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路上之廈門篇(三)

作者: 曾經的曾經80

導讀終於明白為什麼鼓浪嶼的商店不到9點多是不開門的,因為在這裡,你是不可能早起的,除非你有特別的事情要辦,否則所有的人都變得閑散而安適,包括如我等匆匆來此的游人。10點多還是被小鳥的歌唱喚醒,拉開窗簾,陽光燦爛,能看見對面人家窗台上的整排盆景,鼓浪嶼的人家似乎酷愛盆景,家家都有,哪怕只是普通的仙人球,也照顧的很好。煮一壺熱水,泡一杯咖啡, ...

終於明白為什麼鼓浪嶼的商店不到9點多是不開門的,因為在這裡,你是不可能早起的,除非你有特別的事情要辦,否則所有的人都變得閑散而安適,包括如我等匆匆來此的游人。10點多還是被小鳥的歌唱喚醒,拉開窗簾,陽光燦爛,能看見對面人家窗台上的整排盆景,鼓浪嶼的人家似乎酷愛盆景,家家都有,哪怕只是普通的仙人球,也照顧的很好。煮一壺熱水,泡一杯咖啡,嚼幾片面包,看一會兒書,12點多,出門閑逛。

今天並沒有那麼多要去的地方,出門之後,往街心公園走去,目標是傳說中的農貿市場,據說有好吃的。古語雲: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街心公園,張三瘋奶茶鋪正在裝修,周五才恢復,不知道張三瘋本貓是不是躲回NAYA曬太陽去了。從龍頭路183號魚丸店往前走,不知怎麼又拐回泉州路了,經過一個院落,被門口的春卷攤吸引住了。做春卷的大叔長相有點像現在公司的財務長(誰讓鼓浪嶼和台灣那麼近呢),手勢很是熟練。這裡的春卷跟上海的不一樣,大叔挑起一張春卷皮,攤在一個盤子上,抹上一些橄欖菜之後從一個電飯鍋裡面盛出餡料,有白菜絲,卷心菜絲,白蘿蔔絲,紅蘿蔔絲,色澤亮麗。等的時候抬頭竟看見裡面的院落有幾張簡易餐桌,旁邊的小攤正是大名鼎鼎的林記魚丸。拿了春卷坐下,要了一碗魚丸湯,相比昨天永豐的魚丸,林記的魚丸共7顆,並不大,也不圓潤,色澤也沒那麼白,因為是手打的緣故,吃口很有嚼勁,湯頭並不是很清,夠鮮,吃干抹淨,心情更好了。再由泉州路另一頭回到龍頭路,島上的路有點混,歪七扭八的好幾條龍頭路,好在我已經習慣了。在街角的雜貨鋪門口看幾個中學生買漫畫書,探頭往弄堂裡面看去,竟是人頭攢動,原來正是農貿市場啊,果然見有好幾個小吃攤,賣米粉,海蠣煎等,可惜我沒肚子了,只能留待下次。

上船,過廈門,想去集美學村,所以先去廈大轉18路。車子沒來,又到南普陀門口看了一會兒鴨子,幾個僧人出得山門,還有人相送到去火車站的車上,雙方依依作別,合十作揖。送行的許是寺中雜役,手持佛珠。18路坐到龍舟池花了近1個小時,下車時已3點,不過陽光很好。沒有去需要門票的陳嘉庚故居,公園,鰲園,對於名人故居,我向來都不是特別的在意,除非是對這位名人特別了解或者是特別有興趣知道,否則對著那些物件是沒有太多感覺的。在當地政府為陳先生蓋的“歸來園”中,瞻仰了陳先生的雕像,左右書“華僑旗幟,民族光輝”8字。在集美中學門口高高的台階上坐著看海,無論是道南樓還是南薰樓都很有氣勢。背後的教學樓正廣播眼保健操。我想集美可能是中國最美的中學了吧,從來沒想過一個學校可以建成這樣。嘉庚先生真的很愛教育,他親自設計並最終建成了這一整片的教學樓,“集美學村”,是一個教育的村落嗎?是教育的海洋。如果我沒有進入商業世界的話,我倒是很願意到這裡來作一名普通的教師。

又坐18路回廈大,17點,坐29路去環島路。在傳說風景最好的椰風寨下車,不過爾爾。沿著海灘往落日的方向走了有2公裡的樣子,海風超大,浪花翻滾。相比白城的海灘,這裡的沙子更細,更軟。淺黃色的是靠岸邊的干沙,而深褐色的是被海水泡過的濕沙,踩在干沙上很容易往海邊滑,倒不如踩在濕沙上來的實在,不過要特別小心隨時可能衝上來的海水。時不時能看見陷在海水中的礁石,海灘邊每隔一段就會插一兩根很短的木棍,起先我不明白是作什麼的,經過觀察才發現似乎是表示潮水位置的。路上間或有小木屋,供玩海的游客衝洗,還可以吃燒烤,喝飲料,因為是旅游淡季,客人寥寥。在海韻台坐503路回輪渡,覺得肚子有點餓,還是拐進人和路,才7點,昨天發現的那個熱氣騰騰的炒面攤竟然已經不見了,想去永豐嘗嘗他家的拌面,走到開元路口,看見另外一家食鋪,服務員很嚴肅的問我吃什麼,嚇得我趕緊往前走。巧不巧的,竟發現了難找的賴厝埕扁食店,要了一份三色扁食面。端上桌來,糖色純清,扁食和面均呈透明狀,先嘗了一口湯,清淡,加了一點胡椒粉,醋,感覺完全出來了,扁食皮薄餡多,三色扁食即混合了蝦仁、豬肉、海鮮三種扁食,再加上面(感覺是米粉),好看又好吃,湯頭裡面還有醬菜丁,喝光見底,一口沒剩。

過輪渡,去音樂廳,今天是大提琴演奏,表演的是音樂學院的老師,長裙飄飄,氣質不凡。一曲《天鵝》很有意境。由於今天有點遲到,才聽了3曲即結束了,很不過癮。回別墅休息,跟老陳多要了一床被子。跟朋友聊了一會兒,又研究了一下鼓浪嶼地圖。10點多,忽然覺得肚子又餓了,想起扁食的美味,決定過輪渡去廈門。晚10點之後的輪渡是免費的,過去的人卻並不是很多。不知道為什麼,什麼時候過輪渡,總覺得從廈門那邊過來的人永遠比去廈門的多。從大同路進去,吳再添已經打烊了,走了一段即發現赫赫有名的大同鴨粥店。在廈門,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地方很有名,東西很好吃,請你千萬別想像成窗明幾淨,富麗堂皇,這些店往往都隱蔽在民居小巷中。大同鴨粥店,門口有一個很大的攤檔,煮著熱氣騰騰的鴨肉粥,架子上放著各種可添加的食物,旁邊的小黑板上明碼標示各種加菜的價格,我要了鴨肉粥,油條,鹵蛋,再次吃的碗底朝天,臨走還打包一份,加油條、魷魚、鴨前腿、鹵蛋,食材豐富。去賴厝埕,發現也打烊了,只能打道回府。拐角發現一個燒烤攤,要了一串香菇、四季豆、兩串雞軟骨。廈門所有的商店都關門很早,只有一些小吃店會開得晚一點,等喝酒吃宵夜的人。靠近渡口的地方,有一家九市牛肉店,坐滿了人,想來應該味道不錯。再往前,有一個夜排檔,一張小矮桌,幾張小板凳,沒看清是賣什麼小吃的,旁邊有個小車,小玻璃櫃上寫著“鴨頭王”,廈門人似乎特別喜歡鹵味,喜歡鴨子。

一個姑娘家,到底不適宜半夜亂走,趕輪渡。鼓浪嶼的景觀燈已經關閉,老別墅都進入了夢鄉。特別喜歡晚上的鼓浪嶼,沒有了熱鬧的商店,沒有了喧囂的游人,只有風吹樹葉的聲音,路人的腳步聲。

街燈很美,夜很靜。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