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冬天,我帶著兒子去了向往已久的湘西鳳凰城。湘西的鳳凰城是一座風情別具的古城,傳說有一對鳳凰從這裡拍翅而起,小城便有了這麼一個美麗的名字。由於我們是慕名而去的,也沒有做太多的規劃,准備到了那兒看看再說。我們坐了一夜的火車,聽說我們是去鳳凰旅游的,對面熱心的大哥說,到鳳凰不能坐火車站周圍的拉客車,那有很多是騙人的。一定要坐出租車直接到吉首的汽車南站,那兒有去鳳凰的班車,半小時一班很方便的。我萬分感激的謝了熱心的大哥,心裡對自己的自助旅游計劃不詳細而感到慚愧,真是太幸運了,我可是帶著兒子出門的,萬一出了事可怎麼辦呢。我們坐上了去鳳凰的班車,大概一個半小時後到了一個簡易停車場。下車後我們又坐上了去城內的班車,大約十分鐘左右,我和兒子下了車,看了看周圍,我心裡想鳳凰城這麼有名,現在看看好像也不過是個十幾年的新城嘛,可能是徒有虛名吧,沒看出什麼好來。問了路上的人才知道這是鳳凰新城,是近幾年才造的,古城還在裡面呢。我們又高興起來,慢慢地在街上溜達,由於是臨近新年,街上的人很多,我們興志勃勃的看著街上的苗族風情,兒子看著那些街上那些從來沒見過的東西興奮地說:“媽媽,你看這個…… 媽媽,你看那個……”街上有很多的旅店,不停地拉我們進去住宿。我很堅定不移地向古城方面走去,不住住古城的吊腳樓,怎麼能看到完整的古城風情呢。終於我們走到了虹橋,這是鳳凰新城和古城的交界處。過了虹橋我們就到了古城,我們在虹橋下找到了一家叫做虹橋邊吊腳樓住下了,老板娘很熱情地招呼我們進了房間,房間在二樓,不大,正好放下兩張床,一個電視機,衛生間是公用的,最重要的是臨河的,在我的窗下就是繞過小城的沱江,房錢也不貴,一個晚上才40元。我們很是滿意,兒子早就累了,看看時間也已經12點多,我們草草吃了一點就決定先休息一下,下午再出去逛逛。下午我們先在小城的旅行社定下了明天的一日游後,就沿著沱江將小城逛了一圈,感覺小城的確有著鳳凰一樣美麗迷人的風采。山水相依,鐘靈毓秀,是小城生動的容顏。微雨過後的小城,空氣格外的清新,遠處的山巒上縈繞著一層薄霧,青翠欲滴的山林在薄霧中時隱時現。山巒是綠的,沱江的水也是綠的,真是讓人流連忘返。沱江河畔,有阿妹在淘米、洗菜、洗衣,陣陣姑娘的歡聲笑語和江水的流動相應和。還有那些由木柱作架,以縱縱橫橫的杉木板作壁,支撐著湘西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腳樓,壁連著壁,檐連著檐,懸掛在高高的河壁上。連同木樓後面的青山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裡,那種景色、意境,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在鳳凰城中,到處都能讀到歷史的滄桑。沱江中有座一步一墩的“踏岩”,是古時人們從北門進城的必經之路。踏岩一邊高一邊低,每座石墩中間還有嘩嘩的河水在流動。兒子開心從這頭到那頭,來來回回,又是跑又是跳,高興地不亦樂乎。我走了一個來回後,就在江邊看著兒子高興地跑跑跳跳,心中一片寧靜,真想一直這樣住在這兒。北門又稱“壁輝門”,城門上的城樓依然完好,雄偉狀觀。古城樓而端沿江岸築有城牆,高近兩丈,都由紫紅色砂石壘成,建成於康熙年間,現在依然保存完好的一段約有500多米。古城所有的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鋪成的,這一塊塊從山裡背來的青石板,縱橫交錯成小城的血脈,每一條小巷的青石板都被人們踩的油光發亮,無穎是小城歲月的見證。走進臨江老街,滿眼是陳年的磚牆和古樸的木板門檻。我們踏著青石板,腳下發出一陣陣清脆的聲音,滿眼都是新奇。不知不覺已是黃昏時分,等回到旅店,我們才感到兩條腿的酸脹。匆匆梳洗後,就在附近找了一家著名笑星潘長江用餐過的小店品嘗美食。點了幾個小店的招牌菜,功夫不大,一盆盆菜就上桌了,菜的分量很足,兒子迫不及待地拿著筷子吃了一口,“啊,辣,媽媽,快給我水”,我笑著讓服務員拿了瓶大雪碧,看著他一口雪碧,一口菜,一邊還不時地喊辣,兒子可是不喜歡吃辣的呀,真有這麼好吃麼,我也趕緊吃了一口,嗯,味道不錯,別有風味,但確實也很辣,我也學著兒子的樣,一口雪碧,一口菜。不一會兒,桌上的菜就給我們消滅了大半,看了看桌上的菜,我們倆實在是吃不下了。吃完飯,我們就去沱江邊看夜景,江邊有賣荷花燈的小攤,兒子見了,嚷嚷著要放燈,我和兒子在挑著燈,賣燈的小販在一旁說年前放燈是祝福家裡人來年平安,看我們挑的多了,還很好心地送了我們幾盞呢。我們拿著燈就在沱江邊放起燈來,看著沱江上的點點燈火,我在心裡默默地祝福家裡人平安幸福。在夢裡,我還夢見了家裡每個人的笑臉。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起來了,看著一輛小面包車,我一楞,問了導游才知道,他們這兒基本上是這種小小的團,一個團才4-5人,還配備一個專業的導游,還真是一個不錯的小團呢。導游是一個苗族小伙,很年青,我們的團員都是從北京來的,是一對母女和一個自助游的大姐,上了車,導游給我們解說了今天的旅游路線,茶龍洞瀑布、勾良苗寨、黃絲橋古城。還問我們有沒有什麼要求, 我們異口同聲地提出想看看苗家的趕集,導游說今天正好是三江趕集,並在我們的必經之路之上,而且這是目前唯一地一個苗家民俗保留最完好的集市。一時大喜。一會兒,到了集市。看見苗族人從四面八方彙聚到,他們雙肩挎著具有苗家特色的背簍,苗家服飾的色調基本上是黑色、白色、藍青色,黑色的是苗族人的頭帕,折疊,高高聳起。白色的是苗家姑娘配戴的銀飾和服裝上的刺繡花邊,舉手投足,銀光閃爍,叮當作響。藍青色,是苗家人的衣裳,好像只有選擇大海般的顏色,才足以穿出苗家人沉著的性格。我們一個個流連忘返,可憐的導游一會兒找這個,一會兒找那個,連拉帶拽地把我們拉到了車上,到了車上大家還意猶未盡地說著這個還沒看清楚呢,那個還沒仔細看呢。時間已經中午,導游帶著我們來到寨主家吃農家飯,也沒有什麼大魚大肉,可是我們每個人都吃的非常香甜,還搶著吃灶膛裡剛拿出來的粑粑,熱鬧的很。在吃飯的時候,主人們總是不時的悄悄的走過來看看,一旦發現哪盤菜少下去了,立刻又拿來一盤倒上去,還不時說著多吃點,要吃飽啊,就這樣,我們這桌六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吃光了十盤菜。在寨主家裡稍事休息後,導游又帶著我們前行,去尋找茶龍洞的後花園:伴著青龍山的茶龍瀑布。沿著青石板路,不知不覺中已經跨上了後山的棧道,耳邊已經隱隱約約聽到隆隆的水聲。行到棧道最盡頭,就是落差218米的茶龍瀑布了,我們沿著羊腸小道下行至瀑布下方,看著瀑布的雄偉,聽著瀑布的水聲,我們彼此用最大的聲音說話,大聲地叫喊,站在瀑布的下面,真實地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對著瀑布盡情地發泄著自己,感受到瀑布對我們心靈的洗滌。因為早上等車,看三江趕集耽擱了不少時間,導游催促我們回去了。我們意猶未盡地約定下次一定再來這裡。導游說現在是枯水期,水量不大,真等到夏天來的時候才好看呢。接下來我們匆匆地觀看了古妖潭瀑布群、勾良苗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中國最古老的黃絲橋古城,和史稱為“苗疆萬裡牆”的南方長城。一天緊張的游玩下來,我們看到了生、熟兩大不同的古苗寨。一邊是原始、純樸、自然的生苗茶龍古寨,和讓我們目瞪口呆落差218米的茶龍瀑布;另一邊是湘西最大苗寨的勾良苗寨。這麼多的風景我已經一時消化不了,直到晚上回到旅店我還處於震驚當中。第二天我們去了城外的地下藝術宮殿奇梁洞,是一個6000余米長的碳酸鹽岩洞,有奇、秀、闊、幽等四大特色分古戰場、畫廊、天堂、龍宮、陰陽河五大景區,洞內奇岩巧石千姿百態,讓我這個見過許多岩洞的南方人看得如痴如醉。第三天,我們去了小城的熊希齡故居、楊氏祠堂、沈從文故居、田家祠堂、萬壽宮、萬名塔、朝陽宮、天後廟、天王廟、准提庵、奪翠樓等等。還認真地品嘗了小城的各類美食,在回來的時候我還帶了一大包劉氏姜糖和一大塊標准的苗家熏肉,這可是真正的美味呢。三天的旅游很快結束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裡的古寺、古塔、古閣、古城牆和古吊腳樓、奇山、奇石、奇水、奇泉和奇洞。心裡暗暗地下了決心,下次我還要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