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柬埔寨(三)——吳哥

作者: sontorini

導讀大吳哥與小吳哥的差異絕不僅僅是面積上的,小吳哥其實是寺廟,而大吳哥則是一座城,裡面除了有著名的巴揚寺(有的譯為巴戎寺)外,更有古代法院、皇宮、鬥像台等,代表的不僅僅是宗教,更是一代王朝、一個民族。迎接我們的南城門上就是一尊四面佛香,即被神化的國王阇耶跋摩七世的笑面。城門很窄,大巴只能停在城外,而小車則必須排隊挨個進,城門的左邊是一 ...

大吳哥與小吳哥的差異絕不僅僅是面積上的,小吳哥其實是寺廟,而大吳哥則是一座城,裡面除了有著名的巴揚寺(有的譯為巴戎寺)外,更有古代法院、皇宮、鬥像台等,代表的不僅僅是宗教,更是一代王朝、一個民族。迎接我們的南城門上就是一尊四面佛香,即被神化的國王阇耶跋摩七世的笑面。城門很窄,大巴只能停在城外,而小車則必須排隊挨個進,城門的左邊是一長排佛像,而右邊則是一長排惡魔,但是此刻被我們看來,無論是佛還是魔,都只是靜靜的在城門口迎接八方來客的主人,而且是自豪的主人。巴揚寺高高在上,穿過長長的回廊,看著寫滿故事和歷史的浮雕,有一種緬懷過去的心情,可是當我登上巴揚寺的上方,心情則豁然開朗。寺頂並不寬敞,且擠滿了游客,我們所能到達的佛塔也並不多,我們幾次人挨著人在高高的石階上爬上爬下,也並不容易,那麼,究竟是什麼給了我驚喜呢?其實只是一抬頭、一駐足、一回眸間,心情就這麼開朗了。無論你目光停留在何處,映入你眼簾的始終是一個個微笑,你怎能不被影響,不翹起你的嘴角,一起笑一笑呢?在巴揚寺上這54座高塔上有200多張保存完好的笑臉,就是這些典型的濃眉大眼、高鼻厚唇的高棉人的笑臉,吸引了無數的游人。這些臉雖然每一張都大同小異,但還是有一張被人們譽為“高棉的微笑”,仔細審度,果然其嘴角的弧度最大,笑得最燦爛最優美,而許多與之合影留念的游客此刻都顯得有些遜色了。從另一面走下巴揚寺的時候,回頭再看一眼陽光掩映下的寺廟,恢宏大氣卻柔和舒心,我的嘴角也不自覺地微微上揚了。


(高棉的微笑)

看了那麼多柬埔寨的古跡和建築,有人問我與希腊的古跡相比,有何不同的感覺。坦白說,這兩者還真不是一個級別的,一個是有著數千年歷史,一個則只有幾百年的歷史,自然柬埔寨的吳哥會保存的比較完好,也容易引起人們共鳴,而希腊的古跡因為損毀嚴重,則留給人們更多的想像空間,且雖然只剩殘垣斷壁,但其大氣磅礡依然難以遮掩,這更是不容易;另一方面,一個代表著西方文明,一個則是東方文化的產物,其風格也自然是相去甚遠,但是不能否認,能看到這兩種有著天差地別的文明,也實屬三生有幸了。

看完這些,我以為吳哥,或者說是柬埔寨的經典都被我看見了,然而正當我以為快要產生審美疲勞的時候,我們從看石頭變成了看樹,這又是此行中的一個驚喜——塔普倫寺。我們看的不是一般的樹,是參天大樹,又不是一般的參天大樹,而是長在石頭上的參天大樹,這確實有些稀奇。整個寺內的樹一棵比一棵高,一棵比一棵奇,一棵比一棵怪。有的從房頂長出,粗大的樹干直衝雲霄,而樹根則盤根錯節向下延伸,牢牢纏住底下的石屋,將石屋裹了個嚴嚴實實,根須錯落有致宛如千裡水瀉;有的根如干粗,橫七豎八的包裹石屋,宛如巨蟒一般盤旋而下;也有的樹根從高處飛流直下三千尺,宛如瀑布一般唯美,而樹干則中空,容數人並排站立。就在這迷宮般的塔普倫寺,穿過幢幢低矮狹窄的小石屋,每一個庭院等待你的都是意想不到的近在咫尺的高大與奇特,讓人嘆為觀止。也許柬埔寨擁有的不僅僅是吳哥,而吳哥擁有的也不僅僅是石頭,多了這些參天古樹的吳哥,更多了許多生命力,這不是一座屬於過去的死寂古城,而是延續了幾代的活的歷史寫照。


(塔普倫寺)



(塔普倫寺)



(塔普倫寺)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