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金山經西雅圖到安克雷奇 (Anchorage) 要七個小時,飛臨安克雷奇上空時已是黃昏了,飛機在庫克灣上空轉了一個大彎,掠過灰暗的海水和凌亂的浮冰,平穩地降落在跑道上。一進候機樓,就看見迎面站立著一只棕熊和一只北極熊,當然是標本,不過倒是明確無誤地提醒來客:這裡是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是我這個項目的客戶所在地,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也是阿拉斯加唯一看上去像個城市的地方 (其它地方號稱城市,看上去卻像個鎮) 。安克雷奇也是阿拉斯加極少數幾個擁有完善辦公樓、酒店、連鎖超市的地方,因此成了阿拉斯加旅游團的集散地。後來待久了才發現,那裡的酒店淡旺季價格是我所見到差別最大的,我剛去的三月,天寒地凍,根本沒有游客,Marriott 一間標房只要100元,到了七月,滿街都是旅游團,房價漲到250元,仍然爆滿,有錢找不到房住是常有的事,其它如機票、租車,無不如此。也難怪,一年只有三個月旅游旺季,此時不剁,更待何時?
安克雷奇市內沒有什麼景點,唯一稱得上景點的是市郊的地震公園。1964年,一場 9.2 級地震 (!) 襲擊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一片臨海的土地幾乎陷入庫克灣中,原址於是辟為地震公園,留作紀念。另外市郊的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每天早上必起飛兩架 F-15 戰鬥機在城市上空捉對撕殺,也算一景。阿拉斯加正對前蘇聯遠東地區,埃爾門多夫是美國冷戰時期攔截蘇聯戰略轟炸機的一線基地,戰備水平至今仍非常高。
雖然本身沒有什麼景點,只是作為前往阿拉斯加各旅游點的樞紐,安克雷奇卻有一個名負其實的頭銜:世界航空的十字路口。它正好位於歐洲經北極到北美西海岸航線的中點,又是北美到亞洲最短航線的中點 (球面上兩點間最短距離為曲線,而北美到亞洲的這條曲線正劃過安克雷奇附近) ,因此大量國際航班在此降落加油。當年尼克松訪華和鄧小平訪美,也是停經安克雷奇。安克雷奇的航空運輸發達,還體現在私人飛機的數量上。阿拉斯加地廣人稀,很多人在山裡有湖邊度假打獵用的木屋,然而那些地方沒有道路,只能以水上飛機飛進去。安克雷奇機場外的私人飛機停機坪排滿了各式飛機,如同美國其它城市停車場上停滿的車輛一般,令人乍舌。
安克雷奇也是石油公司開采阿拉斯加原油的基地,機場裡大約一半的航空公司都是石油公司開的,什麼 BP Air, Amoco Air, Shell Air… 看看這些航班的目的地:Eagle, Dead Horse, 名字裡都透著荒涼,估計以前真有大批馬匹被凍死在那裡吧。
言歸正轉,我在安克雷奇安頓下來,一面每天去客戶公司做項目,一面計劃周末的行程。我決定,先去西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