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散記

作者: yituxintai

導讀向往了n多年的廈門之行終於在08年春節到來之前成行,在此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備功課,而突如其來的降雪讓這次旅行變得撲朔迷離,出發當天下午上海又下起了鵝毛大雪,列車都開始檢票了,我和sunshine還在繞著數不清的“之”字形,再也等不及排隊,向警察叔叔報告情況後直接檢票進站。一路上都是大包小包回家過年的人,看到我們倆的打扮問我們去哪兒,“廈門!”“廈門 ...

向往了n多年的廈門之行終於在08年春節到來之前成行,在此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備功課,而突如其來的降雪讓這次旅行變得撲朔迷離,出發當天下午上海又下起了鵝毛大雪,列車都開始檢票了,我和sunshine還在繞著數不清的“之”字形,再也等不及排隊,向警察叔叔報告情況後直接檢票進站。一路上都是大包小包回家過年的人,看到我們倆的打扮問我們去哪兒,“廈門!”“廈門?去干嘛?”“玩兒!”我仿佛看到了鄙視的眼神,在這春運的檔口,多少人因為大雪回不了家滯留,我們還瞎湊熱鬧。上了車才知道這趟車的車票多難買,在這裡嚴重表揚一下sunshine同事的朋友為我們搞到兩張下鋪票,也幸虧一個多月前我們就下了決心非去不可。准點發車,一路上似乎並沒有因為下雪而影響車速,安心睡覺,等一覺醒來怎麼窗外依然白雪皚皚,打聽了一下還在上饒呢,此刻是清晨6點,sunshine說凌晨2點上饒就歡迎她了,已經晚了4個多小時了。列車開開停停,車廂裡充斥的小孩的哭叫聲,一個喜歡叫“壞蛋壞蛋”,還有一個喜歡嚷嚷“討厭討厭……”的小男孩倒也讓一路上熱鬧非凡。窗外的白雪漸漸開始變成冰疙瘩,再變成淅淅瀝瀝的雨水,在輾轉蜿蜒了1298公裡,無數次的臨時停車,歷經27小時後,終於抵廈。 夜晚的廈門濕漉漉的,火車站門口人潮聳動,好不容易搶到一輛出租駛往住地,路上堵得厲害,這也是我們在廈門唯一的一次叫車經歷。廈門之家輪渡店的房間與論壇上的還是有點差距,也許是今年冬天的廈門格外冷吧,熱水器工作的特別不賣力,晚上一床被子已顯得單薄,穿上襪子蓋上外套祈禱明天太陽公公露個小臉。一覺自然醒,25樓的景色還不錯,收拾一下出發啦!沿著思北路轉到中山路,沿街的都是類似上海金陵路上的過街樓,即便下雨也不會淋濕了。中山路上大名鼎鼎的黃則和裡,吃了面線糊和花生湯,這是48小時裡我們吃到的最滿意的東西了。走出來買了地圖稍微研究了一下決定步行至廈大,鷺江道上的風景還真不錯,2周以來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了太陽的溫度。先到南普陀,拜拜許個願,但願快顯靈!吃到了料巨多的福記燒仙草,很是滿足,如果是夏天的話我想會更好吃的。闖蕩廈大,其實不必,它就像個公園隨時隨地進去走走,湖邊坐坐,草地上躺躺就是享受。從白城校門走出來時,看到對街大片的沙灘興奮不已,此刻的心情就像sunshine的名字那樣燦爛,前面一路上的折騰都值了。沒啥游客,狂擺pose,太陽公公給了個大大的笑臉,sun,sand,sea都齊了。沿著沙灘走到胡裡山炮台,一旁的觀景餐廳吸引了我們,一問價格嚇一跳還是走吧,這裡的情調是要金錢來堆砌的。在接受了一番愛國主義的教育後,我們租了輛雙人自行車沿著環島路一路騎行,原本打算騎到會展中心折返的(來回18公裡),實在太累的,雙人騎並不是件輕松的事,車把有點歪,車子有點重,身體有點缺乏鍛煉還得上坡下坡,好在路邊的風景一直不錯,看到拍婚紗照的對著他們大叫恭喜,時不時還有和我們一樣騎得費勁游客,互相鼓勵一番,看到路旁有人招徠摘草莓,根據打聽好的價錢討價還價一番,鑽進一旁的農田開始邊摘邊吃還真有意思。玩完農家樂往回騎好像輕松了不少,順風了(估計來回騎行了10公裡)。在胡裡山找了輛公交車坐回輪渡,回住地的路上路過大同鴨粥店,忍不住進去點了一碗加鴨肉加海蠣的粥,比起單位裡8塊錢味精十足的午餐粥,5塊錢實在又便宜又美味啊!我忘了帶相機充電器,對我們這兩個愛臭美的家伙實在是太大的打擊,好在廈門是座城,好心人告訴我們有個叫電子城的地方,興衝衝的趕在那裡下班前買到了充電器,這下才放心。走啊走開始尋找小眼鏡,在這麼大的運動量過後好好吃一頓成了我們急切的渴望,就在快走不動的時候一轉身,小眼鏡就在身後的巷子裡。熟門熟路的點了醬油水魷魚,花蛤,竹蟶,土筍凍,地瓜葉,可惜沒有我最愛的海瓜子,但還是吃得挺撐的。吃飽喝足後血液開始到胃部重點工作,腦子渾渾噩噩呈發呆狀,回家坐車坐過了站又倒走回去,結果“咚”的一下撞在了路牌上,痛得我捂著腦袋說不出話,sunshine發現時,已升級至流血事件,嚇得她差點把我送醫院。在住地大堂裡好心的看門師傅給了邦迪,我嘴裡一直嘟嘟著:我都這麼矮了,怎麼廈門的路牌比我還矮呢?…… 好在我們的行程安排得很松,撞頭事件讓我徹底覺悟到:廈門拒絕發呆。第二天依然睡到自然醒,退了房寄了行李來到又一家老字號吳再添吃早飯,店裡都是本地的老吃客,要了蝦面(好吃的),沙茶面(一般般),芋包(還算有特色)。可能是要過年的關系,店外排起了長長的買年糕的隊,不受誘惑坐車去集美。由於要出廈門本島,車子開開停停等乘客,順便讓我充分估計了一下去機場的路上時間。到了集美學村,車站一旁就有三輪摩托在招徠生意,看了看地圖,覺得價格還算公道,前一天的消耗量也太大,就坐這車吧。時值學校放假,整個學村顯得有點冷清像個空城,好在一旁的小巷居民區依然忙碌的掛燈籠貼春聯,景點門口也貼上了鼠迎新年的各種標志。由於有人帶路,省了不少時間沒走冤枉路,該到的景點一個沒少。回SM廣場午餐,在類似大時代的小吃廣場吃了幾樣廈門小吃,忘了名字了兩個人總價不超過20元。sunshine還是買了防曬霜,沒想到廈門的太陽那麼厲害,經過昨天海灘上的暴曬,我的鼻子和娜雅張三瘋絕對有得一拼,都蛻皮了。下午的時間決定去白鷺洲公園,廈門的公交系統還是很完善的,去哪兒都有公交而且車費很便宜,但是交通秩序還有待改善,司機開車一個比一個猛,搶道加塞一個比一個厲害,我們在馬路中央上車,還算安全抵達目的地。公園的一半要開元宵燈會,各種彩燈爭奇鬥艷,另一半就顯得靜謐悠閑,零零星星只有幾個老人放著風箏,真是適合生活的好地方。聽火車上一個廈門女孩介紹禾祥路算是廈門比較有特色的路,在晃了一個小時後放棄,還是回輪渡去吃鴨粥實在。吃完鴨粥去往最令人期待的鼓浪嶼,下船後天空中又滴滴答答的下起了小雨,娜雅在夜色中綻放著昏黃的溫暖,老板的娘熱情地歡迎了我們,放完行李還是決定先轉一圈,龍頭路上還真是熱鬧,雨越下越大。還是回娜雅,那裡是唯一有熱空調的地方。洗完澡下來找到唯一一個空桌,張三瘋霸占著桌旁的空位,不管多少人來逗弄它,它自巋然不動。點了兩份點心,仔細體驗娜雅的角角落落,在這個小島上它是特別的,我喜歡她那種閑散的,隨性的調調,有點小資,有點奢靡。公共區域勝於客房環境,當然對於目前的性價比來說已屬不錯了。娜雅的另一位大牌芬達,拽的基本不用正眼瞧人,對於它們來說我們才是侵入者,房門一開它大搖大擺的進來嗅嗅這聞聞那,然後頭也不抬的搖著尾巴晃出去,我拿著相機瞄准了半天總算是搶拍了兩張像樣一點的照片。這一晚我們枕著濤聲聽著雨聲進入夢鄉。 清晨我們在雨滴聲中張開眼睛,天氣陰沉沉的,書上說如果你來到鼓浪嶼如果天空正好下點小雨,我要說你太幸運了,畢竟鼓浪嶼的雨不是時時刻刻都會為你而下。所以這時候,你需要的就是帶著一份心情,聽聽雨聲,走過微雨中的老別墅,品嘗霧氣中那條精密的巷道。先去龍頭路上找找好吃的,論壇上大為誇贊的魚丸店 其實很低調,感覺也就像個大排檔,沒什麼客人,魚丸如果沒有餡兒和胡椒應該更好吃吧。接下來還是決定買張聯票把那些精華部分都要去一下,當然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不必趕場子,皓月園裡我們濕了鞋子濕了襪子,鄭成功像在雨幕中顯得莊嚴肅穆,園子裡除了我倆連工作人員都不見了;沿著觀海路走過大德記浴場,這種天氣居然依然有人在游泳如果不是天氣不好,我們也會拖了襪子曬曬腳丫子吧。沿著邊上的小路上去後來到毓園,也就是林巧稚紀念館,展館布置親切生動,周圍環境亦是打理得很規整,沒有管理人員只有我倆的腳步聲和偶爾的低語。出來後發現旁邊的一條小徑通往有個尖尖頂的漂亮房子,毫不猶豫地往裡走,有個老太太告訴我們那裡是音樂學校,還是不能進去只能在外張望,而那個尖尖頂倒是成了我們後來判斷來沒來過的標志物。此時的地圖在手中基本已起不了什麼作用了,那數不勝數的小巷,七歪八拐道路,上上下下的小坡,很多時候讓我不知自己身處何處,到達菽莊花園時雨已經停了,檢票的告訴我們馬上要到自動鋼琴表演的時間了,來不及欣賞園子直奔表演廳,沒有其他游客,我和sunshine儼然成了貴賓,工作人員熱情詳細地介紹著那些古董級的寶貝,表演也是為我倆單獨舉行,聽完自動鋼琴看真人現場彈奏,在優美的樂曲聲中我們感嘆在這裡上班沒點浪漫的音樂細胞還真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呢。菽莊花園有著蘇州園林般的精巧,還有海邊別墅的浪漫,小小的卻藏著無數的精致和感嘆。出了展館天空開始放晴,太陽照在日光岩上還原出它的本來面目。吃完飯開始爬大石頭,說它是大石頭是因為爬上去真的沒什麼難度,而周圍摩崖石刻給他平添了不少文化氣息。鼓浪嶼的美不僅僅在與波濤鼓浪、綠樹成蔭,當你深入到小巷中時,你會不經意地撞見一幢幢飽經歷史風霜的老別墅,這裡見證了鼓浪嶼的歷史,甚至於近代史上一個不容忘卻的一頁。下午我們手揣著手繪地圖,地理概念好壞與否根本不起作用,那裡的小巷縱橫交錯,四面八方都叫同一個路名,讓人摸不著頭腦。真不知道那裡是如何制定路志的,指示牌也很少,我們走了很多冤枉路。靠雙腳走路你會發覺鼓浪嶼真的不小,整個島上一應俱全,有學校、有劇院、有醫院,它不僅僅只是個景區。而且那裡的民居、別墅大多依坡而建,走在道路上意味著需要不停地上下坡,不知不覺耗費了很多體力,但視覺上卻時不時地衝擊著藝術美。圍牆邊旁逸斜出的花花草草,開得很是囂張的炮仗花三角梅讓我有點迷失,有點審美疲勞。至於時間到底是不是用來浪費的,以及該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才算好好的活,這也許是到死才能想明白的問題吧。反正島居兩日,我是沒能想明白。在air的花時間裡我認真地朗讀了豬豬的二年級課文,不知在這裡讀書的豬豬是否承受著上海小孩一樣的壓力呢。 這一天我們就要啟程回滬了,心中依然割舍不下對小島的留戀,一大早還是出門再吃一回麻糍再領略一次那些幽靜但又承載著眾多故事的老建築,不經意間在一片灰暗的老房子中間發現了一抹鮮艷,忍不住推門詢問此地為何所在,主人熱情地接待原來是又一處的家庭旅館名曰:悠庭小築,尚未開業。於是一間間房一個個露台都留下了我們的痕跡,回來查尋後發現其實我們拍的PP比主人拍得更是好看呢。與sunshine相約下次來一定住這。與志趣相投的友人信步閑庭,走走、停停、看看,就是最好的游覽方式。山路上行走,可以看路邊的奇異花草,經過坳谷就停下來聽聽風看看海;遇見開著門的老別墅,不妨悄悄進去探看一番;若是門扉緊掩,亦不妨佇立牆外,固然未必能聽到“牆裡佳人笑”,但或許能聽到斷續的鋼琴聲。看看那些生了野草鍍了夕陽卻風骨依舊的門樓,看看那些朱顏退卻的紅磚牆與綠璃瓦,看看那些曾經雕欄畫棟如今卻因年久失修頹垣斷壁枯藤繞牆的房子,看看外表固然殘破不堪,內部更早已面目全非的歷史建築,對於一個過客已是人生中一場不一樣的美好了。出的島來上了海濱大廈24樓的必勝客,又當了一回第一,嘴裡嚼著熟悉的滋味。與鼓浪嶼隔江相望,仿佛那裡就是我遺落的一個夢境。開往機場的27路上只有兩名乘客,我們似乎有花兩塊錢打的的感覺了。街上不再熙熙攘攘,候機樓也失去了往日的熱鬧,倒是春秋的航班異常准點卻讓我好像有點失望了。期待著不久後再一次的邂逅。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