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16個神秘的笑臉。 從吳哥寺出來,太陽已經比較烈了。在護城河邊上看到有幾對當地結婚的夫婦在拍照,穿著傳統高棉色彩非常艷麗明快的衣服,一臉幸福的神采。背景是宏偉的吳哥寺,真是沒有比那更好的幸福婚姻見證了。 在路邊買了兩個清甜的椰子解渴,繼續趕往另一個神奇的寺廟——巴戎寺。初到巴戎,天色陰沉,抬眼望去滿是筍狀一座座尖塔,滿滿地矗立著,感覺判斷有些混亂,眼前的景觀不太像是一個寺廟,更像是一座龐大的天神所造的雕塑群,他們的奇特和氣勢的高昂讓你不得不從心理和姿態上都要仰視這些不可思議的笑臉。 沿著狹窄陡峭的石階往上攀爬,石隙間抬眼便看見一高一低兩張相對的臉,旁邊的石壁上滿是各種形態的淺浮雕,只覺得眼睛不夠用,思維也不夠用。到了最高一層,那些神秘的笑臉一下子那麼接近,有些就在你身邊,伸手就能觸到,厚實的嘴唇,上揚的嘴角,你甚至能感覺到他們眼神中的笑意,密密匝匝,前赴後擁,216個笑臉從四面八方包圍著你,無論你望向那邊,總能有一張或幾張低頭注視你的臉……至今還無人知曉巴戎為何而建,這麼多神秘的笑臉又有何寓意,但,光是帶給後人的這些震撼和思考,就讓人不得不欽佩長的跟這些菩薩的面容十分相似的者耶跋摩七世國王的非凡想像力。 走出巴戎,又參觀了通王城的其他景點。像半圓型古堡一樣的巴芳寺正在整修,所有通道都不能進入,只能沿著巴芳寺外圍看了一圈,天空中淅淅歷歷下著小雨,原本黑黢黢的石牆顯得更加幽深。朔著石階往左行進,又在賴王平台,戰像平台和空中宮殿走了一圈,由於沒有請導游,所以看的有點迷糊,只覺得最後一個平台下面有一圈類似迷宮的通道,從平台上面可以看到狹窄的通道,原來下面有一個入口可以進出,設計的比較巧妙,只是不明白有何作用。從賴王平台下來,天空中又下起了小雨,慌忙找雨衣中偶爾抬起頭看到平台下面的石壁上滿是清晰的淺浮雕,滿眼的APSARA,各種神態的神或魔,繁復的衣飾和飄帶,不由得停下腳步,呆呆地站著,任由雨點有節奏的打在身上… 由於大圈路上的一座橋在修,根據TUTU司機小何的建議,先去通王城旁的兩座神廟。從通王城的“勝利門”出來,看到兩旁攪動乳海的神和魔的雕塑被偷盜和破壞的十分厲害,基本沒有幾個頭像還在身體上的,跟先前通王城入口的南門前面的雕塑保存的完好形成鮮明的對比。小何向我們解釋說,通王城有五座城門,東門是給死者出殯用的,南門是老百姓進出的,西門是打敗仗的士兵走的,北門是僧人出入的,而勝利門則是國王和打勝仗的士兵走的。這五座門的設計和布局完全一樣,城門是高大的拱形,上面是分離的四面佛像,城門前兩邊分別是神隊和魔隊手持巨莽攪動乳海以求得長生不老藥的雕塑。只是南門前的雕塑是保存的最好的,其他幾座門等到想起要保護的時候已經被破壞的很厲害了。真是很為這些栩栩如生的頭像支離破碎的命運感到很可惜。 到了兩座神廟,雨漸漸小了,但接近黃昏,天色也暗沉下來。周薩神廟是中國人周達觀到柬埔寨時接受當時的國王者耶跋摩七世接見的廟宇,故名“CHAO SAY”,前幾年由中國建築隊援助整修。整個廟宇的修復工程可以想見是艱苦和龐大的,也看得出中國建築隊的努力,但是有些小小的缺陷,就是修復的痕跡清晰可見,像一塊塊水泥補丁(不知為何用水泥而不用當地特有的紅土岩),似乎難以體現“修舊如舊”的初衷。與之相對的托瑪儂神廟與周薩的布局完全一樣,是由另一個國家的建築隊援修的,似乎還比較能體現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