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游杭州——暴走版(2)

作者: 薺菜餛飩

導讀背包游杭州——靈隱寺前遇忽悠 小時候寫郊游作文的時候,不管那天是什麼樣的天氣。總是喜歡順口來那麼一句:那天晴空萬裡,天上飄著幾朵白雲。不過,去杭州的那天,老天爺也確實挺夠哥們兒意思的,總之“老人家”的臉,挺“喜慶”的。 沒買到動車,花了44元坐空調軟座,一路倒騎毛驢式的坐到了杭州。下了火車,直奔售票處,想把第二天回程的票子買好。可到了 ...

背包游杭州——靈隱寺前遇忽悠

小時候寫郊游作文的時候,不管那天是什麼樣的天氣。總是喜歡順口來那麼一句:那天晴空萬裡,天上飄著幾朵白雲。不過,去杭州的那天,老天爺也確實挺夠哥們兒意思的,總之“老人家”的臉,挺“喜慶”的。

沒買到動車,花了44元坐空調軟座,一路倒騎毛驢式的坐到了杭州。下了火車,直奔售票處,想把第二天回程的票子買好。可到了那裡,乖乖龍低動,隊伍那個長啊,算一下等買好了也不用玩了,直接拿票回家吧。思前想後,一咬牙拼了,先玩了在說,出了火車站找Y2線。

不過這次最大的心得就是零錢要備足,在出發前我就動用了放在公司和家裡的“戰爭貯備”——零錢罐,以致於事後老媽偷偷想“拿”點一元的硬幣都沒有了,嘿嘿。(建議沒有零錢包的朋友,用吃完的力度伸的罐子即可,那是相當的適用)。

出了火車站,很快就能找到Y2線,間隔不是很長,只是車票有些小貴,票價3元,不設零找,所以拉,此時的“力度伸”就派上大用場拉。

坐上裡外都被木板條包裹的Y2 線,看了看表10點多,心情輕松了不少。坐上去不多久,車子便發車了,一路之上Y2的導游MM介紹了途經的每處景點,心想怪不得要3元吶,原來還要算上人工費內,呵呵!~漫漫長路,終於到了此行的首站——靈隱寺。

其實,此次杭州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去靈隱寺燒香,因為感覺那段日子過得很不順利,所以想借出游散心的機會,借勢改改運氣。

當然,要去燒香,首先要去買香嘍。所以,下了車我就四處張望著尋找賣香的地方。果然,離車站的不遠處便有。一個約莫40來歲的中年婦女正吆喝著,去她那裡看看吧。

櫃台上擺放的“五花八門”,簡直是無從選擇。不過,老板娘到是很殷勤,各式品種都給介紹了一番,聽得我受益匪淺。最後,決定買10塊錢一捆的那種,說是一捆,其實是由五小捆組成的,裡面每小捆都對應寺廟裡的一個殿,只要看看是什麼佛,就燒什麼樣的香即可,多數不會混淆的。說到這裡順便要提的是,不用去買蠟燭之類的東西,帶去就更沒有必要了,因為裡面是不允許點蠟燭的,就算你點了也沒地方插。不過,如果可以的話,帶包火柴,倒是不錯的選擇。聽老板娘說,燒香最好自己帶火柴(不要打火機),用自家的火點香,拜完佛之後,再把那盒未用完的火柴帶回來,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把福氣帶回來。因為是頭一次,所以下次再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自己帶“火種”地,嘻嘻!~

買完了香,篤悠悠的走上了“朝聖”之路,大概是快到飯點的緣故吧,路上少了行人,多了賣香的“自由人”。“買香嗎?買香?”見我路過,她們便熱情地上前詢問,“多少錢哪?”“5元?”“薩麼子阿!(上海話:“什麼”的意思,因為太驚訝而忘了開國語了)”“你這裡只要5元?啥香啊?”“就是你手裡的那種亞,小兄弟要不要來一捆那!~”“算了,算了,謝謝哦!~”說完悶頭往前走,感覺頭頸似有一利刃劃過……

一路胸悶的走到飛來峰景區外,因為事先我已做過功課。知道去靈隱寺,必須先買景區的票,進了景區如果想燒香的話,還得再買次票,所以面對這樣的“不合理”,心理早有了准備。

買票進了景區才發覺,香客們真是不少,老的少得,男的女的,白的黑的。如同剛剛賣我香的婦人的櫃台——“琳琅滿目”。不過,其中也有些是我至今都十分厭惡的。

也許是我背的那個登山包在人流中顯得十分扎眼的緣故吧,一些自稱導游的人,特別喜歡和我搭訕“來燒香的吧,要不要帶路啊,燒香的不是走這條路的哦!”我擺出無視的姿態一路向前。“燒香不是走這條路地!~”另一戴著太陽帽皮膚黝黑的人說道。再無視!~“小兄弟,燒香不走回頭路,你走錯啦!”接著又是一位“好心人”。不會吧,難道我真的走錯了? 心中的天平開始動搖,還是問問別人吧。打量四周見有一賣小商品的小亭,裡面坐著個老頭,問問他吧,尋思著如果他敢給我吃藥的話“哼哼!~”回頭也容易找到你。“師傅,請問這條是去燒香的路伐?”說著手指向了人流所走的方向,只見他抬了抬他的眼皮,望了望我所指的方向,許久嘣出一個字“是!~”“噢!~謝謝哦!”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這麼走了下去。不過事後證明我的感覺還是對的,進了景區只要選那條最寬的道兒走就是了,不用理會那些所謂導游的“好心”,要不然被忽悠了,可別後悔。

終於來到了寺前,門前香客絡繹不息,那裡同樣也少不了一些賣香的“買香類,買香伐?2元一捆哦!”FAINT!~ 短短的一路,偶手中得香盡然被貶值8成。算了,心意到了就可以了,佛祖會體諒我的。

其實寺裡有賣香的地方,完全不用像我這樣急吼吼這麼早買。不過,價格多少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原因是免得再受“刺激”。

靈隱寺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大致可分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用我們的話說,每個殿的菩薩負責一攤事兒:其中不乏有負責“出行安全”的、“教育方面”的、還有負責“婚姻生育”及“生命健康”方面的,總之包羅萬像。

殿內是不准點香的,所以多數的香客,會在每個佛祖的門前放些未點得香。我看後也如法炮制,可惜的是手中小捆的香並不是很多,等香用完的時候,就只能投點香油錢來代替。

其實除了在靈隱寺燒香之外,裡面的一些建築還是值得去看一看的,畢竟這座古寺距今也有1670多年的歷史。尤其是那個大殿後壁的“慈航普渡”、“五十三參”海島立體群塑,真的堪稱一絕。抬頭仰望的同時,不禁要贊嘆古代工匠們的巧奪天工。

出發前同事提醒說,在寺廟內最好不要拍照,說那是對菩薩的不敬。算了本來想駐足留影紀念的,這次只能作罷。看了下時間,已近12點左右,幾個大殿都已經拜完了,准備離開。這裡要提一下的是,在羅漢堂的旁邊有一處免費飲水的地方,可供香客們休息。

出了寺廟後,准備看一下“飛來峰”,不過這次倒要鄙視一下自己的直覺。要不是一個好心老人的指點,說不定自己就從寺廟後的小道,一路直上“北高峰”了,呵呵。

原來靈隱寺門前的那座山就是傳說中的“飛來峰”,此時突然想起前面的那些忽悠們說到“拜佛不走回頭路”,看來只能爬山了。

“飛來峰”不是很高,但對於一個身背重物的我來說,登山著實不易。好不容易爬了上來,但山上的風景卻令我大失所望——那裡除了刻著飛來峰字樣的石頭之外,就沒有什麼可看的了。掃興之余,稍事休息了一會兒,下山回旅社CHECK IN …...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