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18日和LG開始了三亞幸福之旅,在三亞吃海鮮是我們此次旅行中的重頭戲,但遺憾失望的地方也在此。廢話少說,歸納為一句話:“你買的海鮮未必是你吃到的”此話怎講?
1/14日和LG及他的同事一起去第一市場買海鮮,然後到168加工,吃的甚歡,覺得比上海經濟實惠多了,逐約定次日再來。
1/15日重返168,席中隱約感覺有點不對勁,但當時並未及時反應。
1/17日饞了2天的我提出兩人回上海前再去吃一頓,沒想到這一去。。。去第一市場買了3.3斤的竹蟶,校過了公平秤,沒缺份量(手上拿了方便秤,小販基本沒缺份量),趕赴168後,才4:30,LG說讓我在裡面等,他去外面看看168賣的海鮮價格,同時出去的小妹把我們買的竹蟶交給了門外的婦人洗(後來才知道是老板娘,因為小妹把結帳收來的錢都交給她),我老公好奇在外面看她洗,沒想到看到了他們洗和送去燒的整個過程,她們把客人的竹蟶一起放入大盆,和其它的混在一起,一個個用水衝後,放入另個大盆,然後看單子上的份量,去掉幾兩秤一下,此竹蟶就是該客人的盤中物了,因為我們的竹蟶她就是這樣的,她沒看到我LG站在身後,當我們提出異議後,她居然說份量差不多的,現在你的這份是2.7兩,有6兩都是腸子,同志們,3.3兩的竹蟶,她最後帶水秤居然只有2.7兩,吃到我們肚子裡的能有多少啊!在我們和她理論中,她用三亞話非常大聲的說了很多很多,大概意思是她們這都這樣,我不知道其他的海鮮她們是怎麼洗的,我想去三亞吃海鮮大概什麼地方都一樣的,所以我替大家提個醒,能在你買的海鮮上做點記號的都盡量做。還有,我們買的瀨尿蝦當著小妹的面數共15個大的,最後我們吃到的是13個大的,2個小的。回上海後的一天,忽然想起,這當中一天感覺不對勁的事了,那時就感覺吃的份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