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蓮葉何田田
電影中的虛擬的幸福,也許,只能在電影中找到。
就像希茜公主。
曾幾何時,羅密·施奈德扮演的天真可愛的希茜公主和英俊多情的弗蘭茨皇帝之間的浪漫愛情,不知點染了多少女孩子的夢境,當然,還有我的。
然而走進匈牙利格德勒(Gödöllő)希茜的行宮,我才知道,擁有完美愛情和家庭的希茜,只是生活在那逐漸變黃的影像,以及一代又一代豆蔻少女的金色夢幻中。
格德勒:因奧匈帝國建立而成名的小城
離開布達佩斯僅僅30多公裡,我就遠遠望見了格德勒的秋色。
燦爛到幾乎變成金色的陽光,拂過一座又一座老房子,掠過一條又一條河流,在草地上打幾個旋,然後停留在大片大片橡樹林的頂端,於是整個小城都倏地靈動起來,仿佛變成了披上了金色面紗的嬌美新娘。
這,正是希茜最愛的秋色。
格德勒的年齡算不上古老,但也絕不年輕,早在希茜出生前100多年,這裡就是匈牙利貴族的避暑勝地,只要是晴朗的好天氣,居住在布達佩斯城裡的王公貴族的大隊人馬就會到此地游獵、休息,噠噠的馬蹄聲和嘶鳴聲,男人的私語和淑女的嬌笑聲,交織縈繞在一起,把浮華拋向寂靜的山野裡。
小城便是貴族們歇腳的去處,若累了,便停下來,在格羅沙科維奇莊園裡小住幾日,最終還是要回去的,留給古堡的,更多的是冷清,甚至遺忘。
直到1867年,奧匈帝國建立,弗倫茨·約瑟夫被加冕為匈牙利國王為止。
而王後,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伊麗莎白 (即希茜公主)。
希茜真心喜歡匈牙利。在醞釀建立奧匈帝國的過程中,她為了消除兩個民族的矛盾,做了大量工作,最終贏得了匈牙利貴族的代表人物戴阿克·費倫茨和安德拉希·久洛等人的支持與合作。希茜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表現得雍容大度和開明、善良,也因此贏得了整個匈牙利民族的尊敬。
於是,格羅沙科維奇莊園就成了匈牙利民族獻給國王夫婦的登基大禮,從此也就成了希茜公主一生最鐘愛的行宮。
在童話的結尾,往往這樣說:他們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遠。
但事實是,莊園在絕大多數時間裡只屬於希茜一個人,一個擁有國家、王位和財富,身邊卻沒有丈夫和孩子的孤獨女人。
風從遠處吹來,猶如女神的呼吸,清新、濕潤而芳香,與電影裡一樣,甜美地說著謊。
格羅沙科維奇莊園:希茜公主一生鐘愛的行宮
這不是我心目中的希茜,不是。
她是羅密·施奈德的笑臉,開朗、熱情、快樂……
當我格羅沙科維奇莊園內第一次看到希茜的真實畫像的時候,竟然有幾許失落,因為那是年老的希茜,有的只是高高在上的端莊,連憂愁,也被藏在了深深的威嚴之後。
畫家並沒有讀懂莊園中真實的希茜,畢竟,這裡實在太富麗堂皇了。
格羅沙科維奇莊園是歐洲除凡爾塞宮以外最大的巴洛克式建築,走進大門,迎面便是一個飾有圓型拱頂的建築群,雖然是古堡,卻沒有垂老和陰森的味道。建築群背後則是一片大花園,碧綠的草坪、嫵媚的鮮花、威嚴的塔松將整個花園裝點得絢麗而又深沉。
莊園共有103個房間,其中67間供佣人居住,如今,26個依照原樣重新修復的廳室包括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和皇後希茜的臥室、皇帝的工作室、儀式廳、鍍著白金的禮堂、金碧輝煌的樓梯等都已修復開放,甚至連巴洛克式的劇院現在又能再次使用了,這在歐洲實屬罕見。
劇院裡重又響起18世紀的弦歌,但吸引我的,卻只有希茜的精神世界。
按封建禮教,建築左邊應該是希茜的精神主宰,因為那是國王弗蘭茨的專有區域,他的客廳和辦公室全部用深紅色裝飾,奢華、氣派而又熱烈,是一種最能給女人溫暖的顏色。
但它卻不能溫暖希茜的心,因為在一年中的絕大多數時間,它們都是空著的,然後,年復一年。
與中央大廳連接的建築群右側就是希茜的生活區。那裡共有相通的客廳、書房、梳妝室和臥室四個房間。所有居室的裝飾色調均為希茜最為鐘愛的紫羅蘭色,家具和飾品在紫色的映襯下,凝練著細膩的女人香,朦朧中帶有絲絲柔情,或含蓄光潤、或生機盎然。
據介紹,希茜每天起得很早,然後到森林裡去散步。上午她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她的房間度過,主要閱讀文學作品,她特別喜歡海涅的詩歌,有時甚至自己動筆寫詩,還曾在報刊上發表過。
二樓外室的左側是餐室,房間面積不大,但是敞亮,有一種柔和的舒適。聽導游說,希茜在飲食上並不挑剔,只是要求室內絕對不能有油煙的味道。因此行宮的廚房設在很遠的地方。她經常是獨自享用喜愛的匈牙利菜,早飯更是簡單,除了格德勒產的葡萄和蜂蜜,就只是一杯牛奶。
這時,她會不會想起15歲前巴伐利亞故鄉的早餐?一家九口圍坐在一起,暄鬧的聲音、明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在那裡她是一個平凡而快樂的女孩,有一點夢幻、有一點倔強,有一點恬淡。但自戴上皇冠後,婆母不容、夫離子散,名譽受損,她距普通女人的軌道越來越遠。
這時突然一團濃霧飄散進來,目光瀲艷中,我仿佛看到了一朵帶露的紫羅蘭花,在奶油色的薄霧中徐徐綻放,優雅的曲線令人目眩,淡紫色的花瓣在陽光下閃著透明的光澤,有著傷感的,悠悠的香。
這也許就是希茜的靈魂,美麗高貴卻又寂寞無邊。
莊園森林:絕代佳人心靈深處的風景
在影片中,希茜和安德拉希伯爵縱馬馳騁匈牙利草原的一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卻沒有想到,在格羅沙科維奇莊園(AntonGrassalkovich)內竟還留存著原樣的馬廄。
馬廄就建在莊園的右側院內,高大寬敞,馬位多達數十個,房柱均由紅色的大理石琢磨而成,就連鐵器也鍛造得精致考究。據稱當年這裡飼養著各種良馬,經常馱載著希茜跳越那些連最優秀的騎手都望而生畏的障礙物。馬廄盡頭還可看到一個巨大的騎術房,面積竟同中等規模的室內體育館不相上下,聽說希茜專門從西班牙請來高師,才練就了一身驚人的騎馬本領。
陽光灑落的午後,莊園後的群山浮起青黛色的影子,小草隱約甜潤的氣味從莊園背後的森林旁邊吹來。該是希茜外出騎馬的時間了。
騎馬是希茜生活的一部分,經常她是獨自外出,在森林裡迷失方向了,就會自己去農舍問路,與主人攀談一番,在路上遇到乞丐和流浪漢,還會慷慨解囊。
但有時,安德拉希伯爵會陪同她一起前往,在森林裡整整消磨一個下午。有人說,他們就在蒼天古樹下溫情脈脈,也有人說,他們從未相互表露和宣泄過這種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真相究竟如何,誰又知道呢?人們只是看到,在黃昏時分,近處的綠草茵茵,遠處的群巒疊嶂都掩蓋在暮色之中時,他們馬並著馬,肩並著肩,面帶微笑的回來。
那時,風應該是柔柔的,像在輕輕撫摸著蒼老的石頭和樹葉。到處是鳥的聲音,花也是一點點的香。
這瞬間的風景純淨如水,在希茜心中也許就是格德勒的永恆。
離開格德勒的那天晚上,我們被邀請到附近的馬場觀看馬術表演,聽說馬場的主人多次獲得過全國冠軍,但我期待的,只是“希茜公主”登場。
表演的高潮終於來臨,她穿著紅色騎馬裝,光澤卷曲的金發隨風飄散,攜著甜美卻又而成熟的風姿,從莊園後的森林中緩緩而來。
身邊的游客紛紛掏出照相機和攝像機,狂拍起來。
是的,這就是屬於格德勒,也是屬於所有匈牙利人的希茜。
但我卻沒有,因為旅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影像來記錄感覺的;一種是用心情來記錄感覺的。
我絕不能讓希茜睡在冰冷的金屬盒子裡,不能。惟一符合她倩影的去處,是憩息在我心靈深處的最溫暖的記憶中。
附錄:希茜公主和格德勒
希茜和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結婚後因不習慣奧地利宮廷中的各種繁文縟節,被婆母,即皇太後索菲視作缺乏教養和不安份。希茜共生二女一男,索菲卻剝奪她作母親的權利,不准她接近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並為防範希茜削弱自己的權勢,長期抵毀兒媳的聲譽。希茜只好遠離奧地利宮廷,把格德勒格羅沙科維奇莊園作為精神上的 “避難所”,而皇帝弗蘭茨身邊,常有情婦相伴。
1889年,希茜獨子魯道夫自殺。希茜從此只穿黑顏色的服裝。她最後一次到格德勒居住是在1897年10月,22天後離開,次年遇刺去世,時年61歲。
格德勒旅游資訊:
交通:格德勒距布達佩斯僅37公裡,車程不到1小時,有長途汽車可達。
門票及開放時間:格羅沙科維奇莊園門票成人44歐元,12歲以下兒童20歐元。春季周六日下午2點閉館;冬季周三、周四、周六、周日均下午2點閉館。
住宿:格德勒旅館較少,檔次參差不齊,建議返回布達佩斯住宿。
美食及購物:可在當地品嘗希茜公主喜愛的匈牙利名菜,或蜂蜜和葡萄。格德勒還是匈牙利著名的農業城市之一,有農業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如有條件還可購買特色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