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大家說去周莊,來自北方的同事都是歡呼雀躍,而杭嘉地區的同事卻反應很冷淡,不管為什麼了,去了再說吧.....到周莊的那天是雨天,本來有兩個好友同行的,因為下雨就沒有來。在失望之余,感嘆他們讀書太少,不知道去水鄉最好的時間是雨天,這樣才有濕漉漉的感覺.....
的確,雨天看那周莊是不同風味。首先阿拉上海人少了許多(不是不喜歡上海人,而是清淨許多),到一個地方去玩,如果人太多,滋味減半;再者如果是同俗人去的話,那就再折半,好在我是一個人.....
煙雨中的周莊的確可以用風姿裊娜來形容,且不說那楊柳的風情萬種,光是那河上的點點薄霧,便足以讓人陶醉。不過這是在江南的小雨中去的,如果是大雨的話,那就如菜裡面加調料太多,趣味全無了......
周莊建於900年前的元朝,原來的名字叫貞豐裡,因為南潯人沈秀即沈完三搬遷到那而聞名。沈氏極善營生,生意做得很好,傳說中他有一個聚寶盆,後來因為多次犒賞三軍,朱洪武一怒之下,降罪而家敗,好在有位大臣說:“不詳之民,天將誅之,陛下何誅之?”而得以保全性命.....
進入周莊,便有很多所謂的導游前來,我自詡對歷史了解,便沒有理他們,買了地圖便開始了水鄉之旅。其實說真話,雖然莊子極大,且小路較多,但有了地圖自己去游覽是沒有問題的,由於我精彩的解說,以至於很多游客都跟著我游覽了,更不用說我們的同事了......
看看三毛去過的小店,走走陳逸飛出名的鑰匙橋,感受昨天沈廳的富貴,除了河水沒有想像的那麼清潔外,的確可謂一步一景。每個景點都有畫素描的人,出售周莊山水的風景小畫,還有些老上海香煙的招貼畫,感覺有點像是30年代的上海,本來因為這東西很少有,不過後來去上海才知道,這是很普通的,而周莊為什麼買老上海的東西也是讓人搞不懂,其實那些畫畫的大部分是外地人.
由於是自助游,所以吃的都要自己解決,我看看那豬蹄還不錯,便買了一只,這就是極有名的萬山豬蹄,據說光這一項帶動了江浙的養豬業,而且年銷300萬頭豬,而阿婆菜,不過是江南很常見的菜薹腌制的,據說也是銷量不錯,而女同事很多買的是青團子......
據說周莊為了建設,把蘇州的觀前街都拆了,周莊人在大發其財之余也把所有江南特色的東西搜刮一空,後來有人說其實周莊的景色江南到處都有,不過是全了些,加上搜刮一番,自然就獨特了,而一味的偽造,讓人覺得不是有點而是很昧俗了.......
回來才知道,為什麼江南的同事會覺得一般了,其實景色有如美女,有點清純之美的確迷人,如果是為了清純而故做狀態,便是俗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