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除了三月節,你還能想到什麼?
“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大名鼎鼎。現在我要講的是在大理見識的品茶的九道工序,俗稱“九道茶”,九道茶(昆明九道茶),盛於祖國西南,一是賞茶。二是潔具。三是置茶。四是泡茶。五是浸茶。六是勻茶。七是斟茶。八是敬茶。九是品茶。好不復雜!聽著那白族姑娘的介紹,又看著她嫻熟地擺弄著這小桌上的器具,不久,這芬香的一杯杯茶就出現在我的面前,玫瑰香、藍桂人、普洱茶,什麼什麼的講的頭頭是道,把我這個對茶一竅不通的人說得都糊塗起來。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喝茶嘛,這茶還不能亂喝,一定要喝三口,都是有講究的。正所謂“三口為品”:一口喝完表示你很渴;兩口是牛飲,是侮辱人的;四口喝完表示你要到主人家當女婿,“四口為田”,古時到白族人家當女婿,還要為女家干一年的活的說。不都說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嗎,我還真想喝四口看看,哈哈,後話。
我上輩子可能是只貓,不然怎麼這麼喜歡吃魚呢?從老爸做的紅燒魚到初上北京一吃就割舍不下的水煮魚,再到後來的陽朔啤酒魚,這魚的味道真是一個比一個做的好,一個比一個工序復雜,但都同樣讓人回味無窮啊!到了大理,看見滿大街的白族小吃,當然不能錯過這把魚當作主料的白族酸辣魚啦!只見一盆紅紅的湯裡面浸泡著數不清的小魚兒,有點水煮魚的感覺,但分明不是水煮魚,吃起來的滋味,如同其名,酸酸辣辣。據說這小小的魚兒以前都是洱海的呢,想必這高原湖泊的魚兒滋味也是不一般吧!酸辣魚的佐料放得特別重,魚湯味濃且鹹,吃到口裡又酸又辣,絕無半點腥氣,有回味鮮甜感,真是不吃不足以解嘴饞阿!味道中的菜肴,一向就是我的最愛,讓浸泡在廣東粵菜的我呼吸到第一縷熟悉的空氣。
突然發現連開酒起上都刻有的風花雪月。
不得不說到的還有一種東西,叫做餌塊。其實餌塊的原料就是大米,只是需選取品質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將泡過的米放到木甑裡蒸,蒸到六七成熟時取出,放進碓窩裡舂,待熟米舂打成面狀後,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後做成磚狀,這就是餌塊了。晚上就餐我就品嘗到了炒餌塊,這一份可沒把我撐死,因為餌塊本來就是大米,再加上我吃的米飯,好家伙,肚子又享福了。而大理小吃裡面著名的燒餌塊也十分到位,味道足,口感佳。其大概就是將餌塊餅放在一個盤子裡,隨需放上佐料,一般在餌塊中裹上一根油條,有的則喜歡將燒餌塊掰成小片後放到熱豆粉湯裡吃,這就是大理街頭常見的早點。我當時在烤乳扇和燒餌塊掙扎了一回,還是選擇了燒餌塊,因為它是熱的。據說烤乳扇也不錯,這乳扇可是產於大理洱源的奶制品,想必味道也不一般,不過我不太喜歡甜食~)
白族,真的是一個懂生活的民族。
( 原文見風3博客:purplehurricane.blog.***)

(白族酸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