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這麼大,從來沒寫過這麼長的游記。。。。。還只是第一天的。。。。。。5:00 出發
5:25 買票
5:45 Sras Srang 皇家浴池 日出
7:00 Banteay Kdei 班迭哥迪 (皇家浴池對面,步行)
7:45 Pre Rup 比粒寺
8:15 East Mebon 東梅奔
9:00 Ta Som 塔薩寺
9:20 Neak Pean 龍蟠水池
9:50 Preah Khan 聖劍寺
11:00 回市區轉移行李
11:45 Soup Dragon 午餐
12:30 Central Market 閑逛
14:30 再次出發
15:00 Bayon 巴戎寺
16:10 South Gate 南門
16:30 Phnom Bakheng 巴肯山
18:30 Rep Piano 晚餐
七七說:“這裡就是我的終級夢想地——之一~”
這一天終於來到。
由於沒有酒店會在凌晨四點為客人准備早餐,於是我們一邊洗瀨,一邊泡了兩杯泡面,准備五點出發去看第一場日出。
Angkor Star的服務員態度還是很好的,雖然他們和我一樣,通常只能聽懂一些簡單的單詞,以致於問他們要boiling water時,他們一遍遍地給我們拿來了冰的礦泉水,所以要盡量用一些中學級單詞,如hot water~
事實上那邊的人們大多如此,只是靠旅游者交流而掌握了一些英語。於是當我看到我們的司機一邊輕聲說著yes,一邊露出自己也時常露出的那種熟悉的遲疑時,我果斷地告訴will,他沒聽懂我們在說什麼,必須再解釋一遍給他聽。我的判斷經常成功得到驗證。
5:25買票
吳哥售票處在烏黑的森林中顯得燈火通明。工作人員客氣地微笑著,向我們合十禮後帶我們到一個無人排隊的窗口買票,並友好地問一句where are you from?打著刺眼白光的照相機很快拍好了照,並把門票還給了我們,工作人員一邊告訴我們,小心保管,遺失不補,一邊教我們當地的“謝謝”讀作“喔昆”。
5:45 Sras Srang 皇家浴池 日出
在漆黑的森林中與無數大車小車(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去小吳哥)交錯而已過後,我簡直開始擔心會被司機給賣了。
總算踏上了地面,那是一層淺淺的沙地,無數的孩子向我們跑來,此起彼伏的“coffee?bread?may be later?”會讓你最後連擺手的力氣都沒有。
摸出電筒,毫無概念地爬上出現在面前石台後找了個有人影的地兒挨近坐下,眼前靜謐的皇家浴池朦朧地映入眼簾。
一邊繼續拒絕著當地孩子的推銷、搭訕,一邊隨著天色漸漸轉亮端詳起來到吳哥後遭遇的第一組石刻:蹲立的獅獸昂首屹立;破損的七頭蛇帶著它有一段沒一段的身體(作欄杆用)執著地望著遠方。
岸邊的人奇少,有的吃東西,有的擺放相機,有的和孩子們聊天,有的則躺在遠一點的草坪上伸展四肢。一齊在這個曾經是皇家浴浴典禮的地方等待日出。
7:00 Banteay Kdei 班迭哥迪
我們剛想爬上車,司機David向我們指了指對面,原來班迭哥迪與皇家浴池僅隔了一條馬路。
書上說,這座寺廟是吳哥寺與巴戎寺的過渡,於是我們在廟門口看到了巴戎的四面頭像,而在寺內看到了建造者的最愛:精致的菩薩頭像。
7:45 Pre Rup 比粒寺
lp: 比粒,意為旋轉的身體。這裡是舉行已逝國王火葬儀式的地方。
經過一片稻田,爬上三層階梯,我們站在了比粒寺的最高點。
據說,這裡是吳哥的制高點之一,難怪lp說,在這裡趁著金黃色田地看日出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牆上有只是那些據說是用來衝骨灰的已經由紅發黑的石槽讓我感到有些不安,於是就此告別。
8:15 East Mebon 東梅奔
五月盛放:古印度神話說,四大神像分立四方以巨齒把宇宙支撐起來。
我們按照五月的指示跟David說,給我們45分鐘;
David笑著說:"No no, 30 is enough. It is the same as Pre Rup."
路邊的大樹下斜倚著一輛自行車,一位工作人員走上前來客氣要求我們出示一下門票。後來才知道,還是有幾條路能繞過檢票處通往吳哥,只是當地的司機不會帶著游客逃票。
東梅奔的風格果然與比粒相似,從梅花形排列的中央塔到紅色石塊上的雕刻,只有兩層台階的四個角落各踞一方的與真像同大小的大像提醒著人們身在何方。
15分鐘晃完前後,於是找了個避開太陽的角落,找點零食補充下能量,請位游人幫忙拍張合照。小息完畢回頭望,高處有一些男人女人站在高高的塔上擺著芙蓉姐姐的pose,想來大概是感觸到了什麼吧~ :p
9:00 Ta Som 塔薩寺
這是一個被無花果樹包圍的小寺廟,只為去看一眼那個被巨樹包裹的西門。
9:20 Neak Pean 龍蟠水池
我很喜歡lp上介紹這裡時引用的一段類似佛經的話:一島屹立,綠水環繞,風景怡人,凡與接觸之人,所有罪惡之泥皆蕩滌潔清,慈航普渡。
走過一段長長的引道,看到了眼前這個早已干涸的二小一大三個水池。中間大水池四周高高的階梯讓我想到了羅馬鬥獸場,會這樣想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因為我沒去過羅馬,只是被那種寬闊震攝了。
中間小島上是一座廟宇,左邊神話中的飛馬還清晰可見,傳說那是救島上遇難者的。
我們最終沒有找到五月裡所說的像、獅子、馬和人頭,懷疑是在我們因為懶而沒有攀爬上去的中央廟宇上。
回去的引道上一組盲人樂隊正鼓樂聲聲,他們自稱是地雷受害者組成的音樂愛好者,一旁有他們自彈自奏的cd賣。
9:50 Preah Khan 聖劍寺
這是我們第一次遇到“攪拌乳海”,天神和阿修羅各列一隊,抱著蛇神那伽的身體攪拌海洋,以求煉得不死之藥。
走到一半,突然想起五月裡說,可以東門進,西門出。頂著一頭一腦的太陽跑回去問David,回答說不用,還是原出原進比較好,不知道他是圖省事還是因為東門回市區比較方便。
事實證明,聖劍是比塔布籠寺更適合在中午到達的地方,回廊本就被陰暗保護著,有游客坐在台階上與當地的孩子嗑著牙;從一邊走出回廊,有一條樹葉鋪就的小
道,一邊用腳踩出“沙沙”聲,一邊懷著不確定的心向前走,看到了傳說中的“羅馬石柱”,據說這是吳哥內唯一一處用石柱支撐起的二層中空建築。光線透過婆娑
的樹葉斑駁地點綴在石塊與柱子上,煞是好看。
11:00 回市區轉移行李
從攜程預訂的Angkor Star轉移至曉穎推薦的The villa. /per night
11:45 Soup Dragon 午餐
柬式傳統菜amok+omellet,大約7.5刀的樣子。
12:30 Central Market 閑逛
5刀買了一套靠墊套和餐布
15:00 Bayon 巴戎寺
14:30萬般不情願地從酒店逶迤出來,一路tuktuk過售票處和一個大湖後不久,猛見一大堆團轟向一條長長的走道,走道另一邊是橫向大約幾百米的柱
廊,煞是宏偉,一邊嘖嘖贊嘆,一邊向後頻頻回望:這個不錯,這個真好看。再開出幾十米後猛然想到:呀!小吳哥!那是小吳哥!!!可惜再望不見,只能自我安
慰,明天,明天我要好好看看。
過南門後不久,是一處像老的五角場一樣的路,各一處直道彙向中間一大片灰色,有待修復的石塊像玩具一般被堆在外沿,抬頭仰望,看到了吳哥最具神話色彩的“吳哥微笑群”。
據說巴戎是建築者自我膨脹的體現,但至今無人能破解此處的真正像征及用途,於是傳說像征受國王控制的16個省的16座頭像64面臉只能作為傳奇存在,而非傳記。
一會爬上,一會爬下;一會沿著門廊往旁走,一會又回到主干道;一會抬頭望望參次的“微笑”,一會發現那微笑就在你幾步之遠的身後。除了“微笑”,到處還有
阿蔔娑拉(仙女的梵文)和各種雕刻,隨處一坐,就發現是個拍照留影的好地方,直等到回來再整理時,才發現不能表現其十分之一。
且留存忘記中罷。
16:10 South Gate 南門
主題就是攪拌乳海,這裡的頭像大多已被修復上去,白色的“皮膚”對比著原始的黑灰,滿是無奈。
16:30 Phnom Bakheng 巴肯山
雖說巴肯山不高,特別在山腳下看到一條由於損毀而被封禁的石階梯,大約也就二百米高的樣子吧,可等繞著山路爬到山頂也已氣喘噓噓了。
此時上山其實尚早,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正好與大批的團錯開了時間安排,山上的人寥寥無幾,太陽雖隔著雲層,曬到身上仍是辣辣的。
可能是長遠缺乏煆煉的原因,這樣的一天下來對我們來說還真是有點小累的,於是我們沒有太多去看巴肯山上的建築,也沒有像阿啟那樣去尋找一個能把石塔
和落日一並收入鏡頭的取景點,只是呆呆地坐在原位一邊剝著橙,一邊看著遠方搭載游客的氣球,一邊懊惱沒把兩個psp帶過來好打聯機。
人們從5:45左右開始躁動,期間仍然不斷有男女老幼從還蠻陡峭的石梯上爬上來。可惜當天雲層太厚,我沒有太多去關注太陽漸漸向地平線依靠的過程,卻注視起了天邊的一群飛鳥,看他們時而盤旋在千年的石塔上,時而聚集在暈黃的光源處,別是一番蒼茫。
18:30 Rep Piano 晚餐
號稱是安吉利娜很愛的餐廳,其實感覺從服務到布置,並沒有太多的與眾不同。有個用white wine做汁的鱈魚相當不錯!
(to be cont)
from http://catalks.yculb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