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從福州到廈門,近四小時的車程.車內的電視中,古埃及的神魔們打得難舍難分,車外,是起伏連綿的小丘,低矮而茂密的樹木覆蓋著起伏的地勢,一團一團,一叢一叢,將它們裝扮成綠茸茸,胖嘟嘟的團子,像小精靈們的花園.點綴在其中的房屋.也是頗有特色的,兩邊的檐角高高翹起,頂上的屋梁卻從中彎下,黃色的琉璃瓦覆於其上,像萬萬千千個小廟,可是,這些小廟門前卻牽著繩子,晾著衣裳,站著蹲著為一家老小的生活操持的婦女們.一路都有明媚的陽光,到達廈門時,卻已是黃昏了.我喜歡在黃昏時到達一個新的目的地.那時的城市卸下了白日裡花姿招展,光鮮亮麗的裝扮,下班的人們匆匆的腳步,居民樓內漸升的燈火,一切,都顯得更為真實與富於人間煙火的美好.記得甫到杭州的那個黃昏,斜陽照在錢塘江上,平靜的江面似紅似紫,唯獨認不清江水原本的顏色.那麼多的漁舟——不是游船,不是客輪,卻是一人一槳的漁舟,隨意地停在江上,可惜我聽不到漁人的歌聲,否則,會是怎麼的一幅漁舟唱晚圖.如今,我又在這樣的時刻來到廈門,這座城市,會以一幅怎樣的畫面來標注我們的初遇?是施工中的福廈鐵路嗎?是屹立於海上的鋼鐵長臂嗎?是絢亮如白晝的海滄大橋嗎?是從松柏客運站到廈大醫院時窗外那一如其他城市一般平坦寬闊的道路,高大明亮的建築與斑斕奪目的夜景嗎?終於,公車把一切繁華都拋在了身後,道路驟然間變得狹窄且曲折迂回,建築低小而有著歲月的痕跡,小小的店面前幾顆明亮異常的燈泡照著顧客與店堂:鹵味店蛋糕店快餐店海味小吃店……這絕不是一個城市最為光鮮及自豪的名片,卻是藏於肌膚表皮之下最真實的心跳.在廈門醫院站下車,打電話給旅店老板,順著他的指引順利找到住處.寒暄登記介紹房內各種設施與窗外的勝景,出門下樓,指引我們去街角的小吃店用晚餐~籍貫東北的老爺爺老奶奶不像是一個老板,更像是同樣生於東北的爺爺的老朋友一般.街角的哈爾濱小吃店,卻供應著蓋澆與炒飯,一份滿是瘦肉的炒肉絲,無限量添加的香米飯,飯後的一碗紫菜湯,不過6元,不可思議的便宜.鼎沸的人氣或許是來自於附近的鷺大,身上的厚外套與毛衣與人家的短褲人字拖相比,有些尷尬地提示著我們的游客身份~幸而,晚餐的滋味,很好酒足飯飽,提一瓶飲料,幾袋零食上樓,讓我坐在陽台的躺椅上,面對海風與燈火理清心裡的思緒吧,來到這裡的第一個晚上,竟無端地生出許多的溫暖與感動來,也許,這,才是記錄於我心底的初遇.

(晚餐)

(夜色中的環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