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找尋自由的時光(四):佛

作者: 風3

導讀這是一座篤信佛說的古城。從南詔國到大理國再到雲南行省,還留下段氏皇帝的出家傳統之美談。 有幸行走在寧靜的大理古城,登上古城牆頭遠眺,只見平靜的大地上聳立的三座氣勢若虹的古塔。始建於南詔國時期的崇聖寺三塔,是大理的像征,我慕名而來,坐公車直奔走至蒼山腳下,視野頓時開闊起來。 崇聖寺三塔高高挺立在雲霄之間,成三足鼎立之勢,中間大塔為千尋 ...

這是一座篤信佛說的古城。從南詔國到大理國再到雲南行省,還留下段氏皇帝的出家傳統之美談。

有幸行走在寧靜的大理古城,登上古城牆頭遠眺,只見平靜的大地上聳立的三座氣勢若虹的古塔。始建於南詔國時期的崇聖寺三塔,是大理的像征,我慕名而來,坐公車直奔走至蒼山腳下,視野頓時開闊起來。

崇聖寺三塔高高挺立在雲霄之間,成三足鼎立之勢,中間大塔為千尋塔,是中國現存座塔最高者之一,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塔以白灰塗面,每級四面有龕,相對兩龕供佛像,另兩龕為窗洞。底部鑲嵌著鐫刻在大理石上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筆力雄渾蒼勁,氣勢磅礡。塔下仰望,只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三塔與遠處的蒼山、洱海相互輝映,點綴出古城大理的歷史風韻。與之相應的崇聖寺卻在浩渺的歲月中已然消失不見,唯獨留下這孤寂的三塔。

我行走在三塔之下,四周空曠無人,明朗的天空折射出陽光的光環,在塔的周圍散發出無盡的韻味,從過去到現在,風雲變幻,見證的是無數憑吊過去和遠懷未來的人們,匆匆,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深深的足跡,風吹過,蒼茫的大地覺醒,曾經的一切蕩然無存,只有默默矗立在天際雲霄之間的三塔。嗟嘆,惆悵,沉默,宛然已成三塔的模樣,永恆地守望著,永遠不曾改變。我停留在三塔倒影湖的旁邊,久久不願離去。

現在人們已經在三塔的背後重新修築了新的崇聖寺,縱然新寺廟不像三塔那樣的引人入思,但足以點綴這個古城的佛之夢。崇聖寺規模很大,沿著中軸線走下去,穿過一個又一個供殿和塔樓,卻仿似永遠也走不到盡頭。今天這條路依然安靜,旅游的人並不多,也許是因為剛修築的關系,在寺廟裡的僧人也不常見,只見到2006年開光的慶典的宣傳畫,和無數的佛像和佛說。

上山途中,遇到了兩個喇嘛下山,被我逮著和他們合影留念,他們很高興地答應了;之後應他們的要求,帶著他們回到倒影湖幫高僧留下了在三塔前坐禪的照片。交談中,方才知道那位較為健談的高僧名叫索南,都是來自青海玉樹的,他們還誠邀我有機會去玉樹找他們,並一再感謝我幫他們留下了在大理的影相,最後我們還互留了聯系方式和博客QQ地址,相約青海玉樹見。熱情的大師。回想起他們竟還讓我穿起喇嘛服留影,真讓我這個俗世中人感激不盡。(順便推介一下索南大師的博客:http://lamaqing.51.com )

與大師們告別之後,我獨自向前行走,在路上看到了明媚的桃花,映襯在大理的藍天下,分外美麗,淡淡的。相繼走入大雄寶殿、觀音殿和釋迦牟尼的供殿,殿內供著香火,菩薩們俯視著我,我靜靜地走在大殿內,看到殿內周邊的佛語,若有所思,每走一步,都能得到知識和寶藏,每走一步,都是人生的哲理,陽光灑在觀音大師的臉上,顯得格外慈祥。大悲咒的音樂聲從某個安靜的遠方傳來,我在此刻祈禱人間,祝福世界。

最後來到了最後一座塔殿,沒有供奉佛像,只有步梯,我不停地踩著台階,向上,向上,終於來到了崇聖寺內最高建築的塔頂,仰視是“更上一層樓”的勁墨,俯視是崇聖寺內大大小小的宮殿群,遠觀,三塔的身影在古城與洱海的映照下顯得如此滄桑。阡陌萬裡,洱海波濤縹緲,古城繁榮而寧靜,走過的路都在這裡觀止,看到的一切都在眼裡復始。晴空萬裡,藍天白雲,古老的大理在淡淡地固守著心靈的寂寞,鎮定安然。

從下關吹來的風拂上我的安然的心靈。

( 原文見風3博客:purplehurricane.blog.***)


(lama)


精選遊記: 大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