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中原大地,尋找藏著的中國----

作者: 向往成都

導讀河南,陝西歷史文化游之一牡丹城探幽2007年12月26日 D1 人的記憶多半是不可靠的,人類自己成長的經歷,也因為太久遠而變得的模糊起來。不知道人們的考古意識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第一個人彎腰揀起第一件先人用過的遺物,他的這個動作本身,便有了探尋的意味,這段話來自於1999年一部大型電視文化專題篇《中國博物館-源自100個博物館的往事》 相信生活在大城市 ...

河南,陝西歷史文化游之一牡丹城探幽2007年12月26日 D1

人的記憶多半是不可靠的,人類自己成長的經歷,也因為太久遠而變得的模糊起來。不知道人們的考古意識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第一個人彎腰揀起第一件先人用過的遺物,他的這個動作本身,便有了探尋的意味,這段話來自於1999年一部大型電視文化專題篇《中國博物館-源自100個博物館的往事》

相信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都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每天我們穿行在喧囂的大街中,重復著同樣的生活,快速的現代化進程正將我們周邊的歷史一點點的抹去。快節奏的生活已經讓我們漸漸忘卻了許多曾經的往事,在那裡可以找尋我們曾經的記憶呢,相信沒有比博物館更好的地方了。博物館中的每一件文物,都儲存著前人生活的種種信息,面對那些凝固的歷史相信我們的心靈可以達到暫時放松。

今年的出游計劃和LP商量了很久,LP一直很怕冷,也不喜歡純人文的景觀,要如何才能說服他和我一同去看土堆(LP喜歡把帝王陵墓和一切地下文物景觀稱為土堆)讓我傷透了腦筋,還好去年和LP一起游歷山西時LP在雲崗石窟患上了“石窟情結”從洛陽開始我們的行程是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選好了行程,我立即開始著手上網訂酒店和機票。很不巧的是洛陽最近的天氣非常不好,連續出現大霧加上累積的航班過多,沒有折扣機票可以買了,因此買了26日上海至洛陽的(1658)臥鋪車票開始了我們腳踏中原大地,尋找藏著的中國之旅

下午15:03分列車准時開車,由於不是旅游旺季,列車的臥鋪車廂非常的空,六個人的在一組臥鋪只有我和LP、還有一個女兒在上海工作家住在洛陽的老太太三個人睡,老太太年紀雖大,但很健談,有她這個老洛陽陪著一路也不覺得寂寞1658次是趟快車,但列車剛出上海我們就覺得不對勁了,上海至昆山短短的一段路程居然開了50分鐘,之後的每一個站點都至少停20分鐘以上,路上還不停的臨時停車,避讓特快列車和動車組。晚上9點列車剛剛到南京車站,這段路就是一般的特快列車3個半小時也應該到了,更可氣的是列車廣播按照鐵道部最新的列車運行時刻表,我們這部列車要在南京等待1個半小時,天哪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等待時間正好相當於上海到洛陽的飛機時間。沒辦法只有蒙頭大睡吧,LP從來沒有坐過臥鋪,她到是覺得很新鮮,一個人在站台上散步。漫長的等待終於結束了,列車緩緩的開出,一夜無話。。。。。,在晚點40分鐘的情況下,列車在10:28分終於到達了洛陽車站,幫老太太把行李搬下車,看到了她的兒子來接她了。我和LP才放心的出站。考慮到去龍門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長,我們臨時更改了行程,決定先去離市區相對比較近的一個景點—白馬寺,然後再決定接下來的行程,在火車站寄存了包後我和LP輕裝上陣,在出站口買了一份地圖後開始上路.

2007年12月27日 D2

56路的車站在洛陽火車站出站口左斜對面的金谷園路上,離56路車站10米遠就是81路車站(從這裡坐車可以到關林和龍海子)40分鐘後56路車到了終點站白馬寺,白馬寺山門前有一個很大的商業廣場,穿過商業街就是售票口,很納悶山門口不是應該有一匹石馬嗎? 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景區已經擴建,白馬寺的山門已經被圈在了景區新圍牆內了。據說白馬寺所在地的政府有意將世界各地的佛教建築全部復制到這裡,現在已經有伊斯蘭卡造型的寺廟建成並投入使用了。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正式創建的第一座寺院。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關於白馬寺的介紹我們在此不多做贅述)寺內主要參觀的因有大雄殿內的23尊元代“夾苧干漆”造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他們全都是由絲、麻制成,每尊重量僅有3到5公斤,從元代至今700多年來未經修繕,仍然色彩如新,是國內罕見的稀世珍品,也是白馬寺的鎮寺之寶。 另外 白馬寺山門東側,有一座玲瓏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這就是有名的齊雲塔。齊雲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磚塔,有13層高,它造型別致,在古塔中獨具特色不可多得。齊雲塔前身為白馬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現在的齊雲塔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為洛陽現存最早的古建築。在古色古香的白馬寺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茂密的柏樹叢中,各有一座墳塚,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東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邊墓前石碑上刻有“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這兩座墓塚的主人便是拜請來漢傳經授法的高僧──迦什摩騰和竺法蘭。兩位大師譯出最早的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以及其他佛學著作,白馬寺也是漢明帝為存放佛經特別修建的。白馬寺內環境優雅,庭院中遍布牡丹花,若是春季到訪的話,應當別有一番風光(白馬寺淡季門票價格為35元,17點關門)。關鍵詞:零錢,在洛陽也好,西安也罷,公交車全是自動投幣,沒有零錢非常麻煩,筆者就發生過因為一元零錢被趕下車的尷尬情形.洛陽的公交全部是上海的申沃,看來兩個城市的關系一直都不錯。聽說洛陽拖拉機廠當初就是上海援建的離開白馬寺仍然坐56路回火車站,洛陽城去大多數景點的公交車, 都在火車站附近停靠.非常的方便

在火車站對面的加州牛肉拉面吃了到洛陽的第一頓中飯,接著開始下午的行程.

河南有句老話::“生在蘇杭,死葬北邙。”洛陽城外北郊的邙山水深土厚,歷來是墓葬的風水寶地,近幾十年來,這一帶已經發掘了歷代墓葬一萬多座,出土文物三十余萬件. 梁羽生筆下的呂四娘當年拜師學藝的地方, 也在北邙山上. 於是在1987年,便誕生了這座洛陽古墓博物館(最近已被改名為古代藝術博物館,連站牌上也找不到昔日古墓博物館的名字了,可能是當地文物保護部門怕嚇著游客而特意更改的,因此上車前千萬記住站牌)洛陽火車站出站口出來往左拐穿過出租車候車區就是83路終點站, 坐83路前往古墓要坐很多站,沿途會經過國家牡丹園,可惜現在已經是隆冬時節,無緣見到國花的芳容(洛陽每年的牡丹花會在4月15日)。已經是下午3點了,前來參觀古墓博物館的游客很少,通過玄堂入口,就到了設在地下的陳列館。展廳露出地面的天窗,透進一絲人間的氣息。展廳的通道就是墓道,兩側搬遷復原了上自西漢,下至北宋年間的歷代墓葬25座。走進這裡,仿佛到了幽暗的陰間世界(強烈建議高血壓者,膽小無人陪伴的MM們不要單獨前往)整個墓葬分漢代,兩晉,隋唐,北宋,壁畫五個展區全部參觀一遍需要至少1個半小時,每個墓室前均有詳細介紹,並設有感應燈方便進入,我在參觀一座宋代墓葬時,可能是時間待久了,燈光突然熄滅,身邊頓時一團漆黑, 被一股陰森森的氣氛所籠罩.還好俺膽子天生比較大,從墓穴內室走到門口重新啟動感應燈,繼續參觀,但饒是如此回想起來還是難免有一點心跳,不過想來也覺得真好玩, 古墓驚魂也不過如此吧(參觀時如遇到燈熄滅的話千萬必要驚慌,因為內墓室一般比外墓室略微要低一些,驚惶失措很容易撞傷自己)外面的天色越來越暗,我和LP壯著膽子繼續前行(如果大家要實地體會《鬼吹燈》內盜墓者的感覺相信沒有比這個地方更好的了),哈哈。。。。。。。前面不遠處的一個參觀區突然傳來幾個女孩子們的叫喊聲。總算見到其他游客了,我們也更有膽子前行了。建議大家在參觀前先好好看看門口的介紹,每個朝代的墓穴都有自己的特點,漢代人認為,升天的路上不但有飛龍乘雲,騰蛇游霧,也有擋道的惡鬼,著名的《打鬼圖壁畫》就記錄了下葬時的全景,魏晉的墓室內有一個特殊的建制,在管理員老伯伯帶領下我們進入了一座北魏的墓室,墓室四角有四根柱子,墓室穹頂類似今天的蒙古包,取天園地方之說。老伯伯讓我何LP分別站在對角線上,我們驚奇的發現哪怕我們是對著柱子輕聲細語,也一樣清晰的宛如在耳旁。唐代墓室最著名的要數-安菩夫婦墓,墓主人安菩,來自西域的安息國,也就是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墓志記載,公元630年,30歲的安菩開始為大唐帝國效力,征戰中“以一當千,獨掃蜂飛之眾”,64歲客死長安。他的兒子將他的屍骨遷來洛陽,與母親合葬龍門,已盡孝子義務。在他們的腦海裡,異域的疆土上,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就連陰間也充滿了親情。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在宋代成型的,人間的理學人倫化為了地下的組組磚雕。其實走便走了,但鄉土就是鄉土,中國數千年以來的人倫孝道告訴我們,升天的家人不會走的太遠。而守護著家人,讓血脈生命不斷的延續。

離開地下成列廳我們參觀了本站最後一個參觀點北魏宣武帝(即元恪。或稱拓拔著名的北魏孝文帝的次子)的景陵,現在的古墓博物館就是在他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這個墓室有條很長的甬道,但經過歷代盜掘現在墓穴內除了一口石棺,已空無一物。墓室的穹頂比我們之前前過的任何一個都要高, 很時壯觀. 真不知道憑當時的人力物力是如何做到的.參觀出來時天色已漸漸變暗,我和LP趕忙到路口坐83路回家(行程終點依然在火車站,來回都可以坐這輛車。古墓地處洛陽北郊公路上車輛很少,幾乎也見不到出租。古墓博物館門票淡季價格為20元,17:50分停止檢票. 建議大家掌握好時間)

到站取好寄存的行李後打車前往攜程事先預定的-如家快捷洛陽王城公園店(該公園是在一座周代王城的基礎上建造而成的故因此得名),由於酒店比較新,所以最好告訴司機酒店地址(中州西路、建設路上)酒店前台接待非常熱情, 入住手續也辦的飛快,我們定的是商務大床房, 179元包雙早, 房間設施很全, 也很大. 洗澡很舒服, 6尺半的商務大床把LP樂壞了, 最滿意是房間裡三眼和兩眼的插座有很多個, 我們帶的兩個相機, MP3什麼的, 可以一起充電都沒問題.

晚上和LP一起出去尋找當地的美食,無奈王城公園周邊除了服裝商店好像並沒有什麼吃飯的好地方,走了一天人也實在累了,於是就在酒店隔壁一家名為知味香牛肉湯館准備湊合一下,中原百姓歷來純樸,這點可以從乘湯的器具窺見一斑,我幫LP要了一碗招牌牛肉湯(湯看上去像是一鍋百年老湯頭)加饅頭(所謂的饅頭就是千層餅,胃口小的最好叫5角的就可以了,隔壁有兩個中原小伙子叫了2份2元的饅頭吃的香呢)我就隨手點了一碗刀削面,號稱是小碗(上海的特大碗也不過如此)湯頭很鮮美。但讓LP就吃這個我還是於心不忍,之前付帳的時候,見到灶台師傅在拌牛肉,於是我也去拌了一碗(未曾想這竟然是此行發現的最佳的美食,肉很精, 幾乎沒什麼筋拉拉的, 牛肉和金蔥混合的香味,把我的胃口吊足了,於是就著肉湯大口的吃肉,仿佛自己已經回到了古代, 哈哈, 三碗不過岡啊!)

商量好了第二天的行程,我和LP美美睡了一覺, 補足了火車上不足的睡眠.



(守望-白馬寺門前的石獅)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