀況很好,很少有堵車的現像,公交車很多,而且便宜,很多車1元錢就可以從起點坐到終點。司機都開得飛快,從上車那一刻起就要緊緊抓住你能抓住的任何固定物,我總是擔心老年人和抱小孩的該怎麼辦。還好,廈門人很懂得尊老愛幼,基本上老人和帶小孩的都能很快得到座位。街上騎自行車的也很少,估計因為公交方便大家都乘公交了。讓人感覺這是一個良性系統,不像北京的公交,早上上班時總搞的心情不爽。 說起風景,我最喜歡的就是鼓浪嶼,其次是環島路和廈大。在鼓浪嶼照的照片最多,每個建築都那麼有特色,從各個角度拍都很有感覺。只可惜第一天粗心大意的我忘了調感光度,還用的是上次的1600,結果很多照片都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不過構圖還好,應該有一些進步,也算有所收獲罷。 廈大確實很漂亮,著名的芙蓉湖很美,湖周圍的樹和草坪在溫暖的陽光下靜謐而柔和,我們在草坪上坐了一會,感嘆如果能在這所學校上學應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 廈大的旁邊是南普陀,南面是環島路海濱。我們在南普陀吃了素齋,說實話,不太令人滿意。價錢很貴,我們吃的幾樣菜就是把一些素的食材拼湊起來,沒有什麼創意。不像成都文殊院的素齋,讓人感覺到廚師的匠心。也許我在文殊院吃的時候和現在的年齡不一樣,所以感覺也不一樣了吧。南普陀的香火很旺,可惜我們兩個都不信佛,吃一次素齋也算是為他們貢獻一點香火錢罷。最讓我們難忘的是寺裡的一窩貓咪,在一個安靜的角落的花叢下曬太陽,嬉戲打鬧,非常可愛。要不是我拉著,估計TianMM會一直拿著相機拍下去的。 環島路是個很迷人的地方,這裡的環島路指的是有風景的一段,就是廈大南面的胡裡山炮台起到會展中心止的一段海濱公路,路兩邊的風景很美。其中從胡裡山炮台起總長度有5點幾公裡的一段棧道很有創意,全部用木頭搭建,走在上面感覺很特別。那天人很少,我們幾乎沒遇到什麼人,在棧道上走走停停,到沿途景點轉轉,拍幾張照片,曬著太陽,聽著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感覺像遠離了塵世。 --未完待續

http://minnow1969.spaces.live.com/blog/cns!D10BC84DE5DFA6F5!513.entry

廈門行(3)1月9日廈門行(3)我感覺如果一直這樣寫下去,會寫一個星期的。一個陌生的地方給人的新鮮感太強了,在大腦中的印像久久揮之不去。不過今天我准備收尾,否則就會變成懶婆娘的裹腳布了。 還是說吃的罷,誰叫俺這麼愛吃呢。 在廈門有三樣面食很普遍,那就是面線糊、沙茶面和炒面線。他們的面都是那種很細的類似龍須面的。這三種面都很好吃,沙茶面的湯是用沙茶醬做的,以前我只是聽過沙茶醬這種東西,但從來沒吃過,印像中沙茶醬也是用海鮮做的。面線糊的湯裡是各類海鮮還有鴨血之類的東西,好像各個地方放的材料都不一樣,味道也不同罷。最普通的應該算是炒面線,就是用各種菜和面線一起炒,以前沒吃過這種細的面,而且廈門炒面的調料跟北方的也略有不同,所以吃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回來後我還專門給LG炒了一個,很成功,老人家第二天竟然還要求繼續吃炒面線。 提起廈門小吃不能不說"黃則和","黃則和"是類似杭州"知味觀"的那種百年老店,小吃的種類多又便宜。離輪渡不遠的中山路上有一家,店裡也是擁擠不堪的。那裡的花生湯最有名,甜的,花生熬的很軟,湯是白的,不知道放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店裡幾乎每人都點了一份。我倒沒覺得有什麼好吃,也許因為我不喜歡吃甜食罷。我們兩人點了四五樣,才花了22元,還沒吃完,各種小吃的味道都不錯。 去廈門必然要吃海鮮,我們第一天就在路上隨便找了一家碳烤生蠔,看起來不錯的樣子,一只蠔賣4.5元,我們兩人都沒吃過這種東西,就點了四個,還點了烤魚、烤魷魚和海鮮粥。我們都不知道怎樣吃生蠔,伸著脖子看了別人半天,稀裡糊塗就吃了,感覺沒有什麼特別,不過店裡其他人好像吃的還挺有味道似的。烤魚和海鮮粥不錯。 如果要吃海鮮,推薦你去小眼鏡大排檔,海鮮既便宜又新鮮。位置在湖濱中路上靠近廈禾路的地方,在路的西邊一個小胡同裡。從胡同口就能看見,門臉不大,裝修很簡陋,但非常火爆,我們去的那天應該是上班的日子,可仍然人滿為患。海鮮是一份一份地要,基本上一份是一盤,盤子較大,應該是8寸盤吧。我們要了魷魚、蝦、冬蟹(1只)、油蛤、地瓜葉(青菜)和炒面線。結果地瓜葉和炒面線幾乎都沒有吃就已經撐得不行了。每樣海鮮都非常新鮮,他們的一種做法叫醬油水的,就是把海鮮用醬油、油、蔥絲之類的佐料蒸,味道還真不錯,既沒有掩蓋海鮮的原味又增加了一些滋味。這一頓才花120多元。 好了,該收尾了,感覺這次收獲很多,如果退休之後能去鼓浪嶼生活應該不錯。

http://minnow1969.spaces.live.com/blog/cns!D10BC84DE5DFA6F5!525.entry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