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女之手塑成的紅色宮殿 小何真是全能選手,不光能開TUTU,還能開汽車。於是我們鳥槍換炮,起了個小早開向20公裡外的女王宮。先前便通過書籍和攻略看到了許多對女王宮的評論,心中對它的期待甚至超過了吳哥寺,也暗暗擔心期望太高與事實會產生落差。不過所有的想像和評論都比不上你看到女王宮時的感受,再高的期望女王宮也能超越。 一路上聽著小何說著柬埔寨宗教的流傳和女王宮的由來:傳說中“女王宮”的名稱有兩種說法,一是國王為了供奉某個女神而建成的宮殿;二是某個大官為了供奉濕婆保佑家中女人建成的宮殿。第二種說法比較能被人接受,因為女王宮相比較吳哥其他雄偉的寺廟和宮殿來看,從體積上就小了一圈——不管是宮殿的高度,門的高度,台階的高度,都比不上國王建成的寺廟,可能是由於等級分明的制度下,大官不允許超越國王的高度。但這也使得女王宮處處顯得比較景致,特別是那些另人屏氣凝神,目不暇接的精美雕塑,神,魔,人,獸,植物,水波,石門,窗欞…真是難以想像是怎樣的巧手才能在如此堅硬的紅砂岩上雕刻出這樣精細的圖案,也許真有APSARA仙女下凡? 小小的宮殿,每個人都不必匆忙,事實上也不能匆忙。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雕塑,懂不懂得建築,每個人來到一處女王宮的建築前都挪不開腳步,微張著嘴抬著頭充滿驚奇地看,小聲地交談,手中有相機的不停的按下快門,一面牆就能看好久,舍不得離開。好不容易走到不遠處的另一處建築,又是看不完的精細雕塑,流暢圓潤的線條,豐富細膩的表情,栩栩如生的動作,呼之欲出的人物;紅的底色,綠的青苔,黑的塵垢,加上光線不斷的變化,自然的魔筆又在人間的藝術瑰寶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真是“此宮只應天上有”。那些畫面會深深地印在記憶中,在回來後很久還是會常常跳躍出來,一遍一遍… 在小巧可愛的紅色宮殿裡逗留了兩個半小時,還是不舍得離去,直到我們東亞友好鄰國的中老年旅游團一撥撥進來,大聲喧嘩,排列組合排集體照,才心有不舍的離開,心裡還暗暗禱告他們可不要打擾了可能住在這裡的小仙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