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麗江
Loading ...
本文鏈接:http://www.yoyv.com/Blog/log/j1007_7826_/
--------------------------------------------------------------------------------
標簽/Tag: U<a href=http://www.ynlycct.com>雲南旅游</a>,<a href=http://www.ynlycct.com>昆明旅游</a>,<a href=http://www.ynlycct.com>旅游游記</a>,<a href=http://www.ynlycct.com>雲南旅游網</a>,<a href=http://www.ynlycct.com>麗江旅游</a>游記<a href=http://www.ynlycct.com>麗江旅游攻略<a href=http://www.ynlycct.com>麗江旅游線路</a>,<a href=http://www.ynlycct.com>雲南旅行社雲南麗江</a><a href=http://www.ynlycct.com>麗江旅游</a>景點
藍天高遠,白雲悠悠,麗日中天。
旅游車像一頭高原小鹿,向著麗江奔馳。
此次麗江之行,完全是一位朋友的鼓動。這位朋友探望我時,大侃特侃他麗江之行的感受。說昆明實在太美了,但麗江更美。去昆明一定
要去麗江,不去麗江等於沒去雲南。將是一大憾事。那別具風格的古城,那玉龍雪山的壯美,那獨特的民族風情,真是讓人陶醉。朋友的一番
誘導,更增加了我的衝動。我一定要親眼目睹一下神話般的麗江。
導游小姐身著少數民族服飾,楚楚動人,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她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為大家介紹著麗江的情況:“麗江,是納西族、漢族、
白族、彝族、苗族、僳僳族等十多個民族居住的地方。這裡有納西族創造的、人類至今存活著的圖畫像形文字為載體的東巴文化。有將道教法
事音樂、儒教音樂、甚至是唐、宋、元朝的辭、曲、牌音樂奇跡般地融彙在一起而形成的獨特的納西民間音樂……。”
我目不轉睛地望著車前,恨不得一步踏進麗江。
“麗江到了!”導游小姐高興地告訴大家。
我不由自主地叫了起來:“哇!”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向著車門湧去。
我衝下汽車,清新的風習習吹來,空氣涼爽宜人。蔚藍的天空明淨如洗,澄明的光線灑向高原。腳下的大草甸開滿了各色的無名野花,伴
著微風送來陣陣沁人心肺花草的芬芳。放眼望去,那潔白妖媚的玉龍雪山使我頓時驚呆了。她高聳入雲,氣勢磅礡。十三座雪峰組成的玉龍雪
山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宛若一條銀色的玉龍騰空飛舞,巍峨雄壯。玉龍雪山在陽光的照耀下,山巔泛出道道銀輝,像是一位披著潔白婚紗、
光彩照人的新娘,靚麗無比的絕代佳人!剎那間,我被這裡的情景強烈地吸引著,令人難以自持。
為了近覽玉龍雪山的風姿玉體,我們要乘纜車到離雪山不遠的雲杉坪.
導游小姐親切地講:“上山一定要穿棉大衣,這裡的天氣一時一變。別看現在晴空萬裡,說不准到山上就會下起雨來,而且山上的氣溫很低
、很冷!”
導游小姐的話使我半信半疑,這樣晴朗的天氣,到哪裡去尋雨呢?為了防止萬一,我還是租了一件羽絨大衣。
來到雲杉坪頂,宛若登上人間仙境。白雲層層,纏繞在群山峽谷之中。如輕紗飄渺,如波濤起伏,把整個原始森林遮蔽得若隱若現,瞬時
間千變萬化,令人目不暇接。往下看,腳下潺潺的白水河,銀光閃亮,白雪縹緲,托起樹林山巒,猶如航海於海上的一艘大船。向四周望去,
雲杉坪恰似一個巨大的碧玉盤子托起聖潔的玉龍雪山。登坪遠眺,可以仔細觀摩審視那雪山的冰肌玉骨,盡享其美妙絕倫。
一會兒,天氣說變就變,真應了導游小姐的話。
剛才還碧空萬裡,群峰如洗,銀光閃爍。頃刻,下起了瀝瀝細雨,那亮晶晶的雨絲,如金線銀紗,織出另一番景色,銀峰玉巔乍隱乍現,
嬌柔羞澀,隱藏在一片神秘飄渺中,有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態。使我沉醉在這朦朧的柔情蜜意中。
不一會兒,雨停了下來,天空又變的晴空如洗。玉龍雪山也隨著陰晴的不斷變化而顯示出千種風情,萬般姿態。
啊!玉龍雪山的秀麗,把游人的情感融在了一起。同是天下旅游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認識的不認識的,南腔的北調的,似乎都成了多年
之交的老熟人,親切地交談著自己的感受。為了留下著動人的時刻,把美好的瞬間美妙的感受變成永恆,把玉龍雪山帶到天南地北,長城內外
,游客們興致勃勃地穿著各式各樣的民族服裝在拍照,我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大好的機會拍照留念。你看,鏡頭中的他和她笑的是那樣的真,那
樣的美,那樣的甜,把從心中流露出來的情感留在了玉龍雪山。
當晚,我們住在了麗江。
第二天,我們直奔麗江城北面的黑龍潭。
黑龍潭泉湧如珠,清澈見底,故有“玉泉”之美稱。她是麗江古城河流的源頭,一切靈氣都是從這裡溢出來,滋潤著麗江大地,養育著麗
江兒女。潭中的漢白玉寶帶橋,橫臥在碧波綠水之上,將潭一分為二。池邊,垂揚如蓋,綠柳成絲,奇花爭艷,曲徑通幽,古剎寺廟藏於林中
,玉龍雪山的十三座冰峰,倒映湖中,樓閣相映,妙趣天成,好一座瑤池晶宮,仙山瓊閣。這充滿著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自然便成了歷代文
人墨客吟詩作畫的去處。不是嗎?泉邊的得月樓,就有大書法家、大詩人郭沫若留下的楹聯墨寶:“龍潭倒映十三峰,潛龍在天,飛龍在地;
玉水縱橫半裡許,黑玉為體,蒼玉為神。”名人名句,名書名畫,為麗江抹了一筆濃重的奇彩,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黑龍潭泉水,分中、東、西三路,汩汩地流入麗江城內,我情不自禁地舉步,沿水走入城區,那古城的原始豐韻清晰地展現在我眼前。
在麗江城頭,兩架水車悠悠地轉動著,那吱呀呀的絮語,仿佛在講述著麗江那古老、動人、神秘的完事往事……
那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築和居民住宅皆白牆黛瓦,木架輕廈,居民大多是三坊一照壁,也有四合院。四周小巷排列有序,獨具匠心。民宅單
獨成院,花香鳥語,環境幽雅,莊重古樸。路面鋪得全是五花彩石,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多種色彩,煞是好看。街道兩旁,茶肆飯摟毗鄰
節起,古玩店鋪、特產門市,更增添了麗江濃郁的古香古色。
更令人心動的是那街那水。
麗江古城,大街傍河,小巷臨渠。道路與水渠相伴,渠水與石徑相依。門前小橋流水,屋後溪流環繞。跨河建築,引水入院。垂柳飄拂,
滿城生綠。真乃“家家溪水繞戶轉,戶戶垂揚吐新翠。”啊,麗江!您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你既是一軸古香古色的山城水墨畫,也是一首
柔情蜜意的水鄉抒情詩。
不知不覺,我來到古城中央最有名的四方街。四方街,“形同官印,權鎮四方”。這裡是古城最繁華的小商品交易中心,一個呈方形的露
天集市廣場,游人如織,摩肩接踵。游人以購買紀念品和當地小商販討價還價,熱鬧非凡。我置身於街心,突然發現,原來整個古城是以此為
中心向外圍發散,形成了四周各種店鋪環繞。逐層輻射外延的格局。古城以三條河流為魂魄、四條街道為骨架,別具一格,人間少有。正如納
西人“先有四方街,而後有古城”之說。導游小姐介紹說:“古城約3.8平方公裡,始建於宋末元初,到明朝已初具規模。她曾經是西南絲綢之
路和滇藏茶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相傳麗江土司御賜姓‘木’,如鑄城則為‘困’,因此不建城垣。”啊,麗江!您是高原的江南,東
方的餓威尼斯,聯合國把您列為世界文化保護遺產,授之有因,當之無愧!
忽然,一陣悠揚的納西古樂從一間古味的樓閣裡飄了出來,我循著聲音走了進去。只見一隊老者懷抱古樂器,正在悠閑地彈奏著曲子。旁
邊坐的人對我說,這是在演奏納西古樂。納西古樂有“三古”,一是音樂古老,二是樂器古老,三是演奏者大多是老人。那娓娓動聽的樂曲似
高山流水,讓行雲遏止。我聽著聽著,仿佛走進了久遠,走進了曠古。依稀看見那婀娜的舞姿,飄動的長袖。我漸漸理解了古樂的深邃,有唐
宋古韻,似江南絲竹,近乎天籟,純樸自然,漸近漸遠,似有似無,娓娓婉娩,飄飄緲緲……余音繞梁,數日不絕於耳。此樂只應天上有,人間
哪能有幾回聞。老人們那種認真、那種投入、那種安然泰之的神態,讓我肅然起敬。從他們的神態裡,我仿佛讀懂了納西古樂,她不僅表現了
納西文化的古老和文明,而且更表現了納西族的博大與精深。
這時,我猛然想到,臨來時朋友對我說的一番話。真要了解古城讀懂古城,一定要靜下心來慢慢去品味。我不由自主地邁著輕盈的步伐走
進了一間小茶樓,茶主人的好客更讓我感受到這裡的人們純樸善良。我坐在茶樓外的椅子上,仔細地品嘗著濃茶的清淡香溢,欣賞著古城的古
樸風韻。美麗的麗江是那樣的迷人,那樣的讓人流連忘返。那潔白的雲朵,那湛藍的天空,那亮晶晶的細雨,那清澈的溪水,那繚繞的音樂,
那沁人肺腑的茶香,那冰肌玉潔的雪山,那少數民族的餓純真……
此時,天空又下起了細雨,我想剪條晶瑩的雨絲,串起這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個個神秘的傳說, 一座座透明的山峰,一條條清澈的小溪
,一支支美妙的樂曲……。麗江,我用什麼語言來形容您,贊美您?我實感詞彙之貧乏,語言之拙笨,想來想去還是用透明吧!因為,麗江一
切的一切都是那樣的透明,都像是玻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