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陽朔與美麗邂逅

作者: 途樂773

導讀沒到桂林陽朔西街,已經中了陽朔西街的毒,滿腦子陽朔西街洋鼻子帥哥和春水蕩漾的遇龍河水,暗念著一場和陽朔西街的美麗邂逅,想得有些中毒。大年初一的晚上,就拖著一幫人往西街飛去。 天公作美,剛立春的太陽像南方的陽光一樣明媚,眯縫著眼睛飛到陽朔,喜喜然坐在包車上,一路已是星光點點。平靜安逸的小城,城市和山如此接近,幾乎站在陽台上就可以摸到山 ...

沒到桂林陽朔西街,已經中了陽朔西街的毒,滿腦子陽朔西街洋鼻子帥哥和春水蕩漾的遇龍河水,暗念著一場和陽朔西街的美麗邂逅,想得有些中毒。大年初一的晚上,就拖著一幫人往西街飛去。 天公作美,剛立春的太陽像南方的陽光一樣明媚,眯縫著眼睛飛到陽朔,喜喜然坐在包車上,一路已是星光點點。平靜安逸的小城,城市和山如此接近,幾乎站在陽台上就可以摸到山的脊背,幾層樓高的小房子,襯著弧線優美的小山,像是放大的盆景,優美到沒有距離的空靈感覺,順著高速路,在路的兩邊像有靈魂的小花,燦爛的鋪過去。一路感嘆,桂林山水真是甲天下,在夜色中看到山的剪影已經叫人沉醉了。 這樣的山是最適合談戀愛的,山的每一個連綿都是柔柔的曲線,像是相互依靠的戀人,軟軟的叫人心酥了去。這樣隔著窗戶看窗外的秀山,到陽朔西街的時候,心也變得柔軟起來。紅紅的陽朔酒店燈籠,在涼涼的春天的夜風中迎接著我們,連門口的一帶碧水,也格外安靜,唯有店堂裡一盆篝火,烤得人心癢癢的。

夜色,陽朔西街,樸實的笑迎接著我們。 放下行李,想起陽朔西街的烤雞,聞著江水的味道向西街靠攏。陽朔西街,就只有一條街,不長的一條街。過了橋,一個轉角,不太長,混合了中國各個地方的民族風情,混合了中西方的種族和文化,混合了夢想與失落。一條風情萬種的街,你心是怎麼樣的,它就是怎麼樣的街,西街是條尋夢的街。過了小橋才算是正式到西街了,古韻意味的燈籠和明快的西餐店在西街兩邊,錯落的亮著,古樸和的中國味和現代的西方情調,像中國紅和澳洲藍,對立又和諧地簇擁在一起。青花印染布和原木散發出一種醇厚的親和力,在黑人藍調的音樂中,和西班牙紅景泰藍一起,合奏出一曲含糊的故鄉他鄉的情氛。

原始人部落,大番薯書上那個烤雞最好吃的西餐廳,隔著玻璃就看見一群人在裡面大口的啃著烤雞,跑過去問的時候,才郁悶的發現好吃的東西要預定,飢腸咕咕的從店裡出來,心裡便開始發狠明天一定要搞只陽朔西街有名的烤雞來吃。幾個人進了一家陽朔青花餃子店,就著桂林漓泉啤酒吃點夜螺螄,桂林漓江魚,熱乎乎的開始商量明天的陽朔旅游路線了。

早起,桂林漓江就在小閣樓下,帶著水霧,淡淡的綠水,淺淺的干涸著,桂林的山還是那麼柔,矮矮的,像是把無數美麗的山尖,彙集到一個神仙住的地方。在這麼美麗清淡的江水邊,叫人懷疑會遇到自己的靈魂。秀,是山的氣質,靈,是水的優美。背著相機出門,清晨零落的行人,冷冷清清的街道,陽朔的美麗不及污染的和我相遇了。

水底綠草尖頭上的一點孕育的新綠,路邊小草上蠕動的毛毛蟲,陽朔瘦子米粉店前無悠親吻的中西方情侶,一家人在陽朔早晨的涼風中騎著兩人自行車。陽朔的美在波光點點金色的朝陽中,星星點點的閃亮著。

陽朔導游很便宜,50元一天,是個老實的當地妹子,早上給我們拿了些的糍粑水果來叫我們隨便吃,把我們攆到廣場車站又開始賣力的和司機講包車價,熱情得叫人放心。沿著水岸,到上游景致好的地方坐船,要坐半小時的車,到目地地的時候,有條叫興平的老街在路邊,舊得快要被歲月消磨掉了,青石上鋪著一層大年火炮的紅色紙衣,大年的喜氣在過往的行人身上洋溢,小狗在路邊旁若無人的啃著骨頭。

灰白的磚,勾縫的地方長著歲月白蒙蒙的灰縫,不知多少粉過的白牆已是班駁的青灰色,不時有人家門前貼著手寫的春聯,或是土法印刷的門神,從街中轟轟而過的拖拉機給老街平添幾分辛酸的古舊。老街兩邊大門對著的多半是廚房,空空的灶房,讓人想起七十年的公用廚房時代。老人們在街邊,倘著門,徑自半閉著眼睛抽煙,或是專注搓著湯圓面,背後是寬大的土灶,劈劈蔔蔔地燒著什麼東西冒著熱氣。灶房裡還碼著蜂窩煤什麼的,案頭的蘋果和香燭祭奠著老房子的英靈,有的還貼著吹胡子瞪眼的灶王爺。

橫七豎八的電線穿過街心,把小巷分割得有點凌亂,也沒有什麼商鋪,兩邊的住家戶打著牌自娛自樂,連賣小商品的也很少,悠閑的狗似乎比人還多,不時回頭恨恨的看著我們這群外來人口,然後和貓兒打著架愉快的向前奔去。昨夜的一場雨把牆面洗得更加頹廢,灰的水痕順著牆面流成一灘一攤的痕跡,地面一片一片的火炮紙衣堆成一堆一堆的,這個可以隨意放鞭炮的地方,不時有鞭炮聲打破古巷的沉寂。地面有積水的地方,也被鞭炮染成大紅色,坑坑窪窪的填補著石板地上的小窩洞。

小街的人很滿足的快樂著,有幾次見到拖拉機耀武揚威的從街中間轟隆隆開過,後面露著幾張開心的小臉,衣服破破爛爛的,臉上還沾著泥土,簡單干淨的傻笑著,莫名其妙的叫人有點感動。這條街走了一段,大家都不做聲了,這樣的樸實的文化的存在,是個回到過去的夢,對活在這個夢中的人來說,這樣原始的生活裸露在現代之中後,不知道能保持多久,震撼之外,多多少少有些悲壯的感覺,從古巷的泥濘路中穿過時,想起了白馬嘯西風,心中有了些英雄風塵千裡的悲涼。

走得有些疲憊的時候,路邊開始有小販了:賣火炮的,賣手工納的布鞋的,賣油炸小魚蝦的,漓江的船埠頭,熱鬧得像在趕集。還有很多用竹杆挑著兩三只扇著翅膀的鸕鶿的漁家人,憨笑著叫你擺個姿勢和鸕鶿合影。穿西裝的,穿棉襖的,哈哈笑著,接過竹杆左右搖晃,若得一陣陣轟笑。

十幾只機動船,安靜的泊在水邊,在與水接界的地方,顯得異乎尋常的寧靜。從水面吹來的風在江面打著摺,兩邊有些不規矩的旅客丟的垃圾,潔淨的水,看上去很深,但仍然看得見水底的植物和卵石,在亂哄哄的環境裡,拉著白雲投影在它的波心,色彩是近乎透明的淺綠,干淨得叫人懷疑漓江的魚真能從這麼潔淨的水中蹦出來。船老大是個不善言辭的人。船開了, 桂林的山水如畫,在眼前緩緩而過。導游用不太熟練的普通話介紹這一路的山水,美麗的桂林秀山,被具像成像鼻,望夫石,烏龜爬山,鴛鴦親嘴,寶鏡台,眼鏡蛇……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水是清的,山是柔的,柔山秀水,流光飛舞,仿佛是武俠小說中聖賢隱於野的聖地,武功概世的英雄,到這裡也會想很自私的在裡邊流連、醉酒、高歌……然後終老一生。

春天在這裡已經乍露頭角,幾只早到的鳥兒不時驚起飛到天空中,又騰的往下衝,山上的樹,綠得很濃,淡淡的裹著水氣,山的曲線是柔的,毛絨絨的批著綠的衣裳,一兩塊暴露出來的赭紅帶著巨石的山體上,有幾個攀岩的人穿著鮮艷的衣裳,在岩間躍動,我可以想像,看不見的背影後,虔誠的、滿臉幸福與滿足中夾著絲疲憊的岩間浪子。

桂林漓江最有名的山是二十元峰,就是新版人民幣後面的三座小山,離碼頭不遠,幾乎每個到這裡來的人都興致勃勃的拈起一張二十元人民幣,偏著頭,和它合個影。山和岸離得很近,有些當地人擰著少數民族的服裝拉客照相,不時幾只小漁船開過,沒被束縛的鸕鶿,在水面自由的覓食,翅膀扇起水面一圈一圈的漣漪。裝游客的機動船噪音很大,江面上噔噔噔的開過,一個多小時一條漓江上游就看完了。

岸邊垂柳低著頭,抽綠的枝條上不知名的彩色小鳥,翩翩起舞。柳堤岸邊,高大的竹子向上著它的徑干,頂上的枝葉向四面伸展,如一朵朵美麗的鳳冠花。船在下游的碼頭靠岸,岸邊有裝飾著竹草亭的駁船,可以吹著江風打牌,也可以什麼也不做,享受依山伴水的時光。江邊的小鎮很樸素,旅游開發得不泛濫,很舒服,但吃的也不多。在漓江只有漓江魚和土雞這樣兩道保留菜。菜有點酸酸的,加了不少的米醋,吃在嘴裡,有了生活在別處的感覺。吃完飯,一路摔著甩炮走著細碎的石板路回車站,太陽暖哄哄的熱起來,眼前一片青綠,春天,悄悄的到了。游完桂林漓江,在春風沉醉中搖回陽塑,開始做著白日夢在陽朔西街游蕩。陽光傳遞著溫暖的快感,西街在下午的熱情下看起來有點不太尋常了。

過了橋就有一堆藍眼睛的老外,堆在路邊喝咖啡,自在得就像北方的大老爺們熱天在陽光下曬汗衫,不同的是他們很安靜,眼睛裡透著友好的笑意。一個拉小提琴的眼鏡老外,淡黃色的頭發在風中搖擺,自我陶醉的在矮柵欄裡對著一捧野花抒情,不時對著路人點頭微笑,小聲的招呼著,似乎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去露一手。兩個上了年紀的俄國老人,相互攜扶著從西街畢加索的畫攤前走過,大聲的哈羅著,若得正在畫畫的街頭畫家吹起快樂的口哨。

很中國的東西在街邊表演著,一個就是玩棍的,三根短木棍,上面有彩色的條紋饒著,兩頭還有雞毛,玩的人兩只手拿棍,第三根棍就在兩條棍的操作下飛舞,看起來很像公孫大娘的絕活劍舞,若得路過一聲聲喝彩。還有一根繩子舞一個軸承的,是北方的玩意兒崆筒,舞得流星一般,看得都發了會呆。歷史中的廟裡的雜耍,在這裡稍不留神就可以看見,而且沒有人向你收錢。新奇的東西在身邊靈光閃動,人走在其中如川梭時空,滿心歡喜,越走越興奮。

陽朔西街有不少街頭藝術家,一類是不收費的表演,另一類是收費的服務。比較多的是賣蕭笛的,身上掛著蕭、笛、葫蘆絲,邊走邊吹。有個吹得很好,一曲鐵血丹心吹得一條街都有真性子的蒼涼。吹笛子的打扮得很像浪子:長頭發,淺淺的絡腮胡,條紋土布對襟杉,頭上綁著編織的布帶,吹著笛子走過去的時候,感覺西街賣笛子的真浪漫!幾個水吧門口都是自由畫畫者,旅行的人累了,坐在裡面喝水,停下來擺個姿勢不動,半小時功夫就有張新鮮的手繪把游客表現出來,有一兩個畫得還不錯的,居然是中央美院畢業,可惜在這裡畫久了,畫的畫商業味太濃了。因為洋人比較多,西街的老古董也比較多,像老房子上的木雕,文革的徽章,古碗什麼的,一條街就是一個博古店,在這裡用心尋找,可以淘到一些古董或是仿古董的漂亮玩意。

在陽朔西街蹭了大半天,終於等到原始人的烤雞,提著雞,拎著兩瓶清亮亮的漓泉啤酒,回旅館和同伴扯著雞腿上了會兒網。冷不丁過來個大鼻子老老外,雄糾糾乎的擠在小旅館裡,用夾著普通話的洋文和老板侃了半天的價。再看看窗外晃過去的尖鼻子老外,真的是比菜市場的小販子還多。

晚上陽朔西街最好的音樂還是石頭吧的,開店的據說是北京幾個著名的音樂人,藍藍的燈光,堅硬的風格,很令類的浪漫,但不很溫馨,音樂是藍調的,聽一會什麼情緒都有了,有了一種到處走走的衝動。從石頭吧走出來,衝到西街上,聽到腳地敲擊地面的啪嗒聲,小雨在很零星的飄,毛毛雨那種,這時候某些時間,某些很順眼的人,突然在心頭濕潤起來……半夜的時候,街頭到街尾都是醉著的,有人拖著旅行箱走過,有人在唱歌,西街,流浪著,讓人看到真實的自己。不去遇龍河陽朔就白去了,來西街前一位女友信誓旦旦的對我說。於是到西街第三天,一群人騎著自行車,順著小街踩著踏板,一路追著太陽,聽著田裡的農民原始的叫聲,騎一路曬一路,趕了陽朔遇龍河邊。

兩部雙人自行車,三部單人山地車,小小的車隊,從田間地頭溜過的時候,山水撲面而來,還有小城市的感覺,很有優越感的舒服。河邊有很多人等著我們,河是彎的,一倒坎一倒坎的繞著山水轉,看不清到底有多遠。漂流陽朔遇龍河上半段要四個小時,喊價一百二十,據說是要帶著船翻十一道坎,非常辛苦。厚著臉皮和船夫侃了半天的價,最後八十快錢成交,叫一個當地山歌比賽得亞軍的老船夫,一個從廣東打工回來的高個子大漢,還有一個笑得很靦腆的小伙子,坐上竹筏上的竹椅,開始漂流了。

天有點灰暗,似乎含著一場雨,舍不得下下來。一帶碧水,在陰暗的天氣下徹底的透出非常清潔干淨的水味,空氣濕露露的,一兩只白鷺飛過,很小的風,吹得水面魚鯪般的小波紋,四面八方吹過來,還有點冷。 當地歌王開始唱歌了:船上的妹妹哦,好漂亮,哥哥哦,看得心慌慌……逗得船上的姑娘嘻嘻哈哈的笑起來。

春寒料峭,遇龍河水也淺了很多,兩邊的山怎麼看怎麼美,伴著船夫的歌聲,恍偌自己會碰到醉了酒手舞足蹈的李白,有朋友踏歌在送行。坐在竹筏上,在一座山一座山間漂來漂去,水上還有賣東西的小竹筏,烤紅薯、嫩苞谷、煮花生,芋頭——土得掉渣的食品,坐竹筏漂久了吃著還真是香,吃著俗得不能再俗的東西,漂在雅得不能再雅的桂林山水中,便有了快樂似神仙的感覺了。

衝堤壩是漂遇龍河最刺激的感覺,十一道坎,一道坎攔著一道水,一道水比一道水低,竹筏騎在坎上,人坐在竹閥的椅子上,高高的翹著腳,船夫竄上船,猛的一用力,船就借著重力作用衝下堤壩,船尾重重的的在河裡深深的吃一尺深的水,再輕盈的漂起來,一墜一仰間,水花飛綻,妙不可言。這十一道坎過完,船夫的背上肩上都是汗水,船上的游客也有腳沒有翹好濕了腳的。我們給船夫買了一瓶酒,船夫灌著酒唱著歌,江面上雲開日出,隔壁船上的朋友開始吞雲吐霧。閉著眼睛,吹了一會兒風,真舒服啊,遇龍河和我想的一樣美……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