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長城非好漢

作者: 生生世世信號彈

導讀從塞罕壩回北京的途中,經過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巴克什營鄉東南8公裡的古北口時,金山嶺長城宏偉的門樓聳立眼前,心情非常激動,雖然臨近黃昏還下著小雨,依然不能阻止此次圓夢之行——不到長城非好漢!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南部,與北京密雲縣接壤,東至望京樓,西至古北口(龍峪口),全長10.5公裡,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長城隨山勢 ...

從塞罕壩回北京的途中,經過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巴克什營鄉東南8公裡的古北口時,金山嶺長城宏偉的門樓聳立眼前,心情非常激動,雖然臨近黃昏還下著小雨,依然不能阻止此次圓夢之行——不到長城非好漢!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南部,與北京密雲縣接壤,東至望京樓,西至古北口(龍峪口),全長10.5公裡,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長城隨山勢而築,蜿蜒曲折,構造復雜,建築雄偉,是傳說中的“野長城”,因其視野寬闊,氣勢恢宏與箭扣長城等是眾多“背包一族”和“攝影愛好者”心目中的天堂。

下車後入住金山嶺長城門樓對面的塞外餐廳,這是一家農家餐廳,除了住宿和可口的農家菜外,老板朱立國(電話:0314—8830091)特別熱情,於晚餐時閑聊好第二天的行程並代租好交通工具,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被老板娘叫醒,還好天公作美下了一晚上的雨可能知道我的心情也停了,即刻起床洗漱起程,小面的直接把我們送到山腳下,背好行囊,清晨天氣有點涼,雖然山路的光線有些灰暗但我們還是一鼓作氣深一腳淺一腳一口氣登上了少年時就夢想了千百遍的長城!

昨夜的雨讓空氣變得很清晰,天空也漸漸亮起來了,很遠就看到一群“攝友”早在山坡高處支好了腳架擺著不同的姿勢忙著構圖、按快門,我們也趕緊順著攝友架好的鐵梯翻過長城城牆(城牆外的山坡上更能表現金山嶺長城的氣勢)支起腳架不停按動快門,晨光中的金山嶺長城障牆、城關、敵樓樣樣齊全,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座敵樓且絕不雷同,長城古樸雄偉的身姿蜿蜒曲折躺臥在不同深淺綠色的山巒上,它們因勢因需而建造,儼然一幅氣勢磅礡的潑墨畫,在燕山山脈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晨曦中更顯得那樣的挺拔與巍峨。當取景框跳出兩個身著短運動衣、黃發碧眼在長城跑步的外國人時,攝友們相機全對准了他們,並“Hi”、“Hello”打著招呼。兩老外卻用流利的中文同大家問好:“你們好!”攝友一陣大笑,有人嘀咕:“原來他們會中文。”老外十分謙虛:“我們不會說中文。”聽當地向導(攝友請來背攝影器材的)說:“登金山嶺長城的外國人比中國人還多,難怪有人說八達嶺長城是中國的,而金山嶺長城上國際的。

從金山嶺順著指示的方向走可以直接到司馬台長城,全程大約4.5小時。金山嶺至司馬台長城是北京地區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段,也是外國旅游者最喜歡攀登的一段長城。司馬台長城以險峻而著稱,一路上古城牆都是高上高下,景色最壯麗的是司馬台長城的望京樓、天梯、天橋,因久等而未露面的太陽及時間關系,我們只能遠遠地眺望他的險峻氣勢。望京樓和其次的仙女樓在蒼茫的大山絕壁之上巍峨屹立,雄偉而絕美,心裡有些許遺憾,留一些遺憾在心中或許他能讓我一輩子都會銘記……

下山途中對面敵樓有人高喊:“喂,你好嗎?!”我在這邊也大聲叫:“你是好漢嗎?”誰知對面回答:“我不是好漢,我是女的。”毛主席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其實登上了長城大家都是好漢!其興奮的心情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中國人外國人其實都一樣——如同長城垃圾桶上模仿毛主席手筆——不愛長城非好漢!回首遠望,在茫茫群山上金山嶺長城像一條飄帶飛向天際,為我們此行點綴上動人的一筆,長城,我愛你!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