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西塘(下)

作者: conneysmile

導讀<以下文章最初發表於http://***/conysmile> 冬日的清晨是冷的,冷的有些刺骨. 天還沒亮,但是已經有家面店開始忙活起來了. 落地的玻璃移門讓人很容易就看到裡面忙碌的身影, 紅色的"天下第一面"的字貼在窗戶上,旁邊是燒開了的熱氣騰騰的一鍋水, 看著這樣的情景,初出門時的那份寒冷竟然一掃而光. 黃色的路燈斜斜的照在小鎮的主要通道上, 旁邊窄窄的小弄堂卻是黑黑的, 往裡走 ...

<以下文章最初發表於http://***/conysmile>

冬日的清晨是冷的,冷的有些刺骨. 天還沒亮,但是已經有家面店開始忙活起來了. 落地的玻璃移門讓人很容易就看到裡面忙碌的身影, 紅色的"天下第一面"的字貼在窗戶上,旁邊是燒開了的熱氣騰騰的一鍋水, 看著這樣的情景,初出門時的那份寒冷竟然一掃而光. 黃色的路燈斜斜的照在小鎮的主要通道上, 旁邊窄窄的小弄堂卻是黑黑的, 往裡走幾步就到河邊了. 順著河一溜都是客棧, 亮著燈籠的,說明已經有人入住了,沒亮的,那就是還有一兩間房的.

我沒有小鎮的地圖,而實際上小鎮也沒有大到需要地圖的程度, 一個小時就走了好幾圈了. 許是冬日的關系, 到7點多才漸漸的有人開店門賣東西,我趕緊吃了碗熱熱的酒釀園子和一個小粽子. 東西賣的出奇的貴,兩樣東西要了我8塊錢. 吃完出門邊上有賣臭豆腐的, 一問,5塊錢8塊臭豆腐. 我搖搖頭. 貴了.吃過點熱的東西之後身上開始熱和起來, 我繼續在這個不大的小鎮上轉圈, 一座座橋地過. 雖然這個鎮不大,橋是不少的,而且每座橋都不一樣,盡管大都是石頭做的,但還是各有千秋.

天放亮了,游客漸漸多了起來, 這時我注意到橋邊的烏篷船邊上綁著一艘小舢板, 上面站著六只鷺鶿.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種動物, 以前都是在紀錄片中看過. 近處觀察這些在睡覺的小家伙們, 嘴尖且長, 羽毛黑色油性, 眼睛周圍有白色的毛, 鴨子似的腳蹼抓著船邊. 應該只為觀賞吧, 聽說以前的確是靠它們來抓魚的, 現在一定是覺得它們效率太低了的關系,都用來給游客們拍照了.

雖說是個旅游點, 商業氣息並不如周莊那麼濃厚. 我饒著小鎮走著,在民宅的弄堂裡穿行著, 在小鎮南邊的一條小路上見到一位老婆婆, 坐在門口, 邊上有蒸的糕和油炸的臭豆腐. 老婆婆並不像那送子來鳳橋邊的那家臭豆腐店老板這樣叫賣, 看到我走過也只是微微一笑. 我來了興趣,上去攀談. 這才得知老人是這裡為數不多的本地人之一, 一直生活在這裡. 不是送子來鳳橋附近那裡好些都是外地的商人看中此地的商機來此地經營的外來客. 吃完了手上的東西, 問了價格准備付賬,老人回答,2塊錢. 這是我今早吃的最便宜的了,要知早些時候吃的那個是5塊錢8塊,這裡2塊錢6塊, 差不多只有那邊的一半價格左右. 問及原因, 才知道那些商人其實也不容易,他們有比本地人貴的多的租金要付, 電也是商業電的價格, 1.5一度電的樣子.於是謝過老人,付完錢,繼續游走.

走著走著, 注意到前面的路上有兩塊石板上刻著字, 走進仔細看了看. 在塘東街124號門口有兩塊石板, 跟其他鋪成路面的石板基本一樣, 東邊的那塊上刻著"俞世德堂界", 而邊上西邊的那塊上刻著"唯尊曾氏公墓". 我小心的饒過, 沒有踩上去.

此地住戶家中都有習慣養貓或狗, 我甚至看到一只在房梁上的貓, 坐著在洗臉.看到我看它, 喵的一聲溜走了.

多少年,這裡的人平靜的生活著. 在上海繁忙都市裡奮鬥的人們,在累的時候去那裡住上一陣,該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