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連在青島

作者: zhangfengyan

導讀一意孤行地在冬季時分跑到青島,被海風吹得頭發凌亂鼻子通紅,卻依然無可救藥地與這座充滿異國情調的城市一見鐘情,並從此魂牽夢縈。迷戀,毫無理由可言。 想起在青島走過的梁實秋故居和梁實秋先生,還有他所說的:“到處都是紅瓦的樓房點綴在蔥蘢的綠樹中間,而且三面臨海,形勢天成。青島的天氣冬暖夏涼、風光旖旎,而人情尤為淳厚,我們立刻就認定這地方在天時、地利、 ...

一意孤行地在冬季時分跑到青島,被海風吹得頭發凌亂鼻子通紅,卻依然無可救藥地與這座充滿異國情調的城市一見鐘情,並從此魂牽夢縈。迷戀,毫無理由可言。 想起在青島走過的梁實秋故居和梁實秋先生,還有他所說的:“到處都是紅瓦的樓房點綴在蔥蘢的綠樹中間,而且三面臨海,形勢天成。青島的天氣冬暖夏涼、風光旖旎,而人情尤為淳厚,我們立刻就認定這地方在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夠標准,宜於定居……我是北平人,但從不以北平為理想的地方。我雖然足跡不廣,但北自遼東,南至兩粵,也走過了十幾省,竊以為真正令人留連不忍離去的地方應推青島。”

那些童話般的老建築

1898年,膠東半島淪為德國的租界。一段滋味自知的時光,留給後人的如今更多地成了歐陸風格。

冬天的青島,最讓人傾倒的還是那些老建築。它們大都憑借天然海岸線和山地構造,巧妙組織道路和建築布局。這一點,在八大關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八大關,南瀕大海,太平灣、彙泉灣拱衛左右,湛山、太平山環列。初開發時,只有八條以我國著名關隘命名的大道,故而得名。漫步關內,一幢幢德式、俄式、英式、法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日式的別墅高低錯落,疏密相間。雖然幾乎清一色的紅頂黃牆,卻有或古樸典雅或清麗活潑的不同味道。若是落下點雪,便如掛了糖霜的蛋糕一般誘人。

很多人會在一幢歐洲古堡式建築前停駐,其正面造型由圓形和多角形組合而成,樓內由花崗岩貼面,樓外又砌有鵝卵石,為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希腊式、羅馬式以及哥特式的建築特色。這就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位於黃海路18號的蔣介石舊居花石樓。

無論曾經住過何等人物,現在的別墅,大多成了機關、軍區療養院和酒樓賓館,或者空置著,除了偶爾過往的車輛和閑散的游人,寧靜清幽。街道上、樹林裡,時而可見相擁的情侶,還有穿著白色禮服和婚紗拍攝婚紗照的新人,仿佛上演著一出出現代安徒生童話。

離開八大關,往西走一會,便來到小魚山。這裡的別墅群,亦完整地保留著租界的歐式建築特色,解放前大多是富人住所。現在除了保留一些名人舊居外,大多分給市民居住,頗有些破敗凌亂。僅從那高高的院牆、樓前的石級、大塊花崗岩堆砌的建築外牆,依稀看到當年主人家的尊貴和奢華。

從小魚山下來,往中山路方向,路上漸漸繁華起來。古老的街道,商鋪林立,或成排高大的歐式建築,或成片的低矮別墅。穿行其中,仿佛置身古老的歐洲小鎮,浪漫、寫意。一路上走過的德國總督官邸、基督教堂、總督府、聖彌厄爾天主教堂,都是古色古香的頗具代表性的德國建築。

其中位於沂水路11號的總督府,由德國建築師設計,歷時四年建成,背山面海,尤其宏偉震撼。這是一座凹字型歐式建築,采用19世紀歐洲公共建築的對稱平面,中軸線異常突出;大樓外表均采用青島優質花崗岩砌成,屋頂覆蓋紅色筒瓦,既莊重典雅,又美觀堅固,顯示著德意志民族的嚴謹和穩重。

我以為,德國人不僅給青島留下古老的建築,還留下了歐式的建築風格。青島的樓房,多用繽紛的色彩,這在國內是不多見的,幾乎清一色的紅色屋頂,更成了青島市的一大特色。

欣賞滿大街“蔚藍青島,魅力海岸”的廣告語,更欣賞蔚藍碧綠掩映著的一片片紅瓦。在這樣一個綠樹成陰的蔚藍海岸,如果沒有那些紅瓦的屋頂,未免過於沉靜,過於憂郁。正是這些“紅瓦”,為這個城市帶來濃濃的暖意。

看海的表情

在青島,海有不同的風情。嶗山的海,深邃靜謐。麥兒島和燕兒島一帶的海,則浪隨風湧,礁石上,迎浪垂釣的老人,剛強堅韌。

五四廣場附近,堤岸上多是漫步的游人,偶爾有年輕人騎著雙人自行車穿過;堤下,則是三三兩兩的垂釣者。

再往西去,八大關和小青島一帶的海,卻是寧靜端莊的了。讓走在岸上木棧道的你,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停止喧嘩。

我還沒見過,有哪個地方的海,能像青島一樣,有如此豐富的情感,能夠如此地變幻!

另一道風景

不能不說的還有青島的人。

青島美女很多,而且大多皮膚細膩,身材高挑,著時尚的服裝,款款走在充滿異國情調的大街上,成就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更讓我難忘的,是青島的人情淳厚。站在公共汽車上,坐著的阿姨會扯扯你的衣服,告訴你旁邊有個空位;走在街上,也會有人叫你一聲,提醒你背包拉鏈開了。信步來到一個街心公園,暖陽裡、紅葉下,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悠閑地坐在長凳上看著報紙。

於是,我無可避免地被這座城市的親切與從容打動,而且無法明白,自己是因為愛上這座城市才愛上這裡的人,還是因為愛上這裡的人才愛上這座城市。

如何自由游走

玩青島,以三天為宜,除有些景點較遠須乘車外,建議步行:

第一天:游覽青島海岸景色,可由五四廣場出發,沿海堤向西,依次游音樂廣場、第二海水浴場、八大關(花石樓、公主樓、元帥樓、青島“釣魚台”)、第一海水浴場、魯迅公園、小青島、海軍博物館、棧橋、火車站。(也可以反著走,視居住旅店所在地而定。)

小貼士:棧橋往西幾百米的海邊,有一家面海的麥當勞!

第二天:上午登信號山,俯瞰青島,觀賞德國總督官邸、基督教堂、聖彌厄爾天主教堂、總督府等名建築。中午可到中山路美達爾燒烤店品嘗美味烤魷魚。下午到小魚山溜達,游康有為故居;若時間充裕,可再去一次八大關,純粹感受漫步其間的悠然。晚上到雲霄路美食街吃新鮮海鮮,喝青島生啤。

第三天:上午去道教聖地嶗山,游太清宮、上清宮。下午回來游石老人,觀燕島秋潮。

冬季提示:青島空氣清新,冬天早上可沿海堤慢跑或冬泳。如遇下雪,歐陸建築銀裝素裹,更有風味。

住宿:高檔賓館多在臨海的市南區,如五星級的海天、香格裡拉、麗晶等。觀潮聽濤,得天獨厚。

自助游預定酒店的最佳位置則是火車站棧橋附近和市政府附近,交通和來往各景點都方便。

轉自www.tripqd.com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