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概況[區號] 0888
[郵編] 674100
[面積] 7648平方公裡
[人口] 33萬
[語言] 麗江的常用語分為兩種:漢語和納西語,但麗江人一致對外使用漢語。
[氣候] 年平均氣溫在12.6℃-19.8℃之間的麗江冬曖夏涼,最熱月的平均氣溫為18.1℃-25.7℃之間,最冷月份平均氣溫為4℃-11.7℃。從這組數字能夠看到,麗江一年中的變化不是很大,但麗江早晚的氣溫卻好像是跨越了春夏兩季。
[溫馨提示] 每年的7、8月份雨季來臨,這段時間最不宜到麗江旅游,因為容易遇上公路塌方,影響出行計劃。每年的4、5月份和9、10月份,不論是氣溫和植物生長的規律來說,都是游玩麗江的最佳時節。
●麗江印像
[納西老人] 一座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老人的活動,它的歷史感、歲月感和滄桑感,都是能觸摸到的。麗江就是這樣一座城市,但那些佝僂著身軀、堅持穿著納西生活裝、三五成群地坐在家門口曬著太陽閑聊的老人,在四方街越來越少了。
[解放帽] 那種墨水藍卡基布做成的解放帽曾經是納西女人的最愛,也幾乎成了她們的像征,如今年輕的納西女人們已經摒棄了前輩的審美。想要分辨本地人和外地人,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看他們的打扮,把條紋的方巾扎在頭上、穿一身條紋土布衣服到處招搖的,絕對是一個外地游客,因為他們太像一個當地人了。
[店鋪] 依四方街的格局,平常人家都是臨水而建的,如今這些人家已經成了一家家的店鋪、飯館、酒吧,而且店主人的口音也是南腔北調。這種店鋪的數量還在增加,所出售的工藝品之類的東西也越來越與麗江沒有多少關系,只不過是借了麗江的名,好讓花錢的人是後回憶起來還能說,這是在麗江買的。
●麗江快速攻略
游線1 麗江古城 → 犛牛坪(雲杉坪)→ 大索道 → 麗江古城(晚餐)→ 聽納西古樂
游線2 麗江古城 → 黑龍潭 → 雪嵩村(束河古鎮)→ 白沙壁畫
游線3 麗江古城 → 拉市海或長江第一灣(宿當地)
游線4 麗江古城 → 虎跳峽(徒步需3天)→ 中甸
●行在麗江
[進出] 飛機和長途汽車是進出麗江的交通方式,但長途汽車是麗江境內唯一的交通方式,也是從麗江到中甸的交通方式。
[飛機] 麗江機場距麗江縣城28公裡,有民航大巴往返於機場和縣城,票價為10元,如果乘坐出租車,約需70元左右。麗江是旅游城市,航班的班次和價格都會受季節、客流量等因素影響。
[市內交通] 麗江以古城四方街和新城區構成,而兩者之間有一種相依相伴的關系,可以說,麗江縣內的交通主要是到達各風景點的,公共汽車和出租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公共汽車都是中巴車,票價按公裡數收取,出租車多為夏利,在市區內行駛不打表,遠近都是6元,如果離開縣城範圍價格面議,旅游季節的淡旺是價格浮動的主要依據。
[帖士] 為補充這兩種交通工具的不足,在四方街口有私人營運的中巴車,價格比出租車要實惠。私人營運的中巴車可以到達麗江周邊的任何一個景點,侃價是必須的。
主要公共汽車線路:
3路:南環路 → 客運站 → 新大街
5路:新大街 →長水路 →拉市鄉
6路:新大街 →北郊小區 →白沙街
7路:新大街 →白沙壁畫 →玉峰寺 →甘海子 → 雲杉坪
●住在麗江
居住在古城旅人驛站,可以體驗到麗江古城民居,融中原文化、鄰族文化的精華而形成納西族的建築風格。“城依水存,水隨城至”,是古城建築的一大特色。流水入牆繞戶,穿街過巷,形成主街傍河,小巷臨水,跨水築樓,活靈活現地畫出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水城風韻。觀古城的歷史,可以觸摸到民族精神的脈動;察古城的格局,可感知民族的向心力和開發城池意識。而且客棧位於麗江古城中心,距雪山僅15分鐘車程,離麗江機場25公裡,客棧以專業的管理,特色完善的接待提供一系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