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生活了二十多年,這還是第一次出海南,心情興奮得不行,整個晚上都激動得睡不好。說起出島的原因還真覺得好笑,當時男朋友(現在的老公)現年30歲(比我大八歲),老家在湖北鄂州,我的老爸老媽非常之不放心,覺得這個年齡段的男人非常之危險,說不准家裡已有妻室,為了讓爸媽放心,我和老公踏上了回鄂州的旅途,雖然老公當時的想法是讓我見見未來的婆婆,可我還有爸媽偷偷交代的“任務”,只是不敢讓老公知道,否則他會跳起來的。99年5月1日,我們開始從海口老機場坐飛機出發,中途在深圳機場轉機。這也是我第一次坐飛機,覺得自己還真有點土,有很多東西都不懂,以為每個人都有一個降落傘,特別是到了深圳機場,快下飛機時,不知道該如何解掉身上的安全扣,又不好意思和老公說,多丟面子呀!把我急出了一身的汗。真是“劉姥姥坐飛機”喲!在深圳機場轉機真准備開往武漢機場時,結果出了一件意外,一個從海口坐飛機到武漢的乘客,突然在深圳機場失蹤了,但他的行李還在。這一下,整個機場的氣憤緊張起來,我們被趕下飛機,整個機場的工作人員對飛機進行了徹底的檢查,怕機上藏有炸彈之類的東西。結果整整延長了1個小時的時間,很多客人都在埋怨,但我卻覺得挺開心的,因為有機會目睹了深圳的帥哥們,機場的工作人員個個1米80的大個頭,講一口流利的粵語和普通話,還戴著個墨鏡,酷呆了!帥暈了!真像美國的基努。裡維斯,就是那個演《生死時速》的主角。唉,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在飛往武漢的路途中,在老公告訴我飛機上沒有降落傘之後,我開始擔心起來,說不准剛才失蹤的家伙還真在飛機上裝了炸彈呢!在高空中,我們還碰上了氣流,飛機稍有顫抖,我的3個小時的飛機之旅都是在非常緊張和可能發生空難的想入非非中度過的。直到如今,我還是認為坐飛機不是很安全的。
武漢給我的印像:燥
在深圳上空時,空姐兒告訴我們,氣溫為34度,到了武漢上空時,氣溫是10度。
下了飛機,冷得我說不出話來,才真正感到南北的區別。
在武漢只停留了一天,時間不長,印像不是很深刻,唯一的感覺是:燥。首先是武漢的空氣給我這種感覺,天氣干冷,在加上污染,呼吸起來鼻子非常的不舒服,干燥得很,有一種“刺”的感覺。武漢真的很大,每當說起武漢,老公總是非常自豪:“比你們海口大3、4倍啦!”,雖然大,但因為人多,也覺得很擁擠,不論是在街道上、汽車站看到的都是人,心感覺挺“燥”。武漢還有一種電動三輪車,叫“麻木”,大部分都是下崗的人在做這一行。在坐著“麻木”去車站的路中,師傅和我們聊生活的不容易,他說:“武漢人不怕苦,就怕沒活干。吃得苦的人苦半輩子,吃不得苦的人,苦一輩子喲!”多淳樸的老百姓呀!在武漢印像最深刻的是吃“辣鴨”,整個鴨子放在辣椒水裡煮,又干又辣,簡直是辣到骨頭裡,吃得真過癮。一直以為只要四川人最能吃辣,沒想到武漢人也不賴,不出來走走,還真不知道。那天晚上我是把舌頭伸出來睡覺的。干啥?辣唄!!
鄂州給我的印像:樸
鄂州離武漢有1個多小時的路程,到了那感覺像到了一個遠離城市的喧囂的古城,
曾經是吳國都城的鄂州,從被磨平了的石板路、在長江小島上的古廟,讓人仿佛回到遙遠的歲月。在鄂州市,你極少能看到穿著時髦的女孩,淳樸是鄂州的韻味,就像一杯散發著清香的茶,不能急著喝,得慢慢的品,才能品出它的味道來。
老公的家在鄂州市的郊區農村,坐公共汽車就可以到達。家裡是不高的山坡,大部分都是平原,家家戶戶都有成片成片的豌豆、蠶豆和毛豆。那裡的人們的生活和豆是分不開的,在每一餐飯中,你都能聞到豆的香,豆的嫩。煮面要放蠶豆,煮干飯,在飯快熟時,放進幾粒豆,頓時滿鍋的香,還有一樣菜,就是雪裡紅炒蠶豆,非常的好吃。到了晚上,我和侄女將毛豆連著杆放進炕火裡燒,,待到豆殼稍黃時,把殼剝開了吃,香得讒人,著急起來不顧不上燙,還把嘴燙了個泡。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的《社戲》,他小時候也愛燒毛豆吃。我覺得好像又回到了老公的童年,這是他美好的,也是我美好的回憶。
晚上,婆婆和我一起睡,可是很晚了,婆婆還在客廳坐著,原來婆婆那天有些咳嗽,怕把我吵得睡不著,所以先等我睡著了她才睡。那一刻,我的眼睛紅了。在離開鄂州時,我覺得我真得舍不得這座城市,仿佛已曾相識。
合肥給我的印像:實
合肥並不大,但吃的確實非常的實在。剛到合肥,就看到街上有很多從農村來的大爺在賣草莓,又大又鮮的草莓誘人得很,一問價格,4毛錢一斤,海口一盒10個小如拇指還酸不溜秋的還賣10塊錢呢!平時都舍不得買。現在簡直把我樂壞了,買了10斤,痛痛快快地吃個夠,最後吃上了洗手間,唉,真的吃傷了!在合肥還有一種小龍蝦,在小河裡、小溪裡都是,很多店專做這種生意,10元20只龍蝦,把龍蝦在油中稍炸後,放入辣椒水中煮,鮮嫩的蝦肉再加上香辣的辣椒漿,吃得我是滿頭大汗,不亦樂乎!當然我也沒有逃脫第二次吃上洗手間的“命運”。
真是:生命誠可貴,肚子價更高,若為美食故,兩者皆可拋!在合肥吃飯也是很便宜的,和一位朋友三個人吃了烏雞煲湯、安徽的雞蛋蒸小黃魚、兩個炒素菜、一個葷菜才50元,真合算。在合肥打的也挺便宜,只要在3公裡內都是5元,但是因為街道比較小,而人多,道路不暢通,往往有長時間堵車的情況。在合肥還可以看到一個景觀:街上盡是有關於酒的廣告,也難怪有很多酒都產於安徽,聽說安徽的大部分糧食都拿來釀酒了。
合肥,我永遠忘不了的草莓和龍蝦。
杭州給我的印像:秀
如果要問我對杭州的印像,我得用杭州的小吃綠豆糕來形容。吃過綠豆糕吧?放在嘴裡綿綿的、酥酥的、一放進嘴中即化。喜歡聽杭州人說話的聲音,那糯糯兒的吳儂軟語如同綠豆糕,酥得很,聽得人的骨頭都酥了,總覺得講儂語的女人嫵媚之極。杭州的女子,嫵媚卻不媚惑,柔卻含水靈清秀。她們時髦,但不前衛、囂張,打扮即合適有能體現出人的韻味,杭州女子穿衣服是用了心的,有味道的。在杭州街頭,每一個走過的女子,都是不同的萬種風采。唯一遺憾的是,5月份的杭州正是雨季,整個西湖一片煙雨迷蒙,讓我想起了瓊瑤的言情小說。
廣州給我的印像:悶
廣州是最後的一站,到了廣州身上帶的將近1萬元的路費已經差不多花完了,所以在廣州就不敢到處玩。剛到廣州正是下午,天氣悶而又濕熱,讓人感覺好像處在蒸籠中。都說廣州是個“吃”的世界,廣州人會吃、敢吃一點不假。說起廣州人敢吃,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個笑話:說是有個廣東人到美洲去旅游,在國家動物園觀賞企鵝,旁邊的人都說:這些企鵝真可愛呀!好漂亮呀!惟獨廣東人說了一句話:哇!好肥的企鵝!燉湯肯定好好吃!在老公的帶路下,我們來到一家小餐館,點了幾樣菜:清蒸魚、蝦漿炒通心菜杆, 感覺味道真的非常不錯。廣州也有讓我覺得不愉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排他性。第二天,為了節省錢,我們到了一家飯店吃炒河粉,服務小姐一聽點的是便宜的河粉,便一改剛才的熱情,並嘟囔了一句:就吃這個呀?結果足足40分鐘,我們才吃上。因為住的單位在廣州辦事處,所以得自己買洗頭用的洗發液,因為身上沒有零錢,只能拿50元買兩包,店主是兩個年輕的女孩,看我拿著50元買兩小包的東西,一臉的不耐煩,盡用粵語不知道在說什麼,我又聽不懂,方知道當年跟著錄音機學唱譚詠麟的粵語歌一點都不管用。就是最後一句我聽明白了:“傻佬”。
第三天,下午買好3點的長途車票,結果到了晚上7點才開,而且司機還覺得是理所當然的,這是我的地盤,我說怎麼樣就怎麼樣。有時候我不喜歡廣州這一點,總把外地人的當傻瓜。我的同事的兒子,在讀大學回海南時,就曾經有被當“豬仔”賣的經歷,孩子問是去海安的車嗎?司機滿口說是,實際上是去湛江某個鎮的,在三更半夜時,就把孩子趕下了車,當時當地一片漆黑,一戶人家都沒有,他就是在恐懼害怕中度過了一夜。我們所坐的車,本來司機說是空調車,結果卻不開空調,在加上天氣的悶熱,以及臥鋪車內有些人的腳丫釋放出來的味道,簡直讓人要發瘋了。我最後忍無可忍,朝司機喊叫:你再不開空調,我要跳車了。終於開了空調。人在旅途,讓我學會了一點:有時候,人必須要有豁出去的勇氣。
回家了
從海安,我們坐上了開往海口新港的船,快到時,遠遠的看見了國貿區的高高聳立的商業大廈,讓人仿佛產生了錯覺,好像到了繁華的香港。身旁很多從內地來海口打工的年輕人,一陣的興奮,竊竊私語,我想他們肯定會為自己將踏上這座城市而激動。盡管眼前的繁華僅是這個城市的一小部分,也許僅是一種錯覺,也有可能在這裡生存不是那麼的容易,將會有很多的人生波折。但對於他們來說,生活將為他們掀開新的一面,他們期待著新的希望。
我終於回到家了,家永遠是那麼的熟悉與親切。
第一次出島的經歷讓我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和不同的生活,也許文筆並不優美,但確是我真實的感受,我深深的愛上了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