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廈門行十一

作者: 晚來

導讀一字記之曰:吃 新的一天,提著行李走出房間時,已然早上九點了.老爺爺正坐在門廳裡看報紙.交鑰匙,退訂金,末了,還被老爺爺”嘲笑”一句:沒見過出來旅游還睡懶覺的.真是很不好意思呢,像現在,我們就准備放棄去集美的計劃,到中山路去吃吃了.所有的城市都有這麼一條商業步行街,然而,中山路有著兩個與眾不同的”唯一”:唯一一條全是騎樓建築的步行街,以及,唯一一條直通向大海 ...

一字記之曰:吃 新的一天,提著行李走出房間時,已然早上九點了.老爺爺正坐在門廳裡看報紙.交鑰匙,退訂金,末了,還被老爺爺”嘲笑”一句:沒見過出來旅游還睡懶覺的.真是很不好意思呢,像現在,我們就准備放棄去集美的計劃,到中山路去吃吃了.所有的城市都有這麼一條商業步行街,然而,中山路有著兩個與眾不同的”唯一”:唯一一條全是騎樓建築的步行街,以及,唯一一條直通向大海的步行街.剛看到這個名頭的時候,我完全沒法想像,要如何,才能讓一條步行街通向大海呢,難道,它會一直延伸到海中去嗎?在海底建起林立的商鋪,出售沉船,珊瑚與夜明珠.來來往往的顧客,由人類變為穿梭的游魚,鯊群,海馬……等到到達才知曉,原來,是一直通向海邊的另一條路啊,哎,我又想多了.昨天下午曾經過中山路,人山人海的陣勢讓人望而卻步,今天一早,街上卻幾乎沒有人.到底,是繁華後的冷清,還是繁華前的預備呢?唯一頗有人氣的地方,是中山路的黃則合.花生湯這是黃則合最盛名在外的產品,小小的一個碗好像KFC的芙蓉蛋花湯一樣,可惜,好像太甜了.油條這本不是福建的特產,但作為早餐的佐物好像風行全省:鴨肉粥配油條,花生湯配油條~~與四川的油條相比,略鹹一點,配甜甜的花生湯倒是剛好.後來看到KFC推出新的早餐”安心油條”,這到底是全國產品呢?還是閩南特色?沙茶面與面線糊說實話呢,不太吃得慣這個湯汁的味道.輔料可以任選,按料計費,雜志上推薦的油豆腐還不錯.別的,就浪費了.海蠣煎因為不吃蔥的關系,所以沒有點,不過好像受到很多人的好評.後來到集美,偶然逛入民間,別的地方都會豎”禁止亂倒垃圾”的提示牌,但在集美,處處的牌子都寫的是”禁止亂倒海蠣殼”,可見食海蠣之風甚矣.說到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在這裡,不放蔥通常都會被說為”不蔥”,算是古漢語的遺跡吧.黃則合之外伏苓糕這是莆田特產.若非坐商,便是放在擔子裡挑著賣.吃之前,以為伏苓是中藥材,做出的糕點會是苦苦的吧.可是當白白嫩嫩的一塊被切下來放入口中時,才發現竟在些甜絲絲的,像做得很好的饅頭.魚丸魚丸應是哪裡都有,在成都,是被一串串地豎著煮在鍋裡.但在廈門,品種多很多,不同的品類被分隔在一個一個的小格子裡加熱.售賣時,拿一個裝奶茶一樣的杯子,將選中的丸子放進去,再盛點湯,一支竹簽叉進去便好.吃完肉,還可以喝湯,因著沿海地區人們對魚的喜愛,才有了這種不一樣的賣法吧,那湯,也是清清的,不像成都的一般一看就有辣椒的加盟.另外,有一種烤的貢丸也很不錯哦.燒肉棕找這個棕子,真的很艱辛.早就看到網友說廈門的門牌號錯綜復雜,不知其所.親身經歷,深有同感.反反復復走了好幾次之後,一個環衛阿姨才告訴我們說,一邊是單號,一邊是雙號,照這個規律一直走便沒問題(但是,這個規律在鼓浪嶼似乎又不起作用了)裡面有栗子,干貝,三層肉,蝦仁~~的棕子擁有一個大塊頭.如若要加辣的話,店員會在裡面加一勺沙茶醬.(沙茶醬=辣椒?)聽到一個媽媽跟點了兩樣東西的女兒說:點一個棕子就好了,要注意節制飲食~~還指著我們說,你看人家還不是只點了一個棕子.汗~~~~阿姨啊,我們是都不認識別的東西才會只點一樣的~況且,那個姐姐明明比我纖細那麼多.(未完待續)



(空曠的街道)



(花生湯)



(面線糊)



(沙茶面)



(燒肉棕)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