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與鳳凰—游走於天堂與地獄之間—鳳凰篇
這南航,真不是好樣的!7:30至9:10的航班竟然晚飯也沒有一餐,不由令人大呼「?苯」。到達張家界荷花機場,導游來接,乘搭預早訂好的小巴到市區,胡亂吃了第一餐晚飯,住南航富利來酒店,石導代訂的160元雙標間,蠻不錯的。22號一大早包車前往鳳凰,途中停留芙蓉鎮,那個土司行宮附近的景色不錯。吃了午飯,買了整個行程中最好吃的姜糖—邱氏姜糖,可惜買得太少,芙蓉過後無糖食!其實鳳凰的姜糖更出名,像是劉氏姜糖(熊希齡故居前18米)、沈從文故居小巷盡頭的那家等,但是在鳳凰太忙了,與美味姜糖失之交臂呀!下午時份到達鳳凰古城,住回龍閣的德發休閑居,石導推薦,80元雙標間,有個大露台,可以吹吹風吹吹水(按:廣東俗語「吹水」等同四川人的「擺龍門陣」)甚麼的。可惜天氣太冷,吹風吹水本來大有樂趣的事都要大打折扣。房間設施一般,廁所稍嫌簡陋,但沿著沱江的吊腳樓景色就是一流,沒奈何,若住設施稍好的旅館卻沒這般景致,魚與熊掌,永遠不能兼並。安頓好已是天色傍晚,美麗的鳳凰開始綻放她底絢麗的姿彩。忙不迭的出門,先給她摸摸底,攪清楚東南西北,再選個好飯館預備這天給哇鬼團做冬。這天是22號冬至,別的地方怎樣我不知道,但我們香港人呀,常掛在口邊:冬大過年,冬至這餐晚飯是很受重視的。平時日子都要找個借口吃呀吃,這次出門在外,機會難逢九唔搭八的一個組合,又正值行程剛開始,心情輕松,來到號稱等待了我們千年的古城,當然要好好吃一餐以留紀念的。依循網上的攻略找呀找,找不到大使,找到了接近東城門的古樓春,捎上沿路買的苗家糯米酒,高高興興的飽餐了一頓,餐費288元。這古樓春,值得贊一個,尤其那個酸菜魚湯,又酸又辣,真令人回味無窮。飯後信步踱到跳岩附近,夜色中非常熱鬧;買來河燈,不為許願,只為燭影搖曳,配著水聲淙淙的情調甚佳,就放它一個夠。沿著跳岩走向喧聲震天的對岸,方發覺這跳岩不是容易相與的,水流又急,天氣又冷,一個不小心落了水可不是好玩事兒;尤其遇上對頭人的時候,避也無從避,惟有跟些三唔識七的陌路人拉拉手臂,搭搭膊頭讓讓的過去了。原先制訂預算時,預計在鳳凰兩天共吃六餐;出發前編印資料,突然發覺有個很大的疏忽:鳳凰太多好野食,要一日食六餐先攪得惦!我們就在虹橋前的燒烤一條街,連吃了兩天,甚麼燉湯、水餃、湯圓、烤肉串、烤小蝦小蟹、小炒甚麼的,吃個不亦樂乎!至於吃了多少餐就不記得了。來到鳳凰,當然要坐小船,客棧老板給介紹他兒子的船,只收100元,12人分坐兩條船,在沱江較偏遠的水面游玩了一個小時;當中在某處閘口衝了小小的一下浪,一幫哇鬼嚇得呱呱大叫,又入水又濕身甚麼的,冷得半死,又開心得要死。來了次意料之外的漂流,都興奮得靜不下來了。這沱江,一方面潛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方面又依然貼近生活,看那水邊洗衣洗碗的苗家大娘、趕鴨的小妹,一任身邊的流水隨著歲月流淌;千年之於古城,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 試想像一下,在春暖花開的日子,或是炎炎夏日,坐這麼一條小船,隨著江水靜靜的流淌,水面風來,拂面不寒,讓思緒隨著輕風,柔柔吹蕩,無邊無際…多麼寫意的旅程啊!可惜我們與這美麗江水相遇的日子是這樣的一個數九寒天,吃西北風也吃個夠!行走在鳳凰的橫街窄巷,古意盎然,雖然滿城充塞著商業氣味,但到底她孕育出有藝術家、有文學家,也就為她加添了一份蘊藉、一份沉潛著的溫柔…12月24日告別美麗的鳳凰,開始我們的艱辛旅程。待續...

(為了你的到來,這美麗的古城等待了千年之久...)

(江水隨著歲月靜靜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