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茨堡(Salzburg)——湖區<聖基爾根(St.Gilgen)—聖沃爾夫岡(St.Wolfgang)—哈斯塔特(Hallstatter)>——維也納一大早,陽光從窗簾的縫隙中鑽進來,照到床上,還迷糊著的杜花花興奮的一下子從床上翻起來,刷的一把拉開窗簾,真不敢相信,藍天白雲,果真雨過天晴了,趕緊搖醒小醜魚,分享這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周導說我們運氣實在是太好了,把天氣預報都推翻了。今天會在薩爾茨堡附近的湖區游山玩水,欣賞自然風光,如果還下著雨,那可就慘了。心情似乎也因為意想不到的好天氣變得格外好。出了薩爾茨堡城區,起伏的小山坡都被樹林、青草覆蓋,一個個小村落散布其中,家家戶戶的花園都打理得很好,房屋造得也各有特色。很快,福斯爾湖進入視線,湖邊的福斯爾宮是電影《茜茜公主》茜茜巴伐利亞娘家的拍攝地,現在是一個五星級的酒店,但經營狀況並不是很好。由於不便於停車,也不在行程計劃中,在這裡沒有停留。經過福斯爾湖區後,有一段上山的公路,山上霧氣特別大,百米之外就看不清了,跟剛才湖邊簡直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天氣。9點出頭,來到位於沃爾夫岡湖西岸的小鎮——聖基爾根,這裡是莫扎特母親的出生地,市政廳前有一尊小莫扎特拉小提琴的塑像,莫扎特他外婆家就在離市政廳不遠的湖邊。沃爾夫岡湖的湖水清澈見底,湖面上霧氣蒸騰,幾只野鴨在水面上快樂的享受著。小鎮的早晨顯得格外寧靜,我們也都不自覺地壓低聲音說話,生怕破壞了這份寧靜。房子的外牆顏色鮮艷,造型也都很別致。看來這裡是湖區主要的游覽地之一,鎮上的小樓大都底樓是商店或者咖啡廳,樓上是賓館以及房東自住,陸續有些商店已經在准備開門做生意了。要是能在小鎮住上一晚才好呢,小醜魚同學說留給以後的自由行吧,住上三天五天都行

。在聖基爾根逗留了1個小時,我們沿著沃爾夫岡湖南面的一條公路向東行駛,大約20分鐘就到了另一個湖邊小鎮聖沃爾夫岡。霧氣漸漸散開,湖面上波光粼粼,對岸的山腰被一層白雲環抱,真正的白雲繞山間。參觀了聖沃爾夫岡教堂,順著小巷走到碼頭,碼頭周圍是各式的小店,杜花花同學一眼看中一只色彩斑斕的小陶貓,2尺多高,想買又怕不方便帶,猶豫不決,最後在小醜魚的鼓勵下才出手拿下。接著又鑽進一家精致的“鹽鋪”,鹽可是薩爾茨堡地區的特產,Salz在德語裡就是鹽的意思,Salzburg本意就是“鹽堡”,因盛產鹽而得名。這家鹽鋪裡從食用鹽到浴鹽一應俱全,瓶瓶罐罐,包包袋袋也很精美,加上老板娘熱情的介紹,杜花花采購了一些,心滿意足的離開小鎮。午飯後,前去奧地利最古老的小鎮哈斯塔特。古鎮位於哈斯塔特湖畔,依山傍水,宛如仙境,從前與外界交通不便,這裡的人們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鎮上有很多依山而建的木屋,距今千年的建築完好保存至今。一定要登上教堂後的山坡,遠眺美麗的哈斯塔特湖和四周壯美的山巒,遠處山峰上的積雪還沒有融化。14:00,離開哈斯塔特,向維也納進發。兩地相距250多公裡,要差不多4個小時的車程,晚上還要在金色大廳聽音樂會,以至於途中經過巴得伊舍爾(Bad Ischl,就是茜茜釣魚偶遇弗蘭茨的地方)也沒有停留,不過大半天的美景大家都很滿足了。總之,今天一路上湖光山色,處處都是美景,就是坐在車上看也很享受了,奧地利的自然風光真的是很棒!18:00,抵達維也納。音樂會晚上8點一刻開始,時間還是挺緊張的,先到酒店入住,然後吃飯,7點半到達金色大廳門口。團裡的一些音樂愛好者是在國內就自己訂好票的,我們嘛,也就是附庸風雅,來到音樂之都、瞻仰一下傳說中的金色大廳,所以是通過周導幫忙訂票,兩個字——省心,這也是出發前旅行社明確提出可以自由選擇的自費項目之一,50歐/人,實際票面價值33歐/人,其余的全當是勞務費、小費和交通費啦。金色大廳從外觀看真是名不副實,看不到一點金色,甚至可以說挺樸素的。可到了裡面,抬頭一看,金碧輝煌的壁畫布滿天花板,就是由此得名的。金色大廳裡有兩個演出廳,每天晚上可以同時進行兩場演出,今天我們聽的就是維也納莫扎特樂團的演奏。演出8點一刻准時開始,曲目都是莫扎特的作品,其中也有幾個歌劇選段,歷史2小時,中場休息15分鐘,觀眾中有近一半是像我們這樣慕名而來的觀光客。走出金色大廳的那刻,試著感覺一下自己體內的音樂細胞是不是多了幾個?更多游記和照片請來我們家的博客吧http://cuckoodj2002.spaces.live.com,“旅游”or“人在旅途”板塊:)

(哈斯塔特_奧地利最美最古老的湖邊小鎮,是不是常在電影電視裡看到?)

(聖基爾根_小莫扎特像)

(聖沃爾夫岡,宛如仙境)

(維也納_金色大廳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