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美景美食行⑶—喬家大院

作者: 卡夫奇妙醬

導讀晉中美景美食行⑶—喬家大院 初三的天氣沒有前兩日那麼晴朗光鮮了,陽光變得灰黃而溫和。雖然門票經過頭天晚上的認證(17:00到20:00認證),還可以再用一天,看看也就剩下三個不感興趣的景點,決定放棄。吃罷早飯,沿著北大街出城,路過二神廟,心裡還想,這廟裡真是供的二郎神麼? 在北門外的長途汽車站,上了去太原的車,由於喬家大院在平遙與太原之間,鑒於它 ...

晉中美景美食行⑶—喬家大院 初三的天氣沒有前兩日那麼晴朗光鮮了,陽光變得灰黃而溫和。雖然門票經過頭天晚上的認證(17:00到20:00認證),還可以再用一天,看看也就剩下三個不感興趣的景點,決定放棄。吃罷早飯,沿著北大街出城,路過二神廟,心裡還想,這廟裡真是供的二郎神麼?

在北門外的長途汽車站,上了去太原的車,由於喬家大院在平遙與太原之間,鑒於它的名氣和路途的便利,還是不能免俗地要去參觀一下。(平遙→喬家大院,大巴13元/人)下車的國道離喬家大院不是很遠,停車場裡已停滿了大半片,一路走來小攤小販絡繹不絕,很顯然,這裡的人氣紅火得很。

在一條窄窄小巷的中間,有一處高起的門頭,圓形拱門的最上方懸掛一塊藍底金字的橫匾, “福種琅繯”四個大字,帶著滿清王朝的皇家風範。據說這是當年慈禧為逃避八國聯軍去西安,臨時住在喬家大院時,為褒獎喬家贈送的十萬兩白銀所給予的獎賞。(MP拍得真及時、真對地方啊!)旁邊一塊石碑上書“喬家大院”,局促的大門口,與顯赫的聲名,似乎並不太吻合。

圖1,喬家大院的大門口


進入大門是一條向西透底、長長筆直的過道,甬道兩側靠牆有護牆圍台,兩排大紅燈籠高高掛在牆上,中間一條條宣傳橫幅,很有過年氛圍。西盡頭處是喬家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

看著門口的地圖,這條深巷把大院分成南北兩個部分。左手南面有三個居住大院,北面有兩個居住大院,不過要比南面的院子多出一進院落,西北角還有一個很大的花園。說明告知,整個院落占地10642(約十六畝)平方米,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從數字上判斷,這裡規模遠不如王家大院紅門堡、高家崖中的任何一個。參觀旅游者熙來攘往,拍照取景不易。隨著人流進入北側的第一個院子。似曾相識,顯然是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看到過。房檐窗角的裝飾剪紙窗花十分喜慶,正屋還是兩層的樓房,不過樓上不住人,用於儲藏糧食,僅為了顯示建築的氣派與富貴。圖2,剪紙裝飾的屋子。

喬家大院北側的五院中陳列了三件寶貝:九龍燈,犀牛望月鏡,九龍屏風。九龍燈是慈禧太後為感謝喬家在她逃難時給予幫助而賞賜的,是一對,據說世界上再沒有第三個了。燈的上下各四條龍,還一條在底部。犀牛望月鏡的精貴之處在下端的支座,是東南亞進口的一整塊鐵梨木雕刻而成,一只回首的犀牛,臥於基架之上,背馱鏡體。據介紹木頭的比重大,入水即沉。加上九龍屏風,這三樣東東都是灰不溜丘,毫無光彩,個人眼拙,看不出什麼好來。

倒是另一間屋子頂上掛著的一個圓球鏡,俗稱“萬人球”,雖然表面為球曲面,卻可以不變形地映射人影。可以監視到各個方向進來的人,以防談生意時被偷聽,據說周圍有多少人都能看到。東西外表雖談不上美觀,但很有新奇想法,體現了喬家人智慧。圖3,九龍燈,九龍屏風,犀牛望月鏡,萬人球。

大院同時也是祁縣民俗博物館,以歲時節令、衣食住行、婚喪禮儀、農商活動為主題,較系統地反映了明清時期山西晉中一帶的民間風俗。除了主人珍貴、精美的家具陳設,灶台、廚具等日常生活工具與食物模型、菜譜也有展示。所有院落都是院中有院,院院相通。主人居正院北屋,佣人住偏院廂房。建築上偏院較為低矮,房頂結構也大不相同,正院都為瓦房出檐,偏院則為方磚鋪頂的平房,既表現了倫理上的尊卑有序,又顯示了建築的層次感。不但整體布局嚴謹端莊,且在建築局部上也十分考究精細。磚瓦磨合,鬥拱飛檐,雕梁畫棟,描金畫粉,充分顯示了匠人的工藝水平。後代有子弟曾留學美國,在南側四院建築中開始流露出歐式風格,火車急馳的景像也成為門檐上裝飾彩畫。圖4,建築細部。

六院為喬家花園,這裡原是喬家購買的地皮,因衰落沒有能力蓋房子了,現由政府出資建設成花園,景色庸常而過於現代,不游也罷。

從建築特色上說,喬家大院建在平地上,豎向空間沒有王家大院來的豐富;論占地規模與整體群落氣勢,喬家大院相形見輟。名氣真是把雙刃劍,影視劇的宣傳為這裡帶來源源不斷的游人,而紛繁熱鬧的氣氛又挑戰著深牆大院的威嚴與莊重,仿佛籠罩上一層商味甚濃的面紗。

挾裹著人流,參觀不夠用心,泛泛而覽,經過了王家大院的熏染,再看這裡,有些咀嚼“雞肋”的感覺。圖5,六院花園。


精選遊記: 太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