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南北行6----巨柏林、措木及日冰湖、巴松錯

作者: 無鎧甲的魚

導讀路線:林芝---巨柏林----措木及日冰湖----巴松措(錯高湖)----拉薩 巨柏林 早晨八點,我們才懶散地起來,本來想去附近的比日神山,司機扎西說那裡沒什麼景觀,主要因藏民的轉山而聞名,因此省掉了這個景點。接著去巨柏林公園,這是兩天以來我們第一次買門票,也是第一次碰到旅游團隊。公園就在林芝八一鎮的城邊上,不知為什麼生長了許多2000多年樹齡的柏樹,樹徑 ...

路線:林芝---巨柏林----措木及日冰湖----巴松措(錯高湖)----拉薩

巨柏林

早晨八點,我們才懶散地起來,本來想去附近的比日神山,司機扎西說那裡沒什麼景觀,主要因藏民的轉山而聞名,因此省掉了這個景點。接著去巨柏林公園,這是兩天以來我們第一次買門票,也是第一次碰到旅游團隊。公園就在林芝八一鎮的城邊上,不知為什麼生長了許多2000多年樹齡的柏樹,樹徑約5-6米,要幾人合抱,我們只能在一旁展開雙臂作個參照,樹高30多米,幾乎每棵樹周圍都被圍起來,間或還掛滿了五色經幡和白色的哈達,果然,看見一個16、7歲的女孩在圍著樹一撮撮地撒青稞,不知道這是不是宗教的內容,看來這片樹林被當地人神化了,西藏就是這樣,凡是超自然或奇特的景觀,一般都掛著經幡或哈達,作為神山聖水神地,供朝聖者轉著朝拜,公園不大,特別在西藏怎麼也夠不上是“林”的規格吧,十分鐘後,我們就算來過這個跟團游必選的景點了。

措木及日冰湖

出林芝不遠有個115醫院,從旁邊拐進去是石頭鋪就的山路,沿著山溝要上行18公裡才能到達措木及日,這是一座冰磧湖,也是林芝未來要開發的景點。山路顛簸還彎來彎去的,我們在車裡被甩得左揺右晃,但是車外的景致卻很好,曲折的山溝裡一樣還是歡快的小河,陽光普照,山下是金竹林和杜鵑林,終於看到開花的杜鵑樹了,真不枉費我一番苦心,旅行之前做功課時,就知道杜鵑是林芝地區的一大特色,但要在五月底才能漫山遍野地盛開,這使喜愛花花草草的娟多少有些失望。好在她總能從茂密的林子裡發現些特別的枝葉花卉,給我們帶來驚喜,這山裡大概是原始森林的緣故,很多樹上都有像長長的胡須一樣的寄生植物,飄飄然倒也不失為一種特色。

路的盡頭首先是間工房,門上書:措木及日水庫工地,旁邊是約二十米寬的水閘,沒看到什麼景致,海拔已經4000米,走路有些喘,緩緩地登上不算太高的台階,湖區驟然展現在眼前,平靜湛藍的湖水在耀眼的陽光下波光粼粼,湖邊的山巒上是高高的冷杉林,一派原始森林的景像,遠處一樣是白皚皚的雪山。這麼好的地方沒有幾個游人,如果圍著湖轉一圈不知會有怎樣的體驗?水邊有不少巨大的枯木,橫七豎八地增添了幾分原始與滄涼,我們四個人輪著與這美景留存紀念照,最會擺pose的是娟,本來就是大美女,鏡頭感又強,每張都像明星,如果我想硬學她的樣子,立馬就變成芙蓉姐姐,還是趕緊作罷。

西藏特色魚

從山上下來俯視著林芝所在地,寬寬的河谷裡,肆意流淌著的八一河縱橫交錯,西藏的水很清澈,空中的能見度又高,因此水裡完全映襯著天空的色彩,晴空萬裡時,水是天的藍色;烏雲低垂時,水裡也泛著混濁,我們在西藏的七天都是大晴天,所以總是看到泛藍的水色。

我們離開了兩天來往返經過的林芝,沿318國道一路往西,奔向著名景點----巴松錯,中午到達巴河鎮,午飯的主菜自然是特色魚。在西藏的旅途中,只要餐館附近有河水或江水,則必有肉細味美的本地魚,能在西藏頓頓有新鮮的魚吃,在來之前是不知道的,也沒見游記攻略裡提到,我們自然是逢魚必點,四人團隊裡,不是白領金領,就是老板股東的,出門在外,哪能磕磣自己呢?除了我們自己願意,基本沒為物價煩心,今天點的魚就是巴松河裡的棒棒魚,隨便一條就是二斤半重。飯畢,離開318國道,進山驅車約40公裡,來到了巴松措(漢語叫錯高湖),藏語裡的“措”就是“湖”,比如:那木措、羊卓雍措;藏語裡的“藏布”是“江”,比如:雅魯藏布、帕龍藏布等;藏語裡的“曲”就是“河”,比如:拉月曲、尼洋曲等。

巴松錯(又叫錯高湖)

這也是個高山湖,長約12公裡,呈月牙形,最深處60多米,因此湖面顯得特別平靜,遠觀如藍色的瓊漿,近看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環繞的山峰依海拔的高低,從下往上分布著森林、灌木、土褐色的坡墁,遠處自然是突兀的雪山倒映其中,更顯得一派寧靜,各類飛禽在水面上遨游飛翔。不時有游艇劃出兩條長長的波紋,使平靜的水面增加了些動感,這是西藏紅教的著名神湖。

距岸邊大約60米處有一座小島,島的兩端架了兩座浮橋,這邊上那邊下,島上的寺廟叫錯宗工巴寺,據說建於唐代末。宗教知識本來就懂得很少,來之前也沒做這方面功課,因此遇上寺廟,也只是走馬觀花看看。在下島的路口,我左等右等不見那三個家伙,不一會兒,看他們竊竊私語地走來,還翻看著相機裡的畫面,原來是這樣:寺門口台階的左右分立著男女生殖的木雕,鋼在拍照的時候,正好一位女游客下來,角度重疊,就變成一幅有點曖昧的照片,鋼笑著說,回去要給照片起個好名字,掛到西祠胡同網他的版上,瞧瞧,善良的人也有“用心險惡”的時候啊。

如果要說攻略:任何湖景,都是俯視的效果好於平視,遠觀好於近景,剛進入湖區時,湖面距我們10米之下,走到湖面時,水面接近視平線,景致大為遜色。這裡也是旅行社路線景點之一,門票100元/人,扎西出主意:“可以說你們之中有一個是導游,試一試。”果然蒙混過關,省了100元。個人認為,跑那麼遠,前後不過四十分鐘的景點,這門票費有點不值。

直奔拉薩

離開錯高湖, 40公裡山路用了近一小時,返回到318國道時,已經下午四點多了,今晚的目的地是拉薩,還有360多公裡呢,我們告訴司機扎西,快馬加鞭吧,後面好像沒什麼想去的景點了。

路邊的河流漸漸變成大草甸,兩邊山上的植被逐漸減少,山勢變得開闊平坦,草原上,散布著白色的羊群和黑色的犛牛,這就是邦傑塘草原了。當車過了大昭古城遺址(我一向認為遺址如同沒落貴族),眼前的視野又變成狹窄的山谷,這表示要進山了,路旁的江水中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上書“中流砥柱”這也算一個旅游景點,我們匆匆走過,連拍照的興趣都沒有。這裡是廣東福建援建的區域,各個村落都改建了新民居,一戶一棟,戶型一致,房頂都是彩鋼瓦,有意思的是,各個村的屋頂顏色不同,粉紅、大紅、綠、藍、紫,麗開玩笑說,看著這些屋頂倒像“立邦漆”的廣告。

一路往西追著太陽走,沿著盤山路往上,高原反應又來了,耳鳴,鼻孔干燥,我們發明了緩解的辦法,卷紙沾水塞在鼻孔裡,頓覺呼吸暢快了許多。很快來到米拉山口(海拔5030米),四個人的嘴唇又變紫了,空氣稀薄的那種寒冷,一片蕭然,快快上車走人,看著路旁的界碑,還有150公裡呢。這時已經20點40分了,太陽才戀戀不舍地在我們眼前消失,但天空仍大亮著,這就是西部,要在南京此時早已夜色闌珊了。

昏昏沉沉中感覺都到深夜了,總算看到路邊標有“拉薩**學校”的標牌,但始終沒有街道的影子,我們的心有點焦急起來,拉薩,拉薩,你在哪兒?還要走多遠才能靠近你?忽然,我看到右前方遠遠的有一處高高的建築燈光,那經典的輪廓,我不禁大叫:“布宮,是布達拉宮!”他們三人頓時精神起來,“哪兒呢?哪兒呢?”然而車子一拐彎,燈光看不見了,麗和娟對我的話半信半疑,我越發急切地想證明自己不是幻覺,現在想來可笑,就算沒看見逗逗她們又何妨?可是當時俺們的每一份感情可都是真的啊。

又過了約20分鐘,我們真真正正地駛進了陽光之城----拉薩,今天是農歷十五,皓月當空,此刻,她是月光之城。

晚飯之後,我們直奔布宮廣場,千萬裡,我追尋而來,此刻卻無語無思,痴痴地感受著布達拉宮的宏偉壯觀,欣賞著燈火闌珊中她的雄姿。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