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沃德 (Seward) 是離安克雷奇東南260公裡的一個海港小鎮和旅游聖地,它以1867年美國國務卿西沃德命名,以紀念他當年以每英畝兩美分的價格從沙皇俄國手中買下阿拉斯加的功績。有趣的是,當時美國人無法理解為什麼西沃德要去買這麼一大塊不毛之地,於是譏諷地將阿拉斯加稱為“西沃德的冰箱”,直到後來阿拉斯加發現大批黃金和石油,人們才發現這是一個天大的便宜,這是後話了。周六清晨從安克雷奇出發,沿西沃德公路向南,一出城就有一片窄窄的海灣撲面而來。那海灣名叫“Turnagain Arm”,大概是曲曲彎彎太多,讓人時時發出“怎麼又轉彎了!”的感嘆而得名的吧。公路沿海灣轉向東南,蜿蜒約30公裡,一直與海岸線平行,海灣的對岸是一座連一座的高大山峰,從山頂到山腳全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在這段公路上行車,右邊不遠處就是海水拍岸,一百多米外海灣對面是一片白藹藹的大雪山,一直蜿蜒延伸直到視線的盡頭,太陽從雪山的那邊升起來,在白雪上折射出萬道金光,簡直如同在畫裡一樣,難怪Turnagain Arm這段公路名列全美十大公路美景之列。
不知不覺開完了這段,公路已繞過海灣盡頭,進入了先前海灣對面的大雪山中,路上的積雪驟然多了起來,雖然路面仍然開闊,行車難度卻大增,要時時小心車輪因積雪而打滑,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才繞出了山區。一到平原地帶,就發現道路兩側是天然的雪撬運動場地,平整的雪地與公路平行延伸幾十公裡,一望無際,一輛輛摩托雪撬在雪原上飛馳,印跡清晰可見。冬天的阿拉斯加,原來也可以有這麼好的戶外運動!
過了三個小時,終於到了西沃德。我的目標是坐船游覽西沃德附近的基奈峽灣國家公園 (Kenai Fjords National Park),Fjords這個詞來自北歐語言 (具體哪國忘了),意思是被冰川侵蝕而成的,兩邊有高大山峰的狹窄海灣。公園周圍的水域裡有豐富的海洋生物,每年夏天吸引大批鯨魚回游,是北美州觀鯨的聖地。夏天冰川崩落海中,形成冰山,冰川崩塌時聲震如雷,也是公園一大景觀。另外,夏天人們可以在公園海面上玩獨木舟,駕一葉扁舟在冰山之間穿梭,不亦樂乎!
可惜三月時既無鯨魚,又無冰川崩塌,我只坐游船在峽灣公園海面游覽了兩小時,飽覽了峽灣景色,便打道回府,可心裡早已下了決心,天氣暖了再來。
轉眼到了五月底,我不僅自己再下西沃德,又從加州挑唆了一群朋友同行。這回Turnagain Arm兩邊的山上雪已化得差不多了,濱海公路的景致也大為遜色,我不禁慶幸三月份先去了一次西沃德。
游船上的游客比三月份多了不少,而且我們的運氣也好得不能再好了。船出西沃德港沒多久,船長就在駕駛台上大叫一聲:“左弦有鯨魚!”只見五六條虎鯨齊齊躍出水面,作了個鯉魚跳龍門的動作,又落回海裡,我急忙衝到左弦欄杆旁拍下鯨群的鏡頭,剛一抬頭,只見一只虎鯨正對著我躍出海面,印面撲了過來,又在離船弦不遠處落入水中。我只有懊悔反應不夠快,連像機快門都來不及按,再看周圍的游客,也一個個興奮之余後悔不已。
船繼續往前開,到了一處冰川前,船長說我們停20分鐘,冰川崩不崩就看大家運氣了。眾人對著那一座冰牆,無不企盼它快快崩裂,可那冰川就是靜靜地在那裡一動不動,20分鐘轉眼就到,船長已在起動發動機了,冰川頂端的一條裂縫突然開始向下擴大,開始是慢慢地,後來越來越快,傾刻間一大塊冰塊從冰川頂端加速滑落,轟然落入海中,升起一團水霧。這下像開啟了連鎖反應一般,其它冰塊接二連三地崩落,整整持續了十分鐘,而我們的歡呼聲,並不比冰川崩塌的聲音來得小。
我們離開冰川,繼續在峽灣公園海面上前進,一片海面上集結了一大群紅嘴鳥,以驚人的速度掠海低飛,又一片礁石上,大群海豹正在曬太陽,正當我們為眼前的景像吸引時,遠方海面上突然升起一股高高的水柱,抹香鯨!船長開足馬力趕往那片海域,抵近一看,一條抹香鯨正長著血盆大口從海中探出頭來,它嘴一閉,立時將一群小魚小蝦吞入肚中,頭隨即沒入水中,先是背,然後是尾巴露出水面,隨著尾巴有力地拍打水面,它也整個消失了,就像出現時一樣迅速。這條鯨魚剛消失,海面上又出現一股水柱,接著是第二股,第三股… 我們遇到鯨群了!游客們也紛紛幫船長搜索海面,“10點鐘方向,鯨魚!”,“1點鐘方向,又一條!”… 我突然覺得我像個捕鯨船長!那天自然是盡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