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美食篇

作者: 快樂小王子

導讀第一章 吃 在飛機上,剛和鄰座的GG搭上話,卻被死黨看穿意圖,給換了位置,只好和更鄰座的MM瞎聊,也是直奔主題,一點多余的話都沒有了。不過MM倒是提供了幾條吃的信息,當晚就讓我們撐得肚子圓圓的。幾天下來,印像中總在吃,甚至正在吃時已經在計劃下一頓吃什麼了,東北啊,物產豐富啊。 炭火樓:強烈推薦!最特別的是他家的火鍋,全銅制的,上面還有長長的煙 ...

第一章 吃

在飛機上,剛和鄰座的GG搭上話,卻被死黨看穿意圖,給換了位置,只好和更鄰座的MM瞎聊,也是直奔主題,一點多余的話都沒有了。不過MM倒是提供了幾條吃的信息,當晚就讓我們撐得肚子圓圓的。幾天下來,印像中總在吃,甚至正在吃時已經在計劃下一頓吃什麼了,東北啊,物產豐富啊。

炭火樓:強烈推薦!最特別的是他家的火鍋,全銅制的,上面還有長長的煙筒,湯水就是白水,最好吃的是手切羊肉,看上去厚厚的,卻一點都不老,也不會有膻味,我們幾個竟然吃了三斤,最後還加了一斤手工面條,就差點沒把鍋底也給喝掉了。

地點:安發橋下,從中央大街打的過去只要起步價就能到。那有幾家,只有一家“炭火樓”是當地人都去的。

費用:三斤羊肉、一份蘑菇、一份豆皮、一份小蔥拌豆腐、一份面條、一份豆腐、一份金針菇、一份黃花菜、一份大白菜、四人吃共花費銀子143元。

馬迭爾:去了才知道那的酸奶和冰糕有多出名,服務員似乎都知道你想要什麼,我才張口說了“酸…”就報了價格來,第二次再去想買雪糕時,口都沒張,又報了價格來,我就奇怪她知道我想要什麼,每位服務員大嬸都惜字如金,只用單詞或詞組,只見其食指東指西指,全不見臉上笑容,還好兩樣東西都還算好吃。一大早,東北人給了我們別樣的熱情。

地點:中央大街

花費:一份3元

華梅西餐廳:百年老店,進門還沒感覺,可到了二樓,全歐式的建築和裝飾,還有服務員的細聲細語,立刻感覺到了百年老店的不同,才知道西餐廳並不都是豪客來之類的,四人拿著菜單發了半天呆,最後還是在服務員建議下點了份四人套餐,假模假樣的開始了我們的西餐,唯一的男士還教我們如何不用手來吃面包,如何抿著嘴吃,可他自已最終晚節不保,直接拿起面包塗塗抹抹就往嘴裡塞了,哈哈,西餐還真不容易吃呢。

地點:中央大街

費用:四人套餐(有羅宋湯、大馬哈魚、面包、大蝦、羊排、酸黃瓜、牛腩、說不上名的糊狀物、醬料幾份、青菜沙拉、火腿片)299元。

東方餃子王:到處都是它的連鎖店,水餃確實好,皮特別好,很有彈性,餡也香,各種口味都有,我們點了酸菜的、韭菜的、白菜的、三鮮的,二兩起賣,它的湯就是煮餃子的湯水,喝著特別清,就是服務有點慢,等一盤餃子要大半天,心急的會等上火。

地點:索菲亞教堂邊上或中央大街上

費用:每兩5元,共吃了四盤計八兩,共40元

“老上號”砂鍋居:衝著它的名氣去的,進店也看到滿牆都寫著“湯”,吃了一天東北菜的我們心中暗暗竊喜,總算有個賣湯的地方了。上了菜才知道,東北人的湯根本不是我們概念中的湯,都是又濃又鹹,而且都是要就著面食吃,最後不死心,點了網友推薦的“羊肉酸菜砂鍋”,還是一樣。唉,只能說南北差異了。

地點:中央大街

費用:三種砂鍋、餅兩種、小菜兩個,總計60元

大豐收:是向酒店前台小姐打聽到的一處吃店,一行人馬在寒風中凍了大半小時才等到一部肯拉的的士,狂奔而去。一進店,果然食客滿堂,我們四人沒定位,只搶到了門邊一個小方桌坐下,點了大名鼎鼎的“殺豬菜”、“菜團子”(嘻嘻,就是我們的菜包子,皮用玉米粉包的)、“牙子魚”(我們的黃公魚)、“農家小炒”(木耳、胡蘿蔔、雞蛋、洋蔥、黃瓜、青<紅>椒、似乎還有筍片)、“豬手”,“青菜豆腐湯”、“大米飯、二米飯”。菜的份量都超大,口味也重,對南方的我們來說簡直都是用鹽腌出來的,都倒了一碗的茶水用來涮菜。吃著才慢慢明白,這家雖說都是東北當地人吃的菜,但名氣太大了,來的全是游客,還有人就站在門口等上個把小時等座位,老板還請了幾位演員表演搞氣氛,節目不錯,就是可憐了我們這一桌南方人,坐在音箱底下,圍著一小方桌,抱著一堆行李,流著一頭汗水,邊上還有幾十人站著看我們吃,這是一頓唯一有剩菜的晚飯。還是只能說南北差異啊。

地點:繼紅橋(距中央大街打的起步價能到)

費用:150元。

雪鄉周大姐家;小雞燉蘑菇,40元一份,強烈推薦;茄盒子,18元;蕨菜,16元;青菜,12元,不吃也罷。後來我們的強勞力還用小雞燉蘑菇給我們做了一頓面條,看得東北大嬸直搖頭。

地點:雪鄉

費用:按單計價,最後一頓面條自已動手,周大姐算成本價,60元。

此外,秋林公司的紅腸、大列巴在秋林公司內有售,只是商場內全掛著“紅腸”,搞不清到底該買哪家的,我們只買了“裡道斯”的,味道像煙熏的,有點鹹,“大列巴”據說要配著果醬吃才行,我們干吃很難受。



(炭火樓的火鍋)



(酸奶)



(馬哈魚)



(小雞燉蘑菇+面條)



(誰都知道的啦)


精選遊記: 哈爾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