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東瀛Day1,2:出發,京都之一(游記+日本酒店點評)

作者: WXCTravel

導讀原本我是在准備去北歐游玩的,正當我不亦樂乎地盤算著北歐的旅游路線時,LG說他得回中國公干,不過中間倒是有一個多星期的空檔可以和我一起去旅游。他說希望游玩的地點不會太遠,這樣他不用花很多時間在路上飛來飛去。我想來想去,就決定把北歐先放一放,改去日本吧。 自助游是比較辛苦的,因為事先要做很多功課。合理安排每天的行程需要找到大量的信息做指導 ...

原本我是在准備去北歐游玩的,正當我不亦樂乎地盤算著北歐的旅游路線時,LG說他得回中國公干,不過中間倒是有一個多星期的空檔可以和我一起去旅游。他說希望游玩的地點不會太遠,這樣他不用花很多時間在路上飛來飛去。我想來想去,就決定把北歐先放一放,改去日本吧。

自助游是比較辛苦的,因為事先要做很多功課。合理安排每天的行程需要找到大量的信息做指導。不過我還是喜歡自助游,大概主要是為了享受好好玩了之後的那份成就感,當然也是為了行程上的自由。我又是上網,又是買書,又是問人,從頭開始學習有關日本旅游的知識,從文化歷史到景點歷史,民俗,氣候等等。對了還得辦簽證,幸虧我們住在華府地區,甭管需要哪國的簽證都還算方便的。總之,在一人花了二十幾美元,害我千辛萬苦地開車跑了兩趟DC的日本使館之後,日本的短期旅游簽證拿到了。

我買了“The Lonely Planet“出的《JAPAN》。讀了書並且咨詢過網上和身邊的先行者們之後,我決定要去京都(Kyoto),奈良(Nara),廣島(Hiroshima),日光(Nikko)和東京(Tokyo)。我比較喜歡歷史,喜歡看古跡,所以旅游的路線基本就要覆蓋這些地點。當然箱根(Hakone)的溫泉和作為日本的像征的富士山(Mt. Fuji)也不容錯過,八天的行程就按這個計劃定了。

第一天:到達東京,搭乘新干線到京都,夜宿京都第二天:在京都游玩

第三天:早起去奈良,下午去廣島,晚上回京都

第四天:在京都游玩

第五天:早上去二條城,下午離開京都去箱根,夜宿箱根

第六天:早起去富士山,晚上回箱根

第七天:離開箱根去日光,當晚到東京,夜宿東京新宿

第八天:在東京游玩,夜宿機場附近的酒店,以備早上起來趕飛機回中國。

我的行程是很簡單的,從DC到東京,停八天,然後從東京飛北京,再從北京回美國。但我找了一圈機票,發現網上的價錢還是不如旅行社的好,我最後還是從旅行社買的票,一共$1080。因為是六月底出發,已是旺季,我覺得這個價錢還不錯了。LG的行程就復雜了,他要先去Singapore開會,再到日本去玩,然後再回中國公干,再回美國。一般來講走這樣復雜的路線,機票還是跟旅行社定會比較可能找到可以接受的價錢。

為了節約vacation時間,我到出發的前一天都還在上班。那天下班回到家,忙著收拾行囊,清冰箱,倒垃圾,還有一晚在日本的旅館要定。第二天因為是一早的飛機,我一夜都沒睡,LG那時已去Singapore了。 早晨我請一朋友給送到了機場,一身疲憊的我倒是一上飛機就開始睡,除了吃飯,我基本上沒浪費飛機上的時間,都一路睡過去了。

因為我和LG是從不同的地方飛過去,我一直都很擔心我們會在機場找不到對方,fall back plan 想了一個又一個。日本的手機系統是自己的一套,和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采用的標准都不同,所以我們雖然帶了美國的手機,那也沒什麼用,而我們在日本又是一個人都不認識。帶著我的擔心,我過了東京成田機場的海關,一出custom的大門就看見LG在欄杆外面朝我揮手。他的飛機比我的早到半個小時,他從北翼到達港跑到我要到達的南翼來等我。看到LG的笑臉,我忽然覺得我前面的擔心都是多余的了,原來一切都那麼順利。

接下來就是在機場的ATM上取錢。日本還是一個用現金的國家,根據我事先做的功課,在ATM上取錢是最經濟和方便的方法來兌換出日幣。取好錢,我們下到機場大廳最下一層的JR站辦理JR卡。這是專門提供給到日本觀光旅游的外國人的一種優惠卡,只能在日本以外的所指定的日本旅行社購買,在機場就是把購票的收據換成乘車證。有了這個卡就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無次數限制地搭乘JR所屬的交通工具, 包括除Nozomi以外的新干線。我們買的是七天日本全境的。對了, 如果你們誰下次也這麼做, 記得一定要在機場的JR辦理室盡量把你有的關於JR的問題都問一遍,因為事實證明基本上只有這裡的職員可以講能聽得懂的英文,這可不是我刻意貶低日本人的英文水平。

我們搭乘機場快線出了成田機場,那時天還是亮的。火車掠過的窗外的風景多是些綠綠的農田和一些小房子,倒是依稀像我印像中的中國江南的農村景致,看著看著我又忍不住打起磕睡來。大概坐了有一個小時吧,火車到了東京的品川站,我們在這裡下車轉乘去京都的新干線。日本新干線的高速和舒適的確名不虛傳,大約是三個小時的光景,我們在晚上10點鐘到達了京都。我們定的第一晚的旅館New Miyako Hotel就在車站邊上,從車站出來過了馬路就是了。到旅館登記了房間,放下行李,我們立刻出去找了一家還沒關門的快餐店墊肚子。吃飽飯回到房間,我們已經很乏了。趕了一天的路,沒有力氣好好試試第一次看到的傳說中的帶衝洗功能的便器,我們都立刻上床倒頭進入了黑甜夢鄉。

因為時差,一早就醒了。好好躺平了睡了一夜,精神也好起來了。我開始好好打量一下這日本的酒店房間。我們第一晚住的酒店叫New Miyako Hotel。



(Hotel)

我記得曾經在哪兒讀到過,說日本的酒店房間之小,躺在床上可以用腳關門。就我的經驗,只有後來在東京市內住的酒店的房間很小,不過也不到那個地步。其他地方的酒店都還不錯,不會讓人有很局促的感覺。我們在日本一共換了六個酒店,應該算有點發言權了吧。

出了酒店,我們鑽進路邊一家小飯館解決了早飯。因為還不清楚東南西北,也就只好隨便吃些了。點的好像是udon,味道似乎和美國這邊的日本館子裡的也相差不大。吃飽睡足的我們就開始了一天的行程。

京都(Kyoto)在歷史上曾有一千多年的時間是日本的國都,一直到明治維新的時候國都被遷到東京。京都現在保存有1600座佛院,400座日本自產的神道教的寺院,幾十所博物館,兩座皇家園林,一座宮殿和一座城堡。這還得感謝二戰結束時,美國沒有選擇把京都給炸平了。京都坐落在一個三面環山的盆地裡,從山上看下來,整個城市掩映在郁郁蔥蔥的樹木叢中。京都雖然承載著千年的歷史,代表著傳統的日本,它也同時是一個有現代氣息的大都市,是目前日本第五大城市,有150多萬人口。京都的火車站也是公車總站,一般來講京都旅游都是以此為起點的。這裡的公車售票處是京都唯一一處賣公車day pass的地點,500日元一張,一天之內可以隨意搭乘市內的公車,是一個十分經濟的旅游手段呢。

我們先坐車去最近的三十三間堂,三十三間堂是在公元1164年由後白河上皇令平清盛建造。三十三間堂是一棟長長的平房,外表很不起眼的,堂內是一千零一尊金面千手觀音,全部跟真人一般高,以九面千手觀音的坐像為中心。旁邊還有一排惟妙惟肖的人物雕像,和兩旁28座風,雷等神的立像。三十三間堂屬於日本國寶級古跡。這裡的雕像的臉部表情各不相同,據說日本人喜歡從中尋找和自己相貌相似的臉孔。堂內是禁止攝影的,我沒有裡面的照片。



(Temple)

從三十三間堂出來,我們下一站要去清水寺。從地圖上看,好像距離並不很遠,我們決定走著去。那時天空中正飄著細雨,給我們的並肩游玩好像罩上了一層浪漫。我們徐徐地走著,雨下得大了起來,我們就在路邊的小店花了500日元買了一把傘。LG後來評價說這是我們在日本買的最值的物品,因為那傘的利用率的確是相當的高。

慢慢走上了山坡,清水寺就在眼前了,綿綿的細雨中越發現出殿閣的巍峨。清水寺建於音羽山上,為日本佛教北法相宗的總院。相傳延鎮上人於778年在此開山後,由大將軍坡上田村麻呂於798年興建。現存的大部分建築始建於公元1633年,被定為日本國寶的主堂叫大舞台,是由139根立柱支撐的。寺邊的音羽瀑布,流水清洌,終年不絕,被列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水寺之名也由此而來。清水寺大概是京都最有名的寺院了,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我們在快到清水寺的路上看到幾位穿著艷麗和服的女子,我不確定她們是藝妓,還是去清水寺祈福或進香的一般女子。說實話,我覺得她們的衣服和頭飾都還挺入眼,但就這臉上的妝,哎,實在不敢苟同日本人的審美觀。這幸虧不是晚上,就是白天初初見了她們也還是把我嚇了一跳。



(Japan Girls)

京都由於三面環山,山泉的資源非常豐富。城裡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裝置,引出山泉,放幾副水勺,供游人或飲用解渴,或洗手清潔。山泉的味道很是甘甜,卻並不冰冷刺骨。一個有山有水的城市注定靈秀,我真的喜歡上這個城市了。記得中國的大理被描繪成家家有水,戶戶有花,我還沒去過,想來應該和京都頗有些類似之處吧。我有些嫉妒像京都這樣風景得宜的地方怎麼不在中國呢。

這就是音羽瀑布了, 據說喝了這裡的泉水能帶來好運, 游人大多會來嘗一口. 我自然也未能免俗.



(Fountain)

出了清水寺, 我們沿著不寬的馬路向山下走去. 一開始路的兩邊都是店鋪, 賣的都是京都的特產, 京果子, 京扇子, 抹茶之類. 我們進了兩, 三家去看了看, 但什麼也沒買. 再往山下走, 店鋪漸漸少了, 住家多了起來. 街上也不再熙熙攘攘了. 街邊的建築都不高, 從大門看進去, 大都是進院門先是個院子, 然後才是屋子. 每家每戶的裡裡外外都收拾得很干淨, 黑瓦白牆, 院裡有樹有花, 看起來很舒服, 我想住這裡的感覺一定更好. 我沒好意思站在人家的家門口往裡拍照. 走著走著看到這個寺廟在街邊, 小小的, 肯定沒名氣, 不知道有沒有香客來.

下到山下的大路上, 我們開始找去銀閣寺的車的車站. 一個好心的日本老太太看我們拿著地圖, 上下搜索, 就想來幫我們指路. 可惜我們不會說日語, 我們的對話整個就是雞同鴨講. 好在我們都認得漢字, 我們最終明白了她說那是去銀閣寺的車. 到了銀閣寺的山門外, 我們在旁邊的一個小食鋪裡又吃了一碗udon. 這是我們在日本最後一次吃udon.

銀閣寺的正式名稱是慈照寺, 是十五世紀末足利義正將軍仿照他的先輩足利義滿將軍建造的金閣寺給自己修的休閑別墅. 可是據說他去世的時候都還沒修好, 結果因為實在沒有足夠的資金完成原來的建設計劃,只好用黑色木頭建造. 所以寺內並沒有一個鑲滿銀泊的樓閣. 寺內的禪宗庭園倒是很有代表性, 像征平穩波浪的白沙鋪在園中, 據說月亮升起時,沙灘可以反射月光,照亮庭園。

從銀閣寺出來, 路上便有標記指示哲學小道的方向. 這條小路是沿著旁邊狹窄的通水渠用石板鋪成的. 它是因日本京都大學的哲學家西田幾多郎曾經常在這散步思考而得名. 小路的上空綠樹成蔭, 旁邊有小橋流水, 水中成群的魚兒在嬉戲, 果然是個幽靜的去處.

我們走完哲學小道, 當然並沒有悟出什麼心得. 三步兩步又跨回到凡塵俗世的大馬路上. 搭上一部公車去平安神宮. 這平安神宮在京都大概都算不得是古跡, 因為它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是1895年為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而建的。它的紅柱碧瓦在京都大多數深沉厚重的背景色中很吸引游人的目光。

從平安神宮出來, 暮氣已經升了起來, 該是晚飯時間了. 我們按著地圖找飯店, 忘了是從幾條通的大路上拐錯了彎走進了住宅區. 正在郁悶的時候, 不遠處走來一個漂亮的MM, 我走上前去向她問路. 她熱心地向我們介紹一家小飯館, 她說她覺得那家店是生魚片做的最好吃的地方, 而且不貴. 因為是順路而且不遠, 她表示要陪我們走過去. 一路上我們攀談起來, 她告訴我們她是個獸醫. 我們告訴她我們是中國人, 她很熱情也很好奇地問了好些問題. 一直送到了店門口, 她才與我們道別. 我們挑起門簾走進店裡, 才發現這店面真是小, 是一對老夫妻開的小店. 我想若是跟著旅游團走是斷斷來不了這種地方的, 不過問題也有, 他們只會說日語, 我們基本上什麼問題都問不了. 還幸虧他們的選項都有模型擺在櫥窗裡, 我們照著模型點菜, 吃了一頓當地居民的晚餐.

我們當晚就搬到了Hotel Granvia Kyoto.



(Hotel Granvia Kyoto)

我已經不記得我為什麼沒有把第一天也一起定在這兒. 這個Hotel就在JR京都站裡面. 如果有人去京都游玩而且選擇西式旅館的話, 我會推薦這個Hotel Granvia Kyoto. 不僅因為它的location非常方便, 搭乘JR都不用出樓, 公車總站也就在樓後, 而且這個建築內有幾十家飯店和其他娛樂設施. Hotel的房間也很寬敞干淨, 很新. 在京都沒有人不知道JR站在哪裡的, 不論是打出租還是問路, 只要說"JR station", 英文再爛的人也知道怎麼走. 比起我後來住的小巷子裡的日式旅館不知道好找多少倍.

原文還有十一張其它圖片及相應文字,要看請點擊:http://www.chuchairen.com/2007/12/wxcday1.html


精選遊記: 京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