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滅亡的春園海鮮廣場

作者: 李明瑜

導讀本次三亞游,我最想表揚的,是三亞的公共交通,最想批評的春園海鮮廣場。如果春園海鮮廣場不立即改變這種缺斤短兩、強買強賣的短視行為,必將被全國游客拋棄,自取滅亡。 大年初一(2008年2月7日),哥哥他們早上開車奔海口而去,踏上歸程。我們在房間裡休息到12點,退房後到大東海沙灘玩耍。 下午2點,我們乘坐202路(也叫2路)中巴,到達市區第一市場。在市場裡買 ...

本次三亞游,我最想表揚的,是三亞的公共交通,最想批評的春園海鮮廣場。如果春園海鮮廣場不立即改變這種缺斤短兩、強買強賣的短視行為,必將被全國游客拋棄,自取滅亡。

大年初一(2008年2月7日),哥哥他們早上開車奔海口而去,踏上歸程。我們在房間裡休息到12點,退房後到大東海沙灘玩耍。

下午2點,我們乘坐202路(也叫2路)中巴,到達市區第一市場。在市場裡買了海鮮,乘坐三輪摩托車來到全國聞名的三亞春園海鮮廣場。

這個地方名氣很大,凡自助游游客,只要提前做功課,無不知道此處。我拿著事前打印好的資料,尋找上面推薦的攤檔。最終落座於3排5號。

老板是夫妻倆,小姨子在海口黛安芬工作,假期來檔口幫忙。我們去的時候是下午3點多,人稀稀拉拉,好幾個網上推薦的檔口都沒有開張。

春園海鮮廣場的消費模式是這樣的:攤檔只收加工費,旁邊有海鮮貨攤,客人自己去買來,拿回到攤檔加工。食肆間,有賣甜品、水果、飲料、米飯的流動攤販,各自收費,買即付賬。

2006年3月,我帶天伊去三亞時,春園海鮮廣場的加工費每斤僅收2元,便宜的一塌糊塗。海鮮、青菜也都很有價格競爭力。世間道理大抵如此,凡價廉物美者必能吸引食客雲集,否則何以這間其貌不揚的廣場名揚全國?

但是,這次去,春園給我太壞的印像啦!

假期,加工費漲價至每斤8元。還好,我總算還能接受,畢竟,物價上漲、旺季因素嘛。但是,當小姨子帶我們去買海鮮時,走了三家檔口,無不窮凶極惡,接近明搶!真是讓人憤怒!

第一家檔口,是賣扇貝的。20元一斤。5個小扇貝就要我15元。我問公平秤在哪?賣扇貝的男人指了指旁邊的大稱。靠,那種稱,這5個扇貝放上去,我估計連它的誤差值都沒達到。在我呵斥下,這無良攤主才又加了兩個扇貝。當時,賣貨的人並不多,事實上,檔口也沒幾個,因此我是別無選擇的。

第二家,賣海膽的。這個海膽檔主一邊打電話,一邊用手示意拒絕我買他藏起來的大海膽,只願意賣別人挑剩下的,比雞蛋還小的海膽給我,而且還20元一個!我分明記得,06年的價格是2元一個呀!

我不買行不?我走!

第三家,賣青菜的。五指山野菜、四角豆28元一斤,茼蒿、木耳菜6元一斤,最便宜的是生菜,5元一斤!與明搶無異!價格高、分量不足不說,攤主態度還很不耐煩。但是,已經到此,且只有一家賣青菜的,她明搶,我也只好受著。

受著,雖然受著了,但話卻如鯁在喉,不得不說。

先不說別的,以青菜為例。茼蒿1斤6元、加工費8元,合計14元。這個價格,比普通大排檔一個青菜8元一例相比,毫無競爭力不說,且貴出很多。

做生意理應明碼實價、誠信經營。5星級酒店有5星級的價格,只要明碼實價,就沒人非議你。但這種街邊攤檔仗著積累下來的物廉價美的名聲,卻收了酒樓價格,它憑什麼?

小姨子告訴我,廣場管理者為了保護市場裡賣海鮮的,拒絕食客自帶海鮮前來加工。類似我們這樣自帶海鮮來的,如果是在晚上,早被保安盯上了。她建議我們,如果從外帶來,一定用超市袋子裝進來,偽裝一下。否則,市場會罰他們的款。小姨子說,這是為了保護賣貨者的利益。因為太多人從第一市場買海鮮過來加工了。

他們也不希望賣貨的這樣短斤缺兩,濫抬物價。

我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被三亞市政府有關管理人員關注到,並及時提醒相關人員,否則,這個廣場必定被食客拋棄。市場管理者可能連自己的飯碗都會保不住,還保人家的飯碗呢!可笑!它這麼短視下去,損害的不僅是自己,還會敗壞三亞的名聲。

我相信,跟我同等經歷的,一定大有人在。當春園海鮮廣場的欺客惡名遠播時,人們自動會選擇誠信經營的紅沙碼頭魚排,它可能貴,但不欺客。

談到三亞其他的旅游環境,我認為主流是好的。特別是公共交通系統,穿越主要街道、到達各處景點的公交車迅速、快捷。

我們晚上去機場時,坐的就是酒店門口的8路公交車,每人5元就到機場,天伊還沒買票。


精選遊記: 三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