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行:Panaji(Panjim),Old Goa
住:Somia Guest House
汽車於早晨7點開始進入果阿,車上的乘客陸陸續續開始下車。果阿常被分成南北兩個區,根據自己的計劃,我的第一站是北果阿的州府Panaji。
果阿位於印度南部,面向阿拉伯海,16世紀葡萄牙人開始入侵這裡,18世紀後葉這裡又被英國人占領,直到1961年果阿才回歸到印度的管轄。幾個世紀的殖民統治遺留給果阿許多歐式建築和混血移民,加上這裡海灘棕櫚樹的南亞熱帶風光,使它成為印度大陸上一塊充滿異域風光的地方。
另外,興起於美國60年代早期的嬉皮士運動也在這裡留下痕跡,由於嬉皮士們倡導反主流文化,樂於接受東方哲學和宗教中的一些概念,鼓勵性自由和精神類藥物的使用,而印度獨特的宗教文化背景在某些方面與之不謀而合,比如印度宗教認為Sadhu通過吸食大麻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們教義中對性生殖的崇拜,印度人生活中喜好素食健康食品,還有Yoga,Meditation等等,我想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印度人態度中的自由和隨性,對不喜歡約束和陳規的嬉皮士們恐怕是再合適也不過的。我沒有看過這方面資料,不過想必研究這段歷史並追尋這些西方移民今日的足跡,一定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今天是周日,現在是早晨7點多,大街上幾乎沒什麼行人。在汽車站找了輛摩托車帶我去旅店。可是一來我的書是2003年版的,可供選擇的旅店不多,二來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我本以為像其他地方的司機那樣,他們一定會推薦你去某家。可是過了半天,看司機只是耐心地在那裡等我翻書作決定,真的是非常老實。
摩托車帶我離開汽車站,翻過橫跨在Mandovi河上的人行橋,就開始在Panaji舊城的小巷中穿行。我告訴司機的旅店名,他其實沒怎麼明白,當然印度的司機也不怎麼會看地圖,因此連著去了兩家都不是我提到的那家。好在他也毫不抱怨,一看我搖頭,估計又飛快地在腦子裡搜尋了一下可能的其他目標,二話不說又前進了。不過也多謝這個司機,讓我有幸來到Panaji的第一時刻,已經開始領略到這裡窄窄的小巷中或別致或古樸的葡式建築了。
我想司機都是本地人,這麼不熟悉這家旅店,可能是年代久遠歇業了,那就到摩托車帶我去的第三家好了。可是不幸的是,連著問了二家比較像樣的,都被告知已經滿員了。因為太想趕快卸下背上的大包,洗個澡,於是只好隨便挑了家民居改建成的旅店,設施不怎麼樣,可是老板看上去比較熱情和藹。
洗完澡,換了身干淨衣服,就出門去吃早餐。一走出去,就發現為什麼我住的旅店比較簡陋房費卻不便宜,原來它的位置非常的“市中心”,就在主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的後面,一拐出去就看見白色的教堂,斜對面就是當地的印度旅游局辦公室。看樣子,這一帶是Panaji的主要商業街。
非常可惜的是,周日幾乎所有的商鋪都不開門,街上很冷清,弄得我很有點興致索然。大街對面的一家旅店樓下是一間挺大的餐館,有不少當地人在那裡用餐。於是也走進去,鄰座是一個印度大家庭,吃到一半,還被請求與他們一起合影,看來一直沒意識到,自己在這裡實實在在是個老外了。
吃完飯,打算穿過古城,向河邊走去。我不清楚是這裡的民風淳樸,抑或是百多年的殖民歷史,讓小城裡的人對老外見慣不怪,再就是今天周末,所有職業的人都歇業一天,一路走去,竟沒有人搭理。要知道這種情況在印度簡直是難以想像的,而自己一路被搭理慣了,現在反倒有點不習慣,還真應了馬三立那扔靴子的場景了。
河邊那一帶很美,規劃布局都很歐洲化,對著河面,乍一看,倒讓我聯想起不久前看到的蘇格蘭Fort William的河岸,一樣的河邊餐館,一樣的悠閑飄蕩在河面上的小舟,一樣的寬闊河面和橫跨的大橋,身後是橋上飛馳而下的車流。而一轉身面對街道,印度的氣息就撲面而來,參天的大樹,熱帶的花卉,花園中的古印度石雕,幾棟色彩鮮艷的小樓掩映在樹木之間。
那幾棟小樓之中有我想去的郵局,可惜,周日郵局也關門。
適應了印度的喧囂和熱鬧,一下子安靜了,反倒無所適從。想了想,決定下午去Old Goa轉轉。它位於Panaji東面9公裡處,是葡萄牙人殖民時期果阿的首府,直到1843年才被Panaji取代,所以那裡有整個果阿最鮮明的葡萄牙風格和色彩,據說鼎盛時期,那裡的建築幾乎可以同裡斯本一較高下。
因為不遠,想找輛自行車自己去,況且風和日麗,沿著河邊一路騎去一定美極了。於是找人問,哪裡有單車可以出租。一個站在街邊的好心人告訴我主教堂附近有個單車鋪。可是我來到教堂那裡,連轉了幾個圈,除了看見個賣單車的鋪子,就是找不到出租的鋪子。看看時候也不早,心裡就有點氣餒。正想著,拐到一條小街上,看見一棟黑乎乎髒兮兮的小樓前站著頗多人,再定睛一看,掛著Cine National的標志,不知道是不是這裡的電影院,而樓對面正是那個有單車可以出租的修車鋪。
真的是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可惜的是,這裡單車鋪的規模和Udaipur的簡直不能同等而喻,只有唯一一輛單車可供出租,對我來說,那輛車太大了,只好惋惜地放棄。找了輛摩托車帶我去汽車站,從那裡搭車去Old Goa。
途經Old Goa的鄉間巴士很多,幾乎隨到隨走,車費7盧比,15-20分鐘就可以看到Old Goa那標志性的幾座葡式大教堂,Se Cathedral,Church of St Francis of Assisi和Basilica of Bom Jesus。
這三座教堂,風格各不相同。Se Cathedral是這裡最大的一座教堂,建築風格略帶點哥特式,教堂塔樓裡有一口稱為Golden Bell的鐘,據說音質非常的動聽優美。Church of St Francis of Assisi是以其教堂內部的精美木雕工藝而出名。
最吸引人的當屬Basilica of Bom Jesus,它是用來紀念Francis Xavier,他是一名在葡萄牙的東方殖民地傳播基督教的傳教士。據傳他於1522年死去,之後的百多年其屍身一直沒有腐爛,直到17世紀末才開始干枯,後來被安放在一個玻璃的靈柩中,上面鑲嵌滿珠寶,現在供奉在裝飾精美華麗的主祭壇右側。周日來這裡禮拜的當地人很多,還看到有個印度貴族家庭正在請牧師給新出生的嬰兒作洗禮。
像歐洲那樣,教堂外是一大片平整的草地,參天大樹下是供游人歇息的長凳。那裡竟然還有兩株高大的櫻花樹。草坪外是熱鬧的小集市。我要了杯甜美清香的甘蔗汁,坐在樹蔭下看人們愉快地嬉笑閑聊。
下午回到Panaji。為了躲避炙熱的陽光,找了家咖啡店,坐在二樓的空調房裡,看著落地玻璃門外的露台上被灑滿一身金黃光線的藤椅,一塊香濃的黑森林蛋糕和一杯冰爽的果汁,享受一下這旅途中短暫的非印度生活。
太陽光線變得溫和的時候,我又開始在寧靜的小城裡四處亂逛,除了那充滿異國情調的小巷,Panaji還有山坡上的寺廟,椰子樹下簡陋的木棚屋,懶散地曬著太陽的牛。歐洲在這裡只是痕跡,是過客,掀過那一頁,你仍能感受到濃烈的印度。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再走去主教堂,探身一看裡面,信徒們正安靜地等待牧師的布道。我返身悄悄地退了出來,下了台階,坐在對面街心的長凳上,看棕櫚樹在教堂白牆上留下夕陽的陰影,輕風吹過,人們絡繹不絕地從四面走來,踏進教堂,在周日的落暮中為自己的心靈尋找一個寧靜的片刻。
有信仰真好,我羨慕地想。
晚飯是在Panaji Inn附近街角上的一家小飯館裡解決的,起初就是覺得店堂很干淨,進去以後才發現自己吃到了有史以來在印度最好吃的Thali,由於煎餅新鮮出爐,噴香松軟,配的漿料酸甜微辣,我一口氣鯨吞了4塊,覺得意猶未盡,又再加了一份。如此大胃,害得我被上菜的服務生友善地笑了一下。這裡的餐牌上比較系統地羅列出南北印的主要食物種類,所以除了好吃,還很長見識。北印的食物要在晚上7點半以後才開始供應。店堂裡坐的全是當地顧客,價格也很合理,吃得我心滿意足。
第八天
行:Mapusa, Calangute and Baga Beach
住:Hotel Vilena
今天起了個大早,8點鐘退了房,趁著出去吃早飯的時候,再好好打量一下從周日沉睡中蘇醒過來的小城。學生開始去上學,休息了一天的店主們開始打開店門,清掃店堂,街上一下子熱鬧起來。我也終於買到了期待以久的明信片。
拿了行李,來到汽車站坐鄉間巴士去Mapusa,竟意外地在那裡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扎西,連忙上前叫住他。他現住在Baga海灘,今天搭車去Old Goa。大家匆匆聊了幾句,又得再次告別,各自踏上旅途。
Mapusa的汽車站嘈雜而繁忙,到處是人和車,車站外就是當地著名的集市,出口N多,所以七繞八繞我已經沒有方向了,盡管看地圖知道旅店很近,也只好叫了部摩托車,結果是才跳上車,就要下車,因為旅店Vilena就在正對集市的一條小街的盡頭。旅店很干淨,管理有序,房間內竟然還有部電話機,可以直線櫃台,顯得很現代化。因為這裡位置很便利,所以旅店裡還能看到本地模樣的商人住客。
稍事整頓後,又出發了,仍舊回到剛才的汽車站,搭車去Calangute海灘。在印度,你只要隨便問個在車站吆喝的小伙子,他們就會友善地告訴你應該去搭哪輛車,從來都不會遭到白眼和漠視,汽車到站了,也常有人提醒你下車,感覺比在中國強很多。
Calangute海灘是上世紀60年代首先吸引西方嬉皮士來到Goa的地方,所以這裡發展得比較成熟,不過便利也同時意味著商業化。從汽車上下來,順著街道,往海灘方向走。街道兩邊鱗枳櫛比地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店,賣手工藝紀念品的,特色服裝包袋的,衝洗照片的,銀行,餐館,酒吧,咖啡館,甚至還有小型便利超市,可謂應有盡有。
終於來到了海灘,許多外國和本地游客正在海邊快樂地戲水玩耍。我挽起褲腿,脫了涼鞋,走在細沙上,看著一浪浪湧向沙灘的海水,任自己恣意地沐浴在熱帶的陽光下。
在海灘上遇到個印度小伙子Boby,是這裡一間酒吧的酒保,鼓動我買一瓶啤酒,就可以任意享用他們在沙灘上的躺椅和太陽傘,我拒絕了一回,可過了會他又逡巡過來,再三游說,說是老板會很高興看他帶客人來。憐惜說者,於是應允。
印度很少有地方可以這樣大張旗鼓地銷售酒類飲品,Goa是其中之一。這裡的啤酒最常見的是本地產的Kingfisher和來自澳洲的Foster。其實對酒我沒什麼興趣,只是帶著滿口冰涼和微酸,躺在遮陽傘下,享受陽光海風的感覺很棒。一興起,邀請Boby也來上一杯,才完成了那整一瓶。微量的酒精,加上熏人的陽光和暖風,我竟懶洋洋地在躺椅上打了個盹。
午後的沙灘上游人漸漸退去,於是起身找了家小餐館吃午飯,一杯香濃可口的香蕉味酸奶讓人很是過癮。在印度,很多地方仿佛都可以非常悠閑地坐上好一陣,在Goa尤其如此,看著來來往往的游人,琳琅滿目金光燦燦的絢麗服飾,時間好似流水,不經意間稍縱即逝。
下午3點的時候,我又回到了海灘上。Boby主動請纓要陪我一起去Baga海灘,因為他的弟弟在那裡做事,並且有輛很酷的摩托車,他願意送我回Mapusa。我喜歡風馳電掣的感覺,於是高興地答應了。
我們倆從Calangute順著海灘往Baga方向走去。赤腳踩在濕潤松軟的沙灘上,感受湧上的海水帶著細沙從腳背和腳趾間滑過,或者使勁地踩兩個腳印出來,回身看它們被海水慢慢地帶去,或者忽然站定,面向大海,任粼粼的波光晃花自己的雙眸,或者淘氣地用腳趾在沙灘上寫下我的答案。。。如果可以像電影的蒙太奇手法那樣,抹去周圍的喧囂,抹去過去和未來,只留下這陽光,沙灘,海風,和綿綿情話,這實在是一段浪漫的沙灘漫步。
回去的路上,Boby將車騎得飛快,兩邊的鄉間風光一掠而過,迎面的風吹起我的發稍,感覺任性與愜意。風馳電掣中偶爾驚見Boby單脫手,忙問他作什麼,說是見到了他的神,百忙之中也要作個禱告的手勢。我的神吶,我也只好跟著他祈禱一路平安了。
回到Mapusa,請Boby去汽車站附近的一家甜品店吃冰激淋,以表謝意。
晚上回到旅店,洗了個澡,然後輕裝出去逛夜市。夜晚的Mapusa依舊人聲鼎沸,想那海灘上一定更加熱鬧。我喜愛這不眠的印度。
第九天
行:Vagator Fort, Vagator Beach, Anjuna Beach
住:Arjun Villa
今天又起了個大早。越來越應證了以前朋友告訴我的那句話,老外平時上班起得晚,可是每逢度假起得可早了,因為要抓緊假期的每一分鐘。誠然也。
7點半出門,順著地圖,找到附近的郵局。每次向郵筒中塞進那張明信片,都覺得可以將旅行的某個時刻凝固,封存在那裡,仿佛是放進酒窖的陳年佳釀,打開它,一定會淳香四溢。
滿以為今天可以嘗試在街邊吃早餐,可是太早,只有賣報紙的鋪子才開門。於是只好回到旅店,老板娘打著呵欠出來,吩咐廚房准備我的早餐,煎蛋,芝士面包和印度奶茶。
吃過早餐,背上行囊,搭巴士去Anjuna,那裡因每周三的跳蚤市場和長期居住的嬉皮士而聞名,是西方游客在Goa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汽車到了Anjuna,下車沒走幾步,就發現道路兩邊有許多帶花園的很美的小旅店。好似在Jaisalmer,這裡也有家餐館有Germany Bakery的招牌,對面有條安靜的小巷,兩邊的圍牆內伸出的是開得滿枝頭紅艷艷的花,順著往裡走上一陣,發現一座很干淨漂亮的庭院,大大的院子,一棟紅白兩色的二層小樓,一看是家旅店Arjun Villa。
信手拍打鐵柵欄,女主人出來應門。一問,說是滿員了,不過10點半以後有間空房,可以先預付了房費,遲些再入屋。我喜歡這裡打掃得纖塵不染的樣子,和女主人的和藹親切通情達理,而且說來奇怪,我竟一眼喜歡上主人家院子裡的那條叫Ricky的狗。其實我一向是怕狗的,即便已經練就了可以很平和地走過狗的身旁,可心裡還是略有發虛的,可是唯有在印度,我竟會不由自主地與狗逗著玩,第一次在Jaisalmer鄉間的農舍逗弄一群可愛的小狗,現在在Anjuna又第一次與一條成年大狗互相玩耍,我現在回想自己當時很自然地伸出手,撫摸Ricky的腦袋,看它聽話地蹲下身子,大大的眼眸凝望著我。它一定和我一樣奇怪,為什麼我們才第一次見面,卻感覺那麼熟悉。
原來人和狗也是有緣分之說的。
放下行李,打算先去附近的Vagator堡。這也得感謝扎西同學的推薦,如若沒有他提及,沒作功課的我根本還沒翻到這一章節呢。
出了小巷,向汽車站方向走去。越發覺得旅店的位置很好,鬧中取靜。其實整個Anjuna既有Calangute的熱鬧和成熟,很多地方又不失Panaji的那份寧靜,的確是個很適合長期居住的好地方。
在通往Vagator的三叉路口等了一陣鄉間巴士,忽然心癢癢打算再享受一下摩托車的風光,在一群司機中,隨口問了個中年人,說40盧比,常規價格,所以也懶得砍價,我們就出發了。之後在Anjuna的兩天裡,我發現這裡來來往往的西方游客通常二人租用一部摩托車,在鄉間風馳電掣,非常的酷和愜意,尤其看到戴著墨鏡,陽光味道十足的男士飛掠而過,身後則依偎著一個窈窕的身影,純白色的紗裙裸露出健康的小麥膚色,一頭飛揚起的金色卷發,引人無數遐想。
司機在城堡所在的山腳放下我,並好心提醒我,這裡下山的路通向Vagator海灘。謝過他,我就開始往山坡上的城堡走去。
此時才9點鐘光景,這裡沒有一個人,太陽才剛開始驅走寒冷的霧氣,光線灑在我身上,感覺溫暖而明媚。這座古堡是葡萄牙人建的一個海上軍事要塞,面向廣闊的阿拉伯海,位置居高臨下。經過幾個世紀風雨的侵蝕,如今的城堡只剩下外圍的城牆和一個暸望哨,殘垣斷壁間也早已層層疊疊地長出茂盛的小草和枝葉。我爬上城堡前面的一個小山坡,山坡上黑褐色的岩石間是那種我在蘇格蘭高地上常看到的毛茸茸的黃色干草。這裡向北可以遠眺浩瀚無際的大海,向西可以俯瞰綠色的棕櫚樹林和鄉間的小木屋,向東則是Chapora的寧靜小鎮和蜿蜒的海岸線。
我喜歡這種頹廢殘缺的歷史遺跡與大自然有機結合所產生的美。而此時此刻,這種美是我一個人的。
後來翻書得知,這一段的海岸線盡管很短,而且礁石很多,可卻是北Goa最漂亮的。
我離開古堡,順著下山的路來到海灘邊。這裡很寧靜,只有嘩嘩的海浪拍打著礁石。兩個早起的女子穿著泳衣在沙灘上作Yoga,一對印度情侶攜手漫步,讓人艷羨。我在沙灘上用枯枝劃出自己的名字,逗弄著橫來橫去的小螃蟹,坐在岩石上曬太陽,看老外開始出來將自己煎成“兩面黃”,看海浪撲向海岸,想像海枯石爛究竟是否可行。。。總之,時光就是在這樣的悠閑中渡過。
回去Anjuna的路上,看到一輛輛的摩托車向Vagator海灘飛馳而去。午後的海灘才是他們一天的開始。
回到旅店,我欣喜地發現Ricky還記得我,愉快地同它打過招呼,女主人領我進房間。我發現這裡真的非常極其十分干淨整潔,就是英語單詞spotless的完美體現,簇新簡潔的家具,寬敞明亮的洗手間,小碎花床單和淡雅的窗簾,以及自己光著腳在暗花紋地磚上跑來跑去的那份清涼,都叫我在開心之余有些遺憾,因為明天就要告別這份家一般的舒適和那條叫Ricky的狗。
午餐是在一家叫Yash的餐館裡吃的,覺得Anjuna的西餐應該作得很正,於是點了份久違的意大利通心粉和木瓜酸奶,味道果然不錯。
這裡的餐館雖然只是搭建了簡單的木棚和桌椅,可是每家都裝飾的很有特色,五顏六色的別致燈罩從屋頂垂下,熱帶的花卉植物點綴其間,一二個印度民族特色的艷麗小掛件在輕風中搖擺,而大自然賦予這裡的充足陽光成了最好的潤色品,它的魔棒點過,哪裡都閃耀出金子般的光澤。
我喜愛熱帶的簡單和絢麗。
下午,走去鎮上的郵局。驚鴻一瞥,一輛酷呆了的敞蓬越野車飛馳而過,望著飛揚的塵土,只好再定定神,繼續挑選我此次旅行至今可以買到的最漂亮的明信片。
出了郵局,向海灘走去。在那裡,我可以站在海灘邊的礁石上,看海水在腳邊漲起又退落,任海浪與岩石撞出的水珠打濕腳面,或者可以挑家位置最好的餐館,要杯香蕉味的奶昔,坐在面向海的藤椅上,翹起雙腿,懶洋洋地由著太陽恣意地照著自己的臉頰,眯著眼睛享受音樂,聽憑那香濃甜美的感覺又舌間傳遞給全身,再可以在夕陽下走去海灘,看孩子們快樂地打鬧玩耍,看主人和狗在海邊散步,看暮色中開始暗淡的大海。。。
這一切只因為這裡有海,有陽光。
唯一欠缺的是,Anjuna的海灘小沙礫比較多,沙灘沒有Calangute的那麼細膩。
找了另一家餐館解決晚餐Oasis Café Dinner,也就是又稱Germany Bakery的那家,他們的炒飯好吃極了(是Briyani不是Paulo),油油的(印度菜肴中一向少油),加了些香料,很符合我的口味。明天打算嘗試一下他們的招牌西點,一定會很不錯的。
夜幕降臨,燈火通明的熱帶異國小鎮被裝扮得生動而富有情調,轟然的摩托車馬達聲一路遠去,午夜狂歡的人們開始趕著去燃起那海灘邊的篝火。
在這裡,很容易遺忘自己身在印度。
第十天
行:Anjuna Flea Market, Dabolim Airport
7點半起床,9點鐘出門。
再去我昨天喜歡的海邊礁石站上一會兒,此時這裡一個人也沒有,只有一只水鳥站在那裡與我為伴,海水正是漲時,淹沒了昨天的痕跡,忽然想起那一句: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海灘盡頭的棕櫚樹林就是跳蚤市場的所在。這裡很大,各國的游客,各種小販和一片絢麗的印度色彩,沉浸在這裡,一天的時光會飛快地過去,可惜我只有半天光景。午飯時間,回到鎮上,那天送我去Vagator堡的那個摩托車司機在旅店門口等我,約好送我去Goa的Dabolim機場,單程約1個小時。
那是極度風馳電掣的1個小時,因為沒有頭盔,下車後我對他說,我慶幸自己的臉還是完整的一塊,並讓他回去不用那麼趕,一路小心。老實的印度人臨走前問我,喜歡Goa嗎,希望明年可以再見到你。
雖然這可能僅是一句客套話,可我願意把它當作一個美麗的邀請。
原以為這次的印度之行臨近尾聲,應當波瀾不驚,誰知我預定的Goa飛Bombay的航班被推遲,為了保證能趕上從Bombay回上海的飛機,我只好急急忙忙地又退了Indian Airlines的票,改乘Jet Airways,到了Bombay的國內航班機場,又換乘機場巴士去國際航班機場,總之一路小跑,緊趕慢趕總算沒誤事。
因為這是在印度,Please remember nothing is impossible in the incredible India.
後記
同事聽說我又跑去印度,不解地問,印度除了泰姬陵還有什麼好玩的?我一時語塞,覺得很難用一兩句話來回答她的疑問。旅行的意義是邊走邊看,將書本上的文字變成自己的感受。別人的珍寶並非一定是我的摯愛,所以我想印度打動我的,不止是泰姬陵。
這次的旅行讓我享受到在旅途中遇見一個志趣相投,可以信賴和依靠的同伴,共同走一段路,分享一段體驗,實在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當那種緣分到來的時候,你不得不感慨命運的神奇。
最後,為了讓你准備一個良好的心態去完成印度之行,請記住卞之琳的一首詩: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所以人看人,有時也可以是件浪漫的事,不是嗎?
希望有機會可以完成我的第三季印度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