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陵園一座三角形的白色花崗岩巨碑,高潔而肅穆,胡耀邦的骨灰就安葬在這塊碑石下。碑石正面的右方是胡耀邦的浮雕像,清臒而剛毅;左上方自上而下排列著共產黨黨徽、共青團團徽、少先隊隊徽,概括了一個紅小鬼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的光輝歷程;左下方是“胡耀邦1915-1989”的鎦金大字。在碑石的前方橫立有一塊長方形的墨晶玉花崗岩碑,上面鐫刻了胡耀邦生平。
耀邦陵園位於江西共青城的富華山上,坐東朝西,面向鄱陽湖。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猝然辭世,風雨如晦天地失色。根據家屬的意願,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的骨灰由家屬以及溫家寶、楊德中護送,悄然埋葬在這片紅土地裡。
這裡是胡耀邦熱忱關注的土地。共青城,過去是鄱陽湖邊的一塊沼澤塗地。1955年11月29日,胡耀邦時任團中央書記,他在江西考察時得知有一批知識青年在這裡墾荒,特地來到他們中間問候致意,並用山竹夾著棉團寫下“共青社”。回到北京後,胡耀邦用稿費買了一些書籍、樂器,連同一封語重心長的信寄給這批拓荒者,鼓勵他們堅韌不拔、艱苦創業。1978年胡耀邦又欣然題寫了“共青墾殖場”。1984年12月12日,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再次來到這裡,此時的共青城已是現代化的大型農場,胡耀邦高興地揮毫題下“共青城”。1985年10月15日,正值共青城30周年紀念之際,胡耀邦給共青城的建設者發了一封賀信,勉勵創業者們繼續奮發進取,建功立業。今天,共青城已經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城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共青城是全國生態示範區。舊日的荒灘,如今變成了鄱陽湖畔的翡翠。
當年安放胡耀邦骨灰時,富華山還是一片荒涼孤寂。後來共青城將胡耀邦墓擴建成陵園,富華山成了人們休閑、踏青的森林公園。1997年國慶節那天,我來到這裡,沿著73級曲折的石階拾級而上,佇立在翠柏襯繞的墓前默然憑吊。極目遠眺,鄱陽湖上煙波浩淼,四周青山郁郁蔥蔥,淡淡的斜陽,薄薄的暮靄,徐徐的清風。
當年安放胡耀邦骨灰時,沒有任何新聞報道。但不需要文件的號召,不需要溢美的宣傳,每年來這裡參觀悼念的人絡繹不絕。民心如鏡,人民真心緬懷他,是因為他真心地關心人民。他以卓越的膽識,組織和推動關於真理標准的大討論,從此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錮;他以非凡的勇氣,大力平反冤假錯案,撥亂反正。他心系民瘼,在任總書記期間,踏遍了全國絕大部分縣市。他是改革的先鋒,光明磊落,無私無畏。“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反觀今日的一些人,目光僅是專注所謂的新生階層,漠視民生,這些人注定要被人民遺忘。
今天,胡耀邦離世13年了,斯人已逝,風範長存。翻出了一張舊剪報(《廣州日報》1995-11-2),有一首原廣州市市長楊資元的《謁耀邦陵園》:“重標真理批‘凡是’,一白沉冤萬戶春。於今公子橫行日,豈不愴然憶此人。”
2002-4-15
圖片來源:http://www.gq.jx.cn/ybl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