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三省(大連-哈爾濱-吉林)

作者: 狐狸大阿福

導讀穿越東三省(大連――哈爾濱――吉林 之行) 正好借實習的機會,來到了黑龍江省。 1月5日 一行人登上晚上21:40分從大連到哈爾濱的火車,開始了冰雪之旅。 因為人多,等上了火車後便開始玩殺人游戲,好不熱鬧,只可惜玩了兩把之後,自己剛剛抽到做殺手就熄燈了,於是只能上床睡覺。原以為自己會在火車搖籃般的晃動中安然如睡,卻發現怎麼都睡不著,後來得知其實 ...

穿越東三省(大連――哈爾濱――吉林 之行)

正好借實習的機會,來到了黑龍江省。

1月5日

一行人登上晚上21:40分從大連到哈爾濱的火車,開始了冰雪之旅。

因為人多,等上了火車後便開始玩殺人游戲,好不熱鬧,只可惜玩了兩把之後,自己剛剛抽到做殺手就熄燈了,於是只能上床睡覺。原以為自己會在火車搖籃般的晃動中安然如睡,卻發現怎麼都睡不著,後來得知其實大多數人和自己一樣,徹夜未眠。

1.6日

早上7點到達了哈爾濱,看到了車窗外的田野上的積雪,雖然不是很厚,但大家已經興奮不已。在下車前大家都穿戴的嚴嚴實實,就要感受零下20攝氏度的氣溫,只是下了火車,卻發現並不像想像中這般寒冷。

接待單位的“考斯特”已經等在那裡,在火車站對面的一家四星級賓館用了自助早餐,食物非常的豐富,還有很多俄羅斯的美女大媽們一同用餐。幾個身材龐大的俄羅斯大媽和幾個骨干美女形成了鮮明對比,大家都在討論為什麼俄羅斯的苗條美女一結婚身材就成了柏油桶。

用完早餐,直奔太陽島看雪雕。途徑松花江,江水全都結了冰,看到有些人在江面上鑿洞抓魚,很是興奮,好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個成語就來自這個情景。在太陽島買了厚厚的雪靴,開價80,還到40元,又買了個耳朵護套,在哈爾濱沒有耳朵護套真的可以把耳朵給凍掉。(雪雕門票120,有學生證60)。

雪雕很大很壯觀,對於我們這些南方人來說,看到這麼多雪真的是激動萬分,腦海中就想著打雪仗,可惜的是由於東北天氣太干燥,使得雪就像沙一樣。跟本纂不住團,打起來很不過癮。其實,雪雕的雪也是人工雪,看到工作人員在一個巨大的模子裡面灌雪然後雕刻。

看完雪博會,來到一個名為“野狼湖”的酒店,接待人員很好客,點了大大小小十多斤魚,不曾想到原來哈爾濱的魚也這麼多。只是由於火車上休息的不好,加上一上午又在雪博會看雪雕,吃到最後自己覺得都昏昏欲睡了。吃飯午餐就來到下榻的酒店,也顧不上勞頓,洗了個澡就趕緊約上同學出門轉轉。哈爾濱最著名的就是中央大街了,在中央大街上,兩邊布滿了俄羅斯商品,推門進去,不過也就是望遠鏡、化粧鏡、套娃等等,價格開的離譜,我真懷疑是不是都是從義烏批發過來的。終於找到了“馬迭爾飲冰室”,這家著名的冰糕店門面不大,一進門全是賣麻辣燙烤雞烤翅的,還以為走錯了地方,一直走到最裡面,終於發現一個櫃台賣冷飲,5塊錢3個冰其淋球,味道還不錯,關鍵在於感受二十度的時候在大街上吃冰激凌。在哈爾濱,人們從不用“零下”這個詞加在溫度前面,“-20”就直接說成20度,在他們看來根本沒有必要在添加“零下”這個詞。“馬迭爾”對面就是傳說中的華梅西餐廳,可惜的是整個行程的用餐都是有安排的,沒能親身體驗一下“華梅”的感受。

在哈爾濱,四點半天就全黑了,約上室友又向中央大街出發,感受夜晚的哈爾濱,還有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找了很久才找到了大教堂,雖說是遠東第一大教堂,感覺規模也不算很大,在夜色燈光的襯映下,倒是覺得很溫馨。發現對面有個聯華超室,趕緊進去買點當地土特產,超室營業到9:30,當時進去的時候是8:45,感覺整個三層的超室就是為我們兩個人開的,顧客少的出奇。買了源自大興安嶺的木耳蘑菇等等就回賓館了。

1月7日。

今天的行程是去滑雪,哈爾濱有很多滑雪場,亞布力是最大的,但是人也多,收費也貴,於是“考斯特”載著我們來到的距離哈爾濱60公裡的玉泉滑雪場。滑雪的門票是80元,外加20元午餐的費用。這可是真正的滑雪,比之上海的銀星市內滑雪場可強多了,而且人少,偌大滑雪場加起來不過50游客。穿上裝備就開始盡情的俯衝之下,跟頭是免不了的。總想學怎樣在雪地剎車,但理論跟實踐總有距離,於是一個個跟頭就代表了剎車。滑了2個小時,人已經氣喘吁吁了,吃了當地的農家菜,滿滿三碗飯。這個滑雪場還有建了個小長城,餐畢一行人上了長城,自然主題也是雪仗。後來又發現有騎馬的,同學中有個被稱為“黃博士”的,之所以稱為“博士”是因為他對什麼都有研究,學問很深,人長的也像博士,因為姓“黃”,所以我們都叫他“黃博士”。他騎馬很優哉游哉,等騎到終點的時候,他悠悠的說,你們等一下,我的圍巾剛才掉了,我去拿,結果我們發現他的圍巾落在一堆馬糞裡,大家都笑翻了。

回到賓館已經是下午三點,因為第二天想著順利去吉林,所以先去火車站買了票。下午四點,去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看冰燈。真的發現學生證就是好,150元的票我們亮了下學生證就只要75元。冰雪大世界裡面的冰燈很雄偉,雅典聖壇、天安門城牆等等,都很壯觀。連賣飲料的店鋪都是冰砌成的,當然價格不菲,一小杯熱可可要15元,外面1塊錢的烤香腸也賣到10元。在吃香腸的時候我倒還給一個俄羅斯家庭當了一回翻譯,只是很慚愧一時想不起香腸的英語怎麼說來著,還是其中一個小孩子告訴我叫“sausage”。

看完冰燈回到酒店,很遺憾又是安排好的晚餐,不去又不禮貌,於是像征性的填了肚子,不過桌上的一盤凍梨真的很好吃。吃完飯又漫無目的的跑出去了,本想去“華梅”吃夜宵,可惜九點就關門了,最後在一家“避風塘”喝了一碗魚仔粥。

1月8日。

今天上午才是此次實踐活動的真正內容,暫且不表。

中午好不容易溜了出來,去了一家“高麗園”餐廳吃自助餐,據說有朝鮮風格,不過感覺也一般。然後回到酒店,一部分人繼續北上,去“雪鄉”感受林海雪原,而我們8人則南下去“吉林”看霧凇。其實,我倒也不完全為了霧凇而去,畢竟哈爾濱都來了,如果不順道去吉林,以後怎麼能說東三省我都去過了呢。

乘坐“2016”次14:27時從哈爾濱出發到吉林的火車,火車票只要21元錢。很久沒有坐“綠皮車”了,車上很擁擠,很多人都站著,有帶孩子的,有抗大包的,突然覺得人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有錢,有了錢才能有好的生活,有了錢才可以不用乘坐如此擁擠的火車,有了錢才能不讓自己的孩子跟著自己一起受苦。這或許就是我們工作的動力,一定要努力工作努力掙錢,為了過上美好的生活。不過坦率的說,北方人很能溝通,很多不相識的人在火車上都能侃道一起,下車時還都互相幫助拿行李,不像南方人出門都很有戒心。

路上5個半小時基本是靠打牌度過,餓了就去同學那裡找了兩個哈爾濱紅腸充飢。到達吉林已經時晚上8點。正好同行的人中有同學時吉林的,於是帶我們安頓下之後,一起出去吃火鍋。火鍋店名叫“川王府”,24小時營業,羊肉才10塊錢,我們以為是小盤,結果上來一看很大一盤,這一盤上海起碼22元,對於量的估計不足,使得我們最後浪費了不少菜。

1月9日。

來吉林就是來看霧凇的,由霧、水汽凍結而成,為中國的四大奇觀。一大早起來就看預報,很遺憾的得知當年沒有霧凇,頓時失望了很多。朋友說,要不去松花江的上游,豐滿水壩那裡看看,這樣的天氣只有上游才有可能會有霧凇。於是和出租車講好了價,花100元包車來回去豐滿水壩。

豐滿水壩是很重要的一個水壩,當年由小日本修建。據說在98年中國洪澇爆發的那年,哈爾濱要求吉林決不能把12個水閘全部打開,不然哈爾濱就要被淹沒了。後來吉林開了11個閘口,犧牲了下屬的一個縣級市,保住了哈爾濱。不過當我到達大壩的時候發現大壩一共才11個閘口。

我們沿著松花江一路而上,松花江是唯一不凍的江,越往上湖面上散發蒸汽就越濃,感覺就像仙境一般,我們何曾見過這樣的場景,整個一條江上全部都氤氳著仙界般的雲霧,給我們的錯覺就是到了天宮,自己在江上騰雲駕霧。

在松花江上游的一個拐角處,我們發現了霧凇,真的是天賦奇跡。我們趕緊驅車過去,在穿越了農莊後,終於找到了這一片霧凇,樹木在霧氣的作用下凝結成了霜掛滿了樹枝。我們去的正是時候,再晚的話冰晶就開始從往下飛舞,總算是不虛此行,看到了霧凇,這裡可能是當天吉林市唯一可以看到霧凇的地方,居然被我們發現了。

在回來的路上聽司機講,吉林市四面環山,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地理條件優越。但是經濟發展並不發達,由於前些年的改制使得大批人員下崗,但是人們的思想並沒有轉變過來,仍然覺得一切組織上都會安排好的,不願意去做每月三、四百元的工作,不過現在人們開始慢慢轉變,所以經濟也有所發展。

後來又去了一個地方看野鴨,不記得叫什麼地方了,只知道在法院對面,野鴨其實也沒什麼好看,又不能抓來吃,倒是看到很多人在江面凍住的地方滑冰,天然溜冰場啊。午餐在一家百年老店享用的,點了一大桌東北菜,大拉皮、殺豬菜、豆角墩肉等等。因為是下午16:25分我和小潘、lily要乘坐火車返回大連,而其他人繼續長春、沈陽之行,所以做了告別之後,時間還有多,於是去了著名的“河南街”逛逛。其實當時我們已經在河南街的路口了,只是我們並不知道,打了車告訴司機說去河南街,司機也不說什麼,把我們送到了河南街的另一個路口,說河南街到了。直到我們走完河南街才發現這不就是我們上車的地方嘛?更搞笑的是lily還在車上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次她的同學在上海打車,還沒來得及看風景車就到了,我們當時還在車上笑了一番,不想自己更傻。

“河南街”其實有點類似於溫州的“五馬街”,步行街兩旁大都是服裝品牌專賣店。只是同樣的品牌在這一條路上會有好幾家。一會看到一個百信鞋業,走了兩步又是一個百信鞋業。也沒有什麼好逛的。出了“河南街”,招了一輛“殘的”去東市場看看。東北的“殘的”在上海絕對看不到的,一個個都是有殼的,三個輪子四人座,真怕它不平衡而摔倒,不過坐上去的感覺跟小QQ差不多。“東市場”也沒什麼好逛得,有幾條街專賣東北三寶的,人參、鹿茸、還有什麼靈蛙,反正我也不識貨,所以也就沒有進去摻和。

吉林市真的不大,走來走去路過很多眼熟的地方,一不留神居然走到了賓館,於是拿了行李就來到了火車站。

車票是在哈爾濱火車站就買好的,只是買不到臥鋪,只有硬座,想想要在慢慢長夜坐12個小時的火車也很辛苦。於是上車就問有沒有補臥鋪的。後來才知道整趟車大片大片的臥鋪都是空著,我們很順利的補到了臥鋪,很疑惑鐵路售票系統,明明很多臥鋪,為什麼窗口就買不到呢?

原本准備了一大推零食打算熬硬座的時候吃,沒想到有了臥鋪,7點半就熄燈了,一覺躺下就迷迷糊糊的睡去,雖然仍不能深睡,但總比坐著強多拉。

1月10日

凌晨5點就到了大連,居然發現大連也是厚厚的一層雪,呵呵。原來看雪也不用跑哈爾濱。:)


精選遊記: 哈爾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