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麗江

作者: lijiangxiaopang

導讀前日上網,一老友問起麗江為何如此之火,如此讓人流連忘返,不知如何回答,在麗江不知不覺已是第五個年頭了,似乎從未想過這個問題。麗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被老外評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又從國人這裡獲得了全國魅力城市的美譽,確實是風光無限,名噪一時。但我卻不盡以為然,論自然風光,麗江的山不如西藏,水不比四川,論人文歷史,八百年的 風霜雨雪 ...

前日上網,一老友問起麗江為何如此之火,如此讓人流連忘返,不知如何回答,在麗江不知不覺已是第五個年頭了,似乎從未想過這個問題。麗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被老外評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又從國人這裡獲得了全國魅力城市的美譽,確實是風光無限,名噪一時。但我卻不盡以為然,論自然風光,麗江的山不如西藏,水不比四川,論人文歷史,八百年的 風霜雨雪在浩瀚燦爛,悠遠流長的漢學文化中更是滄海一粟。但我仍然喜愛麗江。

在我們生長的城市,大家被壓在鋼筋水泥下,帶著各式面具,通過創造和建設實現自我的價值,生活像自行車的後輪,緊緊追著踏在前輪上的我們,幾乎松不過氣來,誰也不能閑著,起早摸黑,東奔西走,迎來送往,扶老攜幼,日子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有滋有味的過去,付出與收獲也在各自不同的價值觀中尋找著相對的平衡。可能正是有著這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差異,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覺得累了,厭煩了,就不由自主的想起麗江了,這時候覺得自己像是一面孤帆,一面疲憊的舉著,但已看見港口一面遠航的孤帆。

麗江正是這樣的港口,一個可以讓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可以安全停泊的港口,這是我在麗江很真切也很深刻的體會。在麗江,看到的聽到的很多,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遷客騷人,市井之徒比比皆是,你可以很輕便的找個話茬,找個熟悉的朋友或互不認識的路人聊上幾句,清風明月,遠山近水,過去將來,故事傳奇,對酒當歌,把盞憑欄,暮然回首,踏破鐵鞋,在花中成仙,在月下成鬼,沒有開始也沒有結論,沒有問題也沒有答案,說了就說了,聽了就聽了,對了就對了,錯了就錯了,記著就記著,忘了就忘了。你也可以一個人發發呆,任意想起一個深藏在心底的古人的名字,可以是苦吟沉郁,憂國憂民的文人墨客,也可以是仗劍江湖,快意恩仇的英雄兒女,試想著和他們偶遇在古城小巷深處的某個庭院裡,把酒臨風,一醉方休,當真是如夢如痴,亦真亦幻,就是在這個地方,其實遇見或不遇見都是無所謂的,甚至記起或不記起也是不在乎的,站在橋頭看看流水和兩岸柳樹的倒影,看看老街和街上的納西土著,還有老屋,古樹,日出,日落,清風,明月,還有不遠處的另一座橋頭,另一個橋頭看風景的誰,這時候的心情和風景真是相互交融,百感彙集,回顧往事,或心曠神怡,春風得意,喜氣洋洋;或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切又似乎都已淡了,忘了,而越來越重要的 ,是不經意間在交流與自悟中得到的認識,這認識仿佛棲落在心之枝頭的一只青鳥,一只逃脫了城市牢籠的束縛,時刻在心底鳴唱自由之歌的生命之鳥。

或許是小時候從唐詩宋賦上得來的情結,對於風月這個詞我很喜歡,遠和近,虛與實,動伴靜,和諧與優美,我覺得這個詞和麗江連在一起實在很好,風淡淡的在葉中吹著,月悠悠的在水裡映著,不用去理會別人想些什麼,也不擔心人家讀懂你的心事,輕輕松松,散散淡淡,平平常常,實實在在,從從容容,真真切切,甚至是後退一步也不要,就這樣在麗江的街頭走著,迎著溫暖的陽光,充分享受著天馬行空般的自由。

想了這許多,已經是平和了不少,平靜了不少。但我覺得對於憧憬著麗江的年輕的人們而言,還是節約點好,有一個重要的緣由,於生活而言,麗江是個安全的港口,但卻不是最終的彼岸,它帶給大家更多的是一種寄托和向往,輕易的想來就來,想留就留,未免太奢侈了。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