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都[下]

作者: 西山一片雲

導讀(四) 都江浪淘千年夢 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眾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兩千兩百年可以很長,漫漫風煙中,多少金戈鐵馬飛濺,多少風月紅塵滾滾;兩千兩百年也可以很短,不過是幾次鐵樹開花,不過是青山與綠水的幾度纏綿。都江堰一如既往地流淌在這裡,沒有春,沒有夏,岷江浪淘千年夢,走近都江堰就走進了夢幻裡。 離堆,因為繁體字的緣故有人一開始 ...

(四) 都江浪淘千年夢 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眾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兩千兩百年可以很長,漫漫風煙中,多少金戈鐵馬飛濺,多少風月紅塵滾滾;兩千兩百年也可以很短,不過是幾次鐵樹開花,不過是青山與綠水的幾度纏綿。都江堰一如既往地流淌在這裡,沒有春,沒有夏,岷江浪淘千年夢,走近都江堰就走進了夢幻裡。 離堆,因為繁體字的緣故有人一開始把這兩個字看成是:雄雞(汗一個!)。當年李冰為了疏通水道劈開玉壘山形成的一個孤島,一個因為有離字略顯悲傷的詞,不由自主想起遠離、離去,離歌。夾著某些傷感的意味,無限惆悵停下了長長的腳步。心中貯滿冷冷的冰雨。遠眺,重重山巒,江水嗚咽,江風襲人,默然獨立,江濤在心中跌宕起伏,卻覺得自己是離堆上一塊青石,一塊從過去到現在不曾離開,不曾改變的山岩。 早就知道飛沙堰是極著名的排沙瀉洪工程,保護著成都平原不受水災。卻是極其普通的一道淺堤,如果不是導游的提醒,一定被我忽略不計。內江略顯安靜,偎依著飛沙堰像乖巧的孩子,見慣了大壩高堤,心中暗暗折服,智慧是這樣深藏不露,拿來炫耀的往往是膚淺。 隔開內江外江的是一塊水中綠洲,如果踏上綠洲就來到了水中央。前前後後,或洶湧,或潺潺,或暗流湧動,或淺灘平緩。若然遇見陽光,一些光粼在水面跳躍著,瑩瑩點點,對岸的玉壘山滿山的翠綠,把這悠悠岷江浸在迷離的含蓄裡。

無論站在魚嘴工程面前,還是走在安瀾索橋上,總覺得這裡的時間很陳舊,並未離秦朝很遠,這山這水,如半闋舊詞,咿咿呀呀唱到今天,而且我們沒有更改的能力。都江堰是一顆樹,是文明進步史中的一顆樹,歷經許多朝代,依然茂盛如初。

離開成都已經有三天,記憶再一次緊逼。逼迫我敲下這些文字,都江堰你會靜靜地站立在字裡行間,溫柔的環視著我嗎。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簡明闡述:都江堰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部分組成;先由魚嘴將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河床較深,外江河道較寬。當洪水來時由於外江河道較寬,大部分的水經由外江排出,少部分流入內江,這樣既防止了洪災又可保證生活用水,形成四六分水的格局----內江四成、外江六成;而當枯水期時,由於內江的河床較深,因此進水量就比外江大,依然是四六分水,只是這次是外江四成、內江六成;這樣就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灌溉和生活用水。千年前的古人就有如此之大智,真是另人折服。隨後水流經過蜿蜒的飛沙堰,通過彎曲的河道時水流旋轉產生離心力將泥沙卷起,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千斤的巨石,從這裡拋入外江,確保內江通暢,確有鬼斧神工之妙。這也是所謂的“深淘灘,低作堰”。最後經過寶瓶口,離堆再次將水分流,控制進水量。如此循環往復,造福萬代。

(五)無關風景 在杜甫草堂眾多院落中,有一處小小的庭院,名字叫浣花祠,祠內供奉著一個女子,與杜甫毫無關系。導游也不會刻意帶游客進去參觀。這是杜甫草堂裡被忽略的一角。 祠內的雕塑雲鬢高聳,神情嚴肅自持,這就是浣花夫人,曾經被朝廷封為“冀國夫人”。據《新唐書》、《舊唐書》記載,當時鎮蜀的西川節度使崔寧納了一名姓任的妾。大歷三年(768年,距杜甫離開成都僅三年),崔寧奉召入朝,留下他的弟弟,崔寬守城。滬州刺史楊子琳乘機發動叛亂,率精兵數千攻入成都,占據了城池。崔寬力戰不敵,楊子琳一時氣焰囂張。值此形勢危急之際,沒有一點威望,沒有親歷過戰爭的任氏卻做出了一個驚世之舉,自己做主,拿出家財十萬,召募了勇士千人,任氏親自披掛上陣,指揮兵士,進攻楊子琳。巾幗英雄的壯舉極大地震懾了叛軍,最後以楊子琳的失敗而收尾,後人為了紀念她而設此祠堂。

或許是杜甫的名聲太大了,遮住了浣花夫人,或許她的偉大沒有被大家認識到。但是這些都無關風景,總有一天,浣花夫人,有歷史從提及她的時候,因為歷史終究會穿過風煙為人們所發掘,遮蔽只是一時的。07.11.11

(六)那些柔軟的時光穿梭於街頭,觀看成都的建築,是另外一種享受,那些海藍色玻璃幕牆或者馬賽克牆磚,給人一種柔和而安詳的感覺,使人不由得想到大海,想到大海的神秘和富有內涵。

走累了,就有裝修考究的茶樓橫在眼前,輕輕地移步走進去,內心因為走到了茶文化發源地的那種神聖又有了另外的感受。我喜歡成都的“蓋碗茶”,蓋碗茶由茶蓋、茶碗、茶船三部分組成,為成都茶館所獨創。其寓意為“天蓋之,茶蓋 ;地載之,茶船;人育之,茶碗。”它包容了蜀人樸素的人文思想。蓋碗茶、碗上加蓋,既可保溫,蒸發茶葉,加濃茶味,卸下茶蓋,又可散熱,使其溫涼適宜。茶水須趁熱而飲,方能沁脾、提神、清心。臨時以茶船托起茶碗,擎而斜扣或半扣茶碗,從茶碗與茶蓋縫隙間細吮茶水,不僅免使茶葉入口,又十分優雅愜意。喝著茶,內心的浮燥和功名利祿盡皆散去,內心一片寧靜,品茶其實是茶者自己和自己內心的對話,是一種自我的沉醉。在這樣的茶館喝茶,不僅是為了茶香,更多的是為了感受,感受藝術的陶冶,感受中國茶文化的內涵,也是感受中國文人的內斂和豐富。

散落在成都巷陌中的上千家酒吧,應該是年輕人喜愛的去處。成都的酒吧比較地道,它們大多依英式會所式樣建造,厚重而樸拙。吧內設有錯落有致的台位,裝飾的燈光依據吧內的環境而設置,或幽暗或明亮,無論哪種格局,都會被年輕的聲音擠滿。

行走在成都的街頭,味覺還得抵擋街頭各色誘人的川味招牌。麻辣的滋味淌在舌尖,緋紅了臉,燙熱了心,讓人恨不得把整個成都都裝在肚子裡。辣得意猶未盡,辣得流連忘返。而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那把一串青菜燙得又辣又香的川妹子,她們的熱情、勤勞、樸實,讓人領略著別樣的鄉情。還有街上絡繹不絕的美女自是抬頭便見,鶯鶯細語般的川音似繞梁的世外仙樂。

順著那古樸的青石板,走進巷子裡面,看著平仄低矮的房子,眼睛觸摸到古建築中特有的滴水翹檐,仿佛走進了優美的神話傳說。屋頂上小巧而雕刻著花紋的黑色小瓦當,在經年雨水的衝刷下,蓋上了一層薄薄的青苔,深綠而泛著暗黃,似在向懂它的人訴說著歷史的點滴。

成都,如一幅淡雅從容的水墨,每一點著墨每一處渲染都極具韻味,於淡雅處見精巧;又似精雕細琢的工筆,每一處線條每一個細節都典雅細膩;這些都成了我喜愛成都的理由。我終於還是沒能把童年的記憶拼湊完整,但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成都,一個充滿生氣的成都。那些遠年的記憶,那些柔軟的時光,我不會忘記……



(樂山大佛)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