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行記古城蘇州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城內水巷交錯,街道縱橫。晚唐詩人杜荀鶴有詩雲:“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附會著古人的風雅,我踏著雪試著去體味“人間天堂”蘇州的韻致。坐D字頭的快車到達蘇州,雪花飛舞,素裹銀裝。在來之前,友人曾跟我說過公交車不太好做。可是打出租車部分司機也會有拒載的現像。特別是去蘇州市區中心(古城區),可能性是因為怕堵車還有就是路途近的原故吧。果不其然,事實的確如此。好在事先我有准備,於是我找到了專門打的排隊的地方(實際上就是出口向前走就會看到)人很多,但時間不長,也有人在管理。等排到我的時候,司機打開窗子問我去什麼地方,我沒有說話,直接上車(要是說了,知到去市區肯定不會拉我了,上了車一般不太敢拒絕)關上車門,我說去市區。司機顯然有點不高興,臉拉的很長。自言了一句:“白排隊了”。我心想這下雪天開車也不容易,對司機說我到目的地後會另加他10塊錢,並對他說:“你也幫幫忙,大雪天的都不容易……”,車終於出發了,司機的臉也不怎麼拉了,自然大家的心情也都沒有像先前那樣的郁悶了。到達住地,放好行李,開始了今天的蘇州之行,火車站到蘇州園林拙政園或獅子林不會超過去15元的,拙政園,忠王府,蘇州博物館以及獅子林大概其是在一起的.一條不長不寬的園林路把她們串聯在了一起,因為定的住地就在獅子林對面的蘇州嘉禾商務賓館,條件尚可,甚是方便.雖然外面在下雪,但沒有給行程帶來不便,步行就可以了.反而因為下雪確增添了許多情趣。大雪飄飄悠悠,灑向大地。雪花晶瑩透亮,而且形態不一,似白蓮,似柳絮,似梨花,輕輕盈盈。雪越下越大,一朵朵,一簇簇,輕盈地飛下來,又無聲無息地落在衣服上,落在帽子上;沾在眼睛上,眉毛上,化了,又落上了;擦了,又沾上了。雪中的蘇州園林真的是美不勝收,園林路兩邊的法國梧桐和園林古樸典雅的建築真的是相得益彰引人入勝……其實到蘇州不光是游玩園林,蘇州的面也是不得不吃的.原以為只有北方人喜歡面食,沒有想到蘇州人也是特別喜好面.大街小巷面店有不少,有名氣的如黃天源,陸長興等等.但由於過多的加盟,聽老友說,現在想吃一碗道地的面已非易事,而關於面的說法也是方方面面的:蘇州面的湯是醬油紅湯,略帶甜味。味道上,不淡不濃,口感微甜,絕對恰到好處,不會搶了澆頭的風頭。澆頭其實就那麼幾樣,之後就是排列組合啦,雙澆面,三澆面,只要你想得到,就可以隨意組合。一般一碗雙澆面,已經是極至的美味了,蝦仁,只用河蝦仁,個頭可大可小,但是就算再小,鮮味不減,用豬油炒的,所以很香;爆鱔,將鱔絲炸到酥脆,再用醬油收汁,吃爆鱔面,還可以花個幾元錢,買一小碟細姜絲,放在面裡一起吃,別有風味,這是老饕的吃法;燜肉,非常奇特的做法,據說真的就是這麼燜熟的,基本屬白燒,肥肉基本都變成豬油塊狀了,入口即化,正確的吃法,是把肉捂在面裡,要在起略有回溫的時候吃,那樣既把肉捂熱了,又不會因為捂的時間過長,而讓肥肉融化在湯裡;爆魚,又叫熏魚,和上海這裡的做法差不多,不過口味會更甜一點。其他的,還有扁間肉絲,純肉絲,辣醬等等。我曾有幸吃過一次多澆面,因我一老友的媽媽是蘇州人,她老人家做的面因涉取了蝦仁,竹筍,雞絲,木耳,香菇等多種美味,嗅之宜人,食之則綿軟細嫩......觀前街是蘇州的步行街,從拙政園步行到此處也就十來多分鐘。在此可以點上一碗面,嘗過美食,可是去聽聽評彈,點茶聊天,優游自在。在漸入“皮包水”之佳境,此等逍遙令神仙也羨煞了。忽然讓我想起了一詩句,心然讓其變為了“腰纏十萬貫,騎鶴下蘇州”了。蘇州游以園林為主,城內城外古跡甚多,倘若有空閑,真的還想來蘇州,約上三二知已去尋幽訪古倒也有意思,當然如在古色古香的園林之中聽一曲清幽的《春江花月夜色》裊裊而來,再吃點花生米,五香牛肉,黃酒……真的是要讓人亦真亦幻了……胡夢沂2008/2/1 於蘇城

(雪之景)

(石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