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吃喝住行攻略

作者: silentfish

導讀南京最美的季節應該是在11月15前後開始短短的兩周時間,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有很多看點。在南京念書兩年,最喜歡去的就是中山陵、玄武湖、還有在大街小巷尋找那些民國建築,夫子廟真是沒有什麼看頭,感覺賣的都是些過時商品。玄武湖的環湖路是不收門票的,從解放門進,可以一直騎車到中山陵,感覺非常棒,中山陵景區很大,一天根本不夠看,最好是租輛自 ...

南京最美的季節應該是在11月15前後開始短短的兩周時間,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有很多看點。在南京念書兩年,最喜歡去的就是中山陵、玄武湖、還有在大街小巷尋找那些民國建築,夫子廟真是沒有什麼看頭,感覺賣的都是些過時商品。玄武湖的環湖路是不收門票的,從解放門進,可以一直騎車到中山陵,感覺非常棒,中山陵景區很大,一天根本不夠看,最好是租輛自行車去游玩。

除了上面提到的,我眼中南京還值得看的景點有:甘熙故居、大屠殺紀念館(新修的,不要門票)、燕子磯(去的人不多,感覺不錯)、紫金山天文台(當然這包括在中山陵景區內)、金陵刻經院以及南京各大院校:南大、東大、南師。。。

關於民國建築,可以看這個貼:

南京的民國建築(zz) - 西祠胡同

http://www.xici.net/b831960/d63885952.htm

因為平常都在鼓樓地區,所以介紹一下附近吃喝玩樂:

鼓樓附近吃的地方可以獅子橋的美食一條街,各國的餐飲都有,還有南京的小吃;南大南師東大附近,有很多大小飯店,還有西餐廳、茶室,比較實惠的。

玩的地方有大學、玄武湖、台城、北極閣。

購物的地方當然是湖南的商業街,有商場、專賣店和特色小店。南大和南師附近也有很多小店賣衣服什麼的。

交通非常方便,從火車站有地鐵到,公交線路也很多,在鼓樓附近有很多條公交線路通往南京的各處。南京的地鐵在火車站有一站,可以出了出站口就進地鐵的,很方便。

住宿推薦中央路的52號客棧,坐地鐵到玄武門和鼓樓下都可以,是個青年旅館,房價不貴,還可以自助洗衣,有朋友來都會介紹去,非常喜歡這家的風格,有一個休閑大廳,可以免費無線上網,還有很多免費雜志。地址是中央路52號,就在中央路和傅厚崗的十字路口,電話是025-57712623。不過他們好像是會員制的,價格分門市價和會員價,還有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床位很便宜。

南京的出租車起步價是9元。公交是無人售票,普通車1元,空調車2元。地鐵比較便宜,也很方便。

南京的小吃:

鴨血粉絲:在南京,賣鴨血湯的攤子星羅棋布,最有名的算是回味鴨血粉絲,有很多連鎖店,據說開了很店,價格也是一年比一年高。預先將鴨血煮熟,切成小塊放在鍋中,裝碗時,便撈出鴨血裝在白瓷碗裡,然後澆上一勺滾燙的鮮湯,滴上數滴香油,撒上一撮蝦米或鴨腸衣等,再加上一撮香菜。愛吃辣的客人,還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

鹽水鴨/鴨頭:到南京是不能不吃鹽水鴨的。南京嗜鴨之深,乃至有人說南京人前輩子都跟鴨子有仇。不管這個傳言有沒有根據,但是南京被稱為“鴨都”卻是實打實的名頭。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負盛名,據說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南京鹽水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鮮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制作,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斬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也正是吃鴨吃得太多,南京人還變廢為寶的將鴨頭做成一道美味小吃。鴨頭無論是紅燒還是醬泡,或是鹽水,都是吊人口水的人間美味。買上三五鴨頭,再來一瓶啤酒,細細品嘗慢慢啃,那個舒服啊…… 推薦南師附近的“味香”熟食店的鴨頭,好吃!

小籠包:這個好像江南地帶都有小籠包,味道差別不大,自己經常吃的是尹氏湯包。

煮干絲:南京干絲是一套不同於其他城市獨特的制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干絲,均為豆腐店的特制而成。將豆腐切切細絲,配合各種湯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醬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長。

牛肉鍋貼:外脆裡嫩、餡足汁多。鹹中帶甜是南京牛肉鍋貼的最大特色。因為汁多,老主顧都把吃湯包的用到了這 鍋貼上。第一口咬大了汁會漏;咬猛了汁會噴;咬太小又不過隱!原先比較有名是七家灣的牛肉鍋貼,不過看大街上到處都是七家灣,不知道哪家是真的。推薦南師附近的金春鍋貼,聽說也是南京的老牌子,都是本地人在吃。

如意回鹵干:南京歷史悠久,南京人也願意把各種小吃和歷史沾上邊。就拿這普普通通的回鹵干來說,還和明太祖朱元璋扯上了聯系。傳說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後,吃膩了宮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宮,在街頭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澤金黃,不禁食欲大增。他取出一錠銀子要店主將豆腐果加工一碗給他享用。店主見他是個有錢的紳士,立即將豆腐果放入雞湯湯鍋,配以少量的黃豆芽與調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軟綿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後連連稱贊。從此油豆腐風靡一時,流傳至今。因南京人在燒制中時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像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稱為如意回鹵干。

什錦豆腐澇:豆腐澇也叫豆腐腦、豆腐花,南京話又稱“都不老”。這道小吃全國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澇和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樣,除了一樣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澇講究一個佐料,輔以蝦米、榨菜、木耳、蔥花、辣油、香油等十余種佐料,不光是顏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濃、香、鮮、鹹淡適宜,辛辣適中,有滋有味。南京人吃小吃還好個“說法”,這一點在豆腐澇這個樸實的小吃上也得到了驗證:據說,豆腐澇這玩藝,年輕人吃了健腦補腦,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壽,為了討口彩,店家還在裡面加入什錦菜,什麼意思吶?前程似錦,呵呵。

狀元豆/五香蛋:狀元豆是南京夫子廟的特色小吃之一。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內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貧寒,每天讀書到深夜,其母就用黃豆加上紅曲米、紅棗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裝好,上面加一顆紅棗給他吃,並勉勵他好好讀書,將來好中狀元。後來,秦大士中了狀元,此事傳開,狀元豆便出了名。。一些小販就利用學子的這種心理,在父子廟貢院附近賣起了狀元豆,襯口彩說“吃了狀元豆,好中狀元郎”。狀元豆實際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樣,五香豆入口噴香,鹹甜軟嫩,細細品嘗,趣味橫生,由於烹制入味,一般色澤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彈性,香氣濃郁,讓人吃起來就停不住嘴嘍。

蒸餃:蒸餃實際上全國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餃卻別具一格,不但形狀精美、口味更是以清新著稱,油一點膩一點就達不到爽口的效果了。香菇蒸餃的餡心是有新鮮豬肉和香菇調制而成,加上鮮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籠蒸熟後肉嫩汁飽,輕輕一吸,一股濃濃的清新氣息在口腔中彌漫。

糕團小點:江南人嗜甜,所以,傳統的糕團小店在南京還是很有市場的。南京人吃甜食講究甜而不惡,糯而不粘,方稱為甜品之上乘。此外,光口味好還不行,造型色澤還要出眾,所以,南京的糕團大多玲瓏小巧,色彩繽紛,入口香甜松軟,清香滿腔,再來上一壺上好的綠茶,就是頂好的口福了!

其實,南京的小吃還有很多,像糯米藕、桂花糖芋苗、五香鵪鶉蛋、梅花糕、蒸兒糕、牛肉粉絲湯、炒螺絲……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