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的喧嘩噪聲,略顯混沌的空氣,加上高樓深院裡的工作壓力,真使人疲怠,壓抑。春節七天長假正好可以用來調節一下,走出都市,遠離紛雜,覓一個放松心境的地方去。
那麼,去哪裡呢?出國游?南北游?長線游還是近郊游?抑或都可選擇。但我覺得最適宜我輩的卻是去鄉下在農家作一回“正月客”。
我的這點感覺是看到浙西大峽谷的網上廣告才萌生的,因為六年前的春節長假,衝著一句“到白雲人家過大年”的宣傳詞,我去了浙西大峽谷,其印像深刻,至今不忘。
六年前,回歸自然的鄉村旅游剛剛起步,不像如今到處有“農家樂”,到處有接待城裡人的服務設施。偏偏《浙江日報》登了一篇“到白雲人家過大年”的文章,說浙西大峽谷旅游風景區推出讓外地人到大峽谷度假“過大年”的項目,還詳詳細細地刊登著抵達路徑與聯系電話。他們說的“白雲人家”實指房宅建在山頂上的當地農戶,占山而居,白雲繚繞,環境非常特別。我在義烏經商,生意忙得回不了老家,干脆就去“白雲人家過大年“吧。我是懷端《浙江日報》找到臨安縣城大峽谷景區接待處的。接待處的姑娘告訴我,說我是第一個真正在年三十來大峽谷山村過年的。我聽了覺得開心,好像自己很有勇氣,算得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接待處的服務員把我安排到了一個叫“九嶺”的高山上入住白雲人家。主人姓鄭,一家三口,兒子念小學。一到家,他們就說可以吃年夜飯了。原來,這年夜飯不是一家三口吃,而是在隔壁的老屋裡擺出一大桌子,爺爺奶奶、兄弟姐妹一大圈子齊簇簇的。還敬祖宗、放火炮,分壓歲錢,那氛圍真讓我大開眼界。
我在九嶺老鄭家一住三天,他們這裡還沒有裝空調取暖的習慣,晚上靠大火盆供熱,一邊烤火,一邊剝山核桃吃,還有一把銅茶壺吊在火爐塘中央,讓壺裡的水慢慢煨著,要水了就自己灌。白天,我是去玩風景區的,看峽谷風景雄奇野性,觀山澗瀑布如練如簾。那年春節天氣晴朗,但氣溫特低,峽谷裡有冰霜如雪的感覺,到處是白蒙蒙似的,冰棱柱子一根疊一根,晶瑩剔透。大峽谷裡有很多晃蕩的橋,很剌激,但畢竟有不安全感。聽說後來在那裡出了事,恐怕這種橋有隱患值得警惕。
往事如煙。“白雲人家過大年”的記憶還在我心中縈繞。近日,又見浙西的文章:“游峽谷、進農家,喜迎三千正月客”,我不僅可以舊事重提,還可以舊地重游,周而復始,人生或許就是這樣走著圓圈兒向前聳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