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風雨中的石頭大迷宮。 在皇家浴池旁邊的飯館裡吃完午飯已經接近下午兩點,本來很好的天突然下起了磅礡大雨。雨的聲勢之大使這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旱季中的柬埔寨。一看雨停無望,還是勇敢地坐上車,開赴大圈中的其他寺廟。 先在雨中遙看了下北門,整個布局與南門,勝利門一樣,旁邊的雕塑已被盜搶、破壞待盡,城門上的四頭佛像在大雨中更顯孤獨與蕭瑟。 接著便來到聖劍寺。雨由暴雨轉為大雨,繼續暗無天日,綿綿不絕地下著。出於雨的肆虐和保護照相機考慮,沒有帶我的D40下車,光帶了SONY的小卡片機。事實證明這實在不是個明智的舉動。 這座由偉大的者耶拔摩七世建造的寺廟外表看來並不特別,當你真正走進它的內部,即刻會拋開一切雜念——旅程的疲憊,糟糕的天氣,低落的心情,驚嘆於它無處不在又相對低調的精美雕塑,驚嘆於它錯綜復雜四通八達像迷宮似的拱形長廊,驚嘆於它宏偉的氣勢和長滿青苔隨處可見掉落的雕花岩石。聖劍寺真的很大,越深入越感覺是層層疊疊的回廊,主通道兩邊一間接著一間的房子,外牆都是眼花繚亂的浮雕。只覺得眼睛來不及看,腳步不停前移但總沒有盡頭。好不容易走到中央聖殿,高高的穹頂,寬敞的房間,盡管有些房梁已經塌落,還是看得出當初建好時雄偉的氣勢。聖殿旁邊又是兩條看不到盡頭的長廊,沿著其中一邊向前探索,難得這長廊基本沒有游客,只有我和另一個拿著相機的金發女孩,靜靜的,只有經過水溏濺起水花的聲音和快門按動的聲音,感覺非常好。正因為靜,所以不光是眼睛在看,還用“心”在看,想像當初那位偉大的君王在國力鼎盛之時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能工巧匠才建成如此龐大而精致的一個建築群,而今由於近千年自然的侵襲以及連年戰亂國力漸微而疏於維護,滿目都是塌落的石塊,長滿青苔的斷壁殘垣,與建築本身的恢弘形成如此鮮明的對比,不禁讓人感嘆。長廊盡頭是一個巨大的門洞,門外守護著兩個高大的石像,可惜的是有些頭部已被盜走,但執劍威武的樣子依然氣勢逼人。原來長廊的兩邊就是聖劍寺的南門和北門,依然非常的靜,只有參天古樹的樹葉沙沙的聲音和小鳥啁喳的伴鳴。 SONY T1實在能力有限,在雨天的光線下拍攝的聖劍寺回來看到有一半是糊的,另一半也效果不佳。但不能用相機記錄,只能有心記錄的那種聖劍寺獨有的美,卻一直會深深地印在記憶中。 聖劍寺意猶未盡地看了兩個半小時多,雨倒是不下了,天色也暗的比平時快。只能與天光賽跑,走馬觀花的看了七頭蛇相互纏繞的龍蟠水池,東門被一棵巨大的古樹完全壓塌的塔遜寺,最後到達比粒寺時,天色已經快黑了,但還是對眼前突現的三座紅色的巨大尖塔吃了一驚。手腳並用爬上依然陡而高的寺頂,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看著落日方向的雲霞變幻著顏色,也別有一番意味,這就是陰天看日落的另類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