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七夕正趕上周末,和系裡頭的另外兩對小夫妻組成了情侶六人團,前往嘉興烏鎮過一個傳統的中國情人節。
出發的路上還是比較順利的,火車票出奇地便宜,6個人還能打折。我們一行下榻於當地居民自辦的私人旅館,環境就其價格而言是相當不錯。就是在那兒的第一頓午飯吃得有點不值。味道一般,價格不低。竟然還找出一只蛋白質含量頗為豐富的蟲子來。不過,這樣的小事還不至於掃了大伙的興致。休息片刻後,我們就出發趕往西柵景區了。因為晚上的門票特別優惠,去的人還真不少,坐船的時候已經沒座位了。還好,只消幾分鐘的渡河時間,速度比黃浦江擺渡還快。下了船,就真正到了西柵景區了。 眼前的景像,和先前在腦海中勾勒的江南古鎮形像如出一轍。有水,有橋;有竹木結構建築,有石板鋪的路。我們拿起手中相機,卡嚓卡嚓拍個不停。不過,事先在購票處買的那張地圖似乎沒有派上多大用場,我們還是決定信步走走,只記得走了一座橋又一座橋,伴著黃昏桔色的夕陽余輝,小小的古鎮看上去蘊含著極其獨特的風味。我們抓拍到了幾處很出色的景像,其中有一張在橋上拍到的晚霞,是本人最為得意的作品,已經放到相冊中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品位。 隨著夜色漸進,我們也走累了,一開始的新鮮感逐漸被疲勞感代替。尤其是我的腳,由於穿著高跟涼鞋的關系 ,已經開始作痛了。原本想找個酒家坐下來吃晚飯休息,可不是菜色少,價格貴,就是已滿座。於是大伙決定到景區的西面碼頭,搭船打道回府,在旅館附近找個飯店打發。在趕往碼頭的路上,周圍已經彩燈齊放了。彩燈把那些白天看起來有些單調呆板的建築印襯得生動起來,把樓排中間的河道裝點得五彩斑斕,古鎮美麗的夜景讓我們暫時忘卻了旅途的勞累,又興致盎然地擺弄起手中相機來,且不斷抱怨現代科技產物無法如肉眼般真實記錄面前的良辰美景。 可憐我決策失誤,出門千不該萬不該穿了雙折磨死人的鞋。烏鎮的石板路縱使再有看頭,坑坑窪窪的地面卻加劇了原本就因長途跋涉而承受巨大壓力的雙腳的疼痛感。好不容易到達碼頭,得知錯過了最後一班船的我們失望至極。我實在疼痛難忍,索性赤腳行走,發現地面和受傷的腳底直接接觸更加不舒服。讓我感動的是,親愛的始終在一旁照顧我,心疼我赤腳走路,便背我趕路。他體態瘦小,背著個大活人走實在不是輕松事。伏在他背上的時候,不知怎麼搞的,鼻子很酸。同伴也幫忙提包,拿鞋。在這裡,我要謝謝你們~ 最後,我們每人花了5元坐觀光車回家,晚風習習,煞是涼快。後來,還有幸坐了回人力車,類似於黃包車的那種。我和親愛的挨在一起,用手機一路播放粱靜茹的絲路,感覺美妙非凡。 第一天的活動結束於旅館附近的一家小飯店,不知是我們餓了還是老板手藝真的不錯,這頓飯吃得特別香。回到旅館,洗完澡,倒頭便睡…… 第二天凌晨4點15分,鬧鐘准時響起,我感覺渾身乏力。但想到東柵的初升曦陽,便又精神抖擻地去趕個早場。早點也沒來得及吃,就匆匆出發,可惜好像還是來晚了一些,天已經大亮。某位穿旗袍的同志信誓旦旦地說應該3點就來。比起西柵,東柵的景色添了一分質樸,少了一點造作,感覺更加貼切生活。計劃好要走一走逢源雙橋,卻被巨大的柵欄攔住,頗為掃興。好在回程路上,在似水年華的拍攝地點過了把癮,對著那條著名的狹道一陣快門。還在隔壁的老婆婆家吃了頓還算豐盛的早餐。然後,又看到了茅盾故居以及他的林家鋪子。比較讓我興奮的是,在東柵能買到很多有意思的手工藝品,價格是上海的三分之一哦。親愛的幫我爸爸買了把絲質的扇子,我給他爸爸挑了壇當地著名的三白酒。希望兩位老人家能夠喜歡。 到了這裡,我們的烏鎮游也差不多結束了。由於回程火車訂得晚,我們還有時間在嘉興逗留了一會。在某Q的介紹下買了五香齋的粽子,回家吃了好幾個,味道真的很不錯。天有不測風雲,那場臨走前的大雨,淋得我們很不爽! 順便說一句,去年的8月19日,我和親愛的到杭州進行了我們的百日紀念二日游。時過一年,其間我們兩個有過爭吵,有過不快,但是最終還是能走到今天。此中緣由我們就心照不宣了。相信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依然像現在這樣幸福。

(彩霞,夕陽,古鎮)

(華燈初上)

(似水年華的拍攝點,清晨時分好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