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舊曾諳

作者: 山水看客

導讀單位組織的婦女節活動,湯山泡溫泉只是前半段,泡完溫泉後,小睡片刻頓覺神清氣爽,因為安排了第二天南京賞梅花,所以夜宿市區。車入南京,與滿目的梧桐不期而遇,老樹枯枝是直呈的滄桑與遒勁。不同於上海法國梧桐的浪漫,南京的梧桐大多粗壯,從極低處開始分叉,直指蒼天。不知是否我的錯覺,竟總覺得南京的空氣中似有若無的飄散著淡淡的脂粉,淺淺的哀愁, ...

單位組織的婦女節活動,湯山泡溫泉只是前半段,泡完溫泉後,小睡片刻頓覺神清氣爽,因為安排了第二天南京賞梅花,所以夜宿市區。車入南京,與滿目的梧桐不期而遇,老樹枯枝是直呈的滄桑與遒勁。不同於上海法國梧桐的浪漫,南京的梧桐大多粗壯,從極低處開始分叉,直指蒼天。不知是否我的錯覺,竟總覺得南京的空氣中似有若無的飄散著淡淡的脂粉,淺淺的哀愁,卻是歷經六朝百代揮散不去,似是郁結沉凝於此。車過故宮遺址,火海中唯一留存下的是一個個敦實厚重的柱基,從車窗外飛速掠過,只遺滄桑與惋惜。

晚飯後,大家一致提議夜游夫子廟,我沒有提及曾經的游歷,只是隨大家走入那一段繁華迷醉的街道。上海也有個城隍廟,卻從不曾給我這般紙醉金迷、銷金蝕骨的冶艷。它仿佛糅雜於酒樓茶肆挑出的串串紅燈籠,又仿佛飄蕩在秦淮河上的槳聲燈影裡;或許和秦淮河的八大名妓的香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密分不開的。跟著導游一路朝前,右手邊是烏衣巷,站在巷口,我仿佛看見8年前,一群青春豆蔻的少年,在夕陽西斜時分,跑到這烏衣巷中找尋古詩的意境,嬉笑打罵,宛如眼前經過;但是8年後的今天,我站在巷口,望向內裡黑洞洞的一片,鮮有三兩盞昏暗的紅燈,兀自在風中飄曳。我怔怔地站在原地,一時不知今夕何夕。

不遠處,同事向我招手,才發覺自己已經脫離了大伙兒有段距離了,快步趕上,卻發現大家都在橋頭留影。這是再熟悉不過的場景,橋頭挑起串串燈籠,喜慶吉祥;河對岸是一片長長的影壁,映襯著雙龍戲珠的彩燈。從8年前初見時的欣喜走出,這已經是我第三次站在此處,望向同一片景色,卻依然不能免俗的想要拍照留念,只是這一次卻懶懶地不想再踏足這片風景。怕只怕年年歲歲景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風景依舊人空瘦,物是人非事事休。當年的一群朋友,如今天各一方,雖然心底明白大家是追逐著各自的理想與抱負,努力奮鬥,然而面對此情此景仍是不免唏噓感嘆。遙望長空,許久不曾聯系的朋友,你們一切可好,在這樣月朗星稀的夜晚,是否也曾想起了過往的青茐歲月?

不一會兒橋頭上人頭攢動,隨人流來到夫子廟前。因為尚在正月,按習俗夫子廟中新春燈會正如火如荼地舉行著,也牽動了天南地北慕名而來的游人。只是在這如潮的人群中,益發顯得我的孤單無助,在這原本歡慶的日子裡,獨我有著絲絲悲戚。奮力掙扎出賞燈的人群,走在沿河的大道上,遠離了喧囂,清冷的古箏琴韻縈繞耳畔。想起了範瑋琪的《那些花兒》,突然間明白了長歌當哭的心境,也想放聲大唱,卻終沒有晉人風範,畢竟我還是在意旁人的眼光的。

走過貌似熟悉實則陌生的街道,希冀著尋找8年前曾經令我流連忘返的歡快欣喜,卻只發現了些粗制濫造、惡俗難耐的貨品。我迷失在深深的記憶中,難道是我記錯了?可當時的雀躍、興奮依然清晰地留駐心頭。不得不感慨一句:十年人事幾番新。8年前的我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8年後卻已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佛家有雲,參悟之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只是貪戀痴嗔,誰能輕易割舍?悟道之期只怕將是遙遙無期。大道兩旁的小店,早已緊跟潮流換作最時興的店鋪,只有或大或小的食肆,依稀保留著8年前的原貌,方才讓我記起曾經停駐此間。後來無意間才發現原來那些個多是南京的百年老字號,難怪才能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依然維持不變。對於曾經百年風雨洗禮的老鋪,8年光陰不過彈指一揮間,可是人生再無少年時。我慶幸8年前,快樂無憂的時候我曾經和我的朋友一起來到南京,留下了純真美好的回憶;但是我開始懷疑,8年後再次故地重游的選擇,是否真的是錯了?

真的沒有想到第二天竟會是去明孝陵附近的梅花山上賞梅。這與8年前我們高中時的游程暗自吻合。站在梅花山下的時候,我竟生出一絲錯覺,仿佛時間的轉輪空轉了這8年時光,山頭花海的樹林中還藏著昔日同伴的笑顏;站在明朝神甬道前,仿佛又聽到了當年的約定:待到秋楓紅透,附中校友相會於此。當時大家心迷一幅景區的宣傳畫,畫中秋葉低垂,石像肅穆,而作此約定。雖然當初的年少輕狂並未能付諸行動,而今回想起來卻依然倍感溫暖。所以棄了眾人登山賞梅的興致,走在甬道上,沿著小徑,一對一對的石獸,一路拍攝過去,終於找到了當年的那對略微低矮的駱駝。雙手撫上光滑锃亮的石材,又一次童心大起,只是一如8年前的笨手笨腳,依然是有心無力,這一次沒有當年好友的鼎力相助,我自知是怎麼都上不去了,只能輕拍其背,心中默念,又是8年,我們終於再見面了。眼前泛起的是昨日的一顰一笑,眼梢眉角的神韻,恍惚間卻又消失地無影無蹤,心中酸澀,雙眼不知怎的就濕潤了。當年因為時間的關系,甬道走至此處便不得不折返,留下了深深的遺憾。總想著南京緊鄰上海,下次總有機會的,誰知這下一次竟走了長長的8年,走過了青茐歲月,走過了校園情懷。這一次,走完了長長的甬道,又找到了當年我們無意發現的池塘美景。當年的照片是抓拍的,畫面中的人隨意自如,卻多少也是個人性格的寫實。8年前池塘一帶恍惚已是風景區的最後交界處,余者皆是雜草叢生,而今一晃8年,原先荒蕪雜亂之處也已枝茂繁盛了。

循著印像中當年花事最盛的小路上山,兩邊的梅花似乎沒有了昔年繁花似錦的壯觀,可能我們已經錯過了盛時,倒是一株株不知名的小花兒開得燦爛明媚。賞花的游興終是淡了,不一會兒就走到了山頂的梅花亭,比印像中的距離短了許多。還記得當年一群女生,抱著粉白桃紅的梅花樹,頻頻留影,為了制造落英繽紛的景像而討好男生幫忙輕搖樹干。嬉笑打鬧,仿佛滿山傳遍;而今走在冷冷清清的山道上,別是一番凄清。

南京回來後,內心的起伏久久不能平復。突然間頓悟到自己這些年竟是糊裡糊塗不知忙了些什麼。學業?工作?而我一向標榜的最看重的友誼呢?總想著:君子之交淡如水,實則是為自己找的推托之辭。附中7年的光陰,我們從懵懂稚氣走向成熟優雅。那時候的時光就如同歌裡所唱: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轉眼畢業來臨,眼看著如今的聚少離多,心中不無惋惜,或許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際遇各不相同,或許我們之間相隔的是時間空間,但我相信有些事物不會改變,因為我們相識於年少,因為我們真心相知。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